创新教学机制 实施有效教学

时间:2022-09-12 04:53:45

创新教学机制 实施有效教学

小学语文是整个语文教育大厦的基石,在整个母语教育中的作用非比寻常。近年来,随着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实施有效教学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笔者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必须以创新教学机制为突破口,努力营造氛围,构建平台,用好资源,以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益和质量。

一、营造氛围,让学生学得更快乐

所谓营造氛围,就是要营造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的氛围中思维处于最好的状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教学民主。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必须树立新型的师生观,建立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合作的师生关系。课堂不应该只是教师主导的“教堂”,而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学堂”。教师只有真正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二是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种享受。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等多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全身心地进入学习情境之中,以达到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倡导的“小眼发光、小脸通红、小嘴常开、小手如林”的境界。

二、搭建平台,让学生学得更投入

新型教学观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构建学生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平台。

1.构建自主探究的平台

所谓自主探究,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具体地说要做到“四要”:一要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进行自主阅读,还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反复阅读。教师要从初读感知、精读感悟、熟读成诵各个阶段对读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二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特别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有人说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强调阅读体验的差异性。因此,凡是学生自己通过读书、思考能解决的问题都应由学生自己去解决。三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发现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鼓励学生读中有思,思中有疑,疑中有见,见中有异,异中求新。四要让学生自己去实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提高语文能力的途径只能是语文实践。如在教学《狼和鹿》(苏教版)时,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破坏生态平衡的例子,通过自我设计环保方案,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构建合作交流的平台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与发展,被誉为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其中,合作学习也是本轮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正如瑞典著名女作家林格伦所说:“在文明世界中的人们,真正需会的本领是有成效的合作本领,以及教会别人也这样做的本领”。因此,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培养学生倾听、表达、思考、辩论、互助、宽容、欣赏、相处等技巧,这样,合作交流才会更有实效。学生自主学习中往往会遇到疑难问题,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决。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分保证学生合作的时间,留心学生参与交流的情况,相机给予指导和帮助。这样,合作学习才不会流于形式,课堂教学效率才会提高。

三、用好资源,让学生学得更全面

有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新课改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用好三种资源:一是用好文本资源。文本资源是学生语文学习最重要的资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灵活处理教材,甚至可以对教材内容加以适度的补充或重新组合,活化教学内容,缩短学生生活与教材内容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二是用好生活资源。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当地蕴藏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资源,从中汲取文化营养。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比如举行读书会、演讲会、辩论会,编演课本剧,设计制作环保宣传标语、宣传画等等。这样把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从书本引向实践,语文学习才有活力。三是用好网络资源。网络是丰富的信息库,是巨大的资源库。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帮助学生拓宽视野,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一般的说,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查阅两方面的资料:一是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如作者生平、作品背景及教学内容涉及的资源,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难点。二是与教学内容无关,但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的资料。如在教学古诗《泊船瓜洲》后让学生收集一类都是反映思念家乡的古诗。这样,学生的视野会更开阔,知识面会更广。

总之,只要我们面向未来,立足实际,找准切入点,把握关键点,创新手段和方法,就一定能找到实施有效教学的路子,从而达成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教育局教研室)

上一篇: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 下一篇:提“效”激“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