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管理的几点探索

时间:2022-09-12 03:31:55

智慧管理的几点探索

摘要:学校管理的实践者就得掌握管理的艺术,实行智慧管理。智慧管理要做到学校管理制度化;学校管理人性化;学校管理创新化。

关键词:智慧;管理;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9-0273-02

学校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新时期学校管理的实践者,就得掌握管理的艺术,实行智慧管理。对此,我们从制度化、人性化和创新化几方面进行了尝试,通过尝试充分调动了学校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达到了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一 学校管理制度化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新的世纪,历史赋予教育的责任越来越重。学校管理工作要达到最佳目标,就必须实行智慧的学校管理,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章制度其中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帮助克服人的惰性,使人勤奋地工作,从而使一个单位的动作更为高效。 加强学校制度化建设,规范学校管理刻不容缓的形势下,我们采取如下做法:

1.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在工作中,我们首先完善学校各项制度,向管理要质量,让管理出效益。一年来,我们先后制定、修订了一些规章制度,如:《洮南市第三小学规范办学章程》。《章程》中有一整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它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主要有《第三小学管理制度》、《学校常规管理规定》、《安全教育管理规定》、《财务管理规定》、《考勤制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教师备课制度》、《教师上课制度》、《教师听课制度》、《教研活动要求》、《教师工作量化考核细则》《学籍管理制度》《控辍保学规章制度》等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制度,学校工作就有“法”可依了。

2.严格执行、公平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在实施中,我们首先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再好的制度,得不到贯彻执行,就等于一纸空文。执行落实有偏差,只会适得其反。所以,执行、落实学校制度既要“严格”,又要“谨慎”,做到一视同仁,力求公正、公平。学校教职工及相关人员都平等地享有学校规章制度所赋予的权利,同时学校也平等地履行规章制度规定的义务。就拿考勤制度来说吧,教师请假每节课扣课节费五元,领导及教辅人员没有课节费按教师平均课节计算,每天三课时扣费,完全按规定执行,领导请假无一例外的记时扣钱,就连校长也包括在内。统一考评办法,全体员工在同一起跑线上,按同一内容,同一标准进行考评,学校管理真正实现了制度化。 学校的各项工作就能按规律有序地运转,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工作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校风。现在,我校已经实现从人管人到制度管人的跨越,学校各项工作正以规范化的思路快速健康发展。

当然,作为广大教职工都是学校的主人,都希望把学校建设得更好,为了维护学校整体利益,我们还需要培养我们自己的法律意识,养成自觉遵纪的好习惯。“管理”都离不开人,不管是管理的主体还是对象。管理者如果只是强调控制,忽视“人”的因素,将很难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现代的管理应当以“人”为中心, “以人为本”的精神是现代学校管理发展的又一必然趋势。

二 学校管理人性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学生变得越来越有“主见”,越来越有“个性”,“自我实现”的倾向正在迅速扩展,规章制度的管理只能解决“不可这样做”,而不能解决“如何做得更好”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学校管理中注重体现人性化。

1.以教师为本,尊重和依靠人

教师具有被管理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角色,以师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凸现其管理者的身份,体现出其成为学校的主人。新到学校,还没有到开教工大会的时候,作为管理者首先仔细读了以往教工大会的议案,在尽可能的情况下采纳教师的合理化建议,教师的建议被采纳,他们感受到人人都是管理者,每个人都参与到管理中去,同时也学会管理自己。这种被凸显的主人地位,激发了教师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意识,提高了教师的自我价值感,增强了工作效率,教师工作热情空前高涨。

2.以文化为基础 ,理解和开发人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被“物化”的现象也日趋严重,人的主体价值被忽视了,人际的亲情、友好互助的平等合作精神被淡化了,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和个性的充分发展受到了制约。良好的文化可以改变这种现象。著名管理学家陈怡安教授把人本管理提炼为三句话: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具体地说,人性化管理就是要求管理者在充分尊重、信任的基础上,用爱和关怀去唤醒人性中的真、善、美,摒弃假、丑、恶,点亮人性的光辉,让每个人都体味到人生的价值。在学校的改革中我们考虑到全体教职员工的切身实际,考勤制度还实行计时累加的办法,尽量做到对不耽误工作的老师更有利,而对婚丧嫁娶这样的人生大事则采取记实不扣款的原则,让教师在欣喜悲伤之余得到一丝欣慰。关注教师的生活质量,给教师创设和谐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环境,营造团结、和谐、进取的工作氛围,建立起宽松、有人情味的校园文化,让学校具有浓重的文化气息。这种人文精神,使教师的工作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对于增强学校内聚力、向心力和持久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 学校管理创新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一所学校要保持不变的品牌,必然要不断的发展创新,管理也是如此。近年来,精致化理念相继在教育和学校管理的实践中得以发展。精致化是一种追求卓越、精益求精、至真至善至美的管理境界,如何达到这种管理境界,就要求我们在管理上要不断创新,在过程和细节的管理,要求做到周到、精致。一年来,我们不断创新细化各项考核成绩,同时采取一些新的管理举措。对取消存在问题的卫生老大难校内卖店的同时实行了基金制度。设立班级卫生理公基金,落实到人,管理到点,彻底解决了卫生死角问题,现在楼梯彻底见亮,一尘不染;树带内整齐清洁,片纸无留;校园内外,焕然一新。教育教学经过层层筛选分别评选出优秀教师五名,优秀班主任五名,科研能手两名,在教师节专门召开了“心润桃李满园香”颁奖大会。不但表彰了优秀教师,还对校本大综合活动成果进行了精彩的展示,得到了市局领导,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和广泛好评。创新化管理有效地提高了教育管理的水平,促进了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总之,在探索中我们认识到:学校在发展过程中要以正确的管理思想和理论为指导,制定适合自己的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校的突破性发展。在学校行政管理中单靠制度约束是不够的,制度无法提高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人文关怀,不尊重人性发展的管理是失败的。因此,我们还注重“以人为本”。“发展才是硬道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校也是如此,创新化管理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理念,也是学校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因此要搞好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就应在管理上不断创新。因此,只有三者齐头并进,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上一篇:美国学界关于“美国衰落”的讨论 下一篇:初中体育课堂如何评价学生学习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