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画基础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9-12 02:02:40

关于动画基础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独立学院的艺术设计基础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难点,应当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基础教学是相关专业不可绕行的门槛,不能弱化,而应加强,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探讨。动、变、简是动画造型的基本特点,也是动画基础教学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造型基础;立体观念;教学改革;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动画艺术曾经辉煌过,后来停顿了。改革开放给予动画产业新的活力,也促进了动画教育的全面发展。目前国内的动画教育基本上是重新起步,师资队伍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是从其他绘画专业转型而来,特别是基础教学这一块,因此,教学方式不可避免地带有绘画训练的痕迹。但大家也逐渐取得了共识,即动画造型基础并不完全等于绘画基础。绘画基础的重点放在研究结构对表象的影响和表现技法上,对象是相对静止的。动画的特征是“动”,是动画画面的连续演示,有时空、场景、人物、道具等相关物体的形态和色彩变化,而对于表现技巧的要求并不高。可以说,“动”和“变”是动画基础教学的核心,而在表达语言上,力求准确、概括、简练。

学校是教学试验的场所,各种尝试都可能引发积极的教学探讨。独立学院的艺术设计,包括动画设计的基础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难点,应当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基础教学是相关专业不可绕行的门槛,不能弱化,而应加强,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探讨。

一、关于基础

少数想学动画的人,存在一个认识误区,以为现在的电脑技术完全可以替代人手去完成各种造型设计,人的作用只是想像,只是发出指令。他们不了解一个基本常识,即动画设计是需要创意的,需要创作者首先拿出设计方案或效果图形来,才有可能借助电脑去完成动画制作。即使是直接上机绘制方案还是需要手脑并用,只不过将纸质底稿搬到显示屏上去罢了。前不久曾出现过这样一件事:某动画公司老板到一专业院校招聘设计人员,明确表示需要绘画基础好的学生。他认为,培养一名优秀的绘画人才,需要3~4年时间,而培养一名优秀的电脑操作员只需三个月,设计人员和操作人员是有质的差异的。所以,对于动画基础教学而言,首先应该明确:一定的绘画基本功是进入动画设计必要的过程,一切创新都应当建立在这个框架上。有了较扎实的造型基础,学生学业结束后才有可能在影视、出版等媒体和制作岗位上从事动画造型、动画原画、动画创意、动画编导和电脑动画制作等工作。

所谓造型基础,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对所有造型元素的熟悉和运用,如构思、构图、绘制以及形体感、空间感、整体感、形式感的表达等等,并不仅仅指对物象作单色或彩色的描摹技能。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基础课的重点似乎又只能放在技能训练方面,因为不解决好最基本的表达技能,上述诸元素就无从反映,并且会直接影响其他专业课的进度。其实,无论是绘画造型、艺术设计还是影视动画,基础课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一个基本造型问题,即把看到的想到的东西再现出来。基础越好,再现能力越强,后面的专业课就可能学得越快越好。然而,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学生的底子薄,上手慢,基础课课时又极有限。这就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基础课教学中最主要的内容?如果能抓住这个要害,其他的问题是否就可以解决好呢?笔者以为,最好的办法是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使他们能够多实践,多钻研,通过大量的课外练习来消化和拓展课堂知识,这样才能产生一股合力,教学效果肯定会好得多。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基础训练更加有的放矢,在教学方法和授课内容上有必要作些调整和改革。比如,可否将目前从静物和石膏像人手的绘画教学模式改为直接从临摹经典动画造型人手,让学生从这些造型中去体会动画表现与写实表现的相同和不同,进而引导他们了解和认识一般的造型规律呢?再如,目前的场景写生意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和组织画面的能力,但面对真实的场景和移动的人物,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一切理论知识似乎根本派不上用场。要是改为从临摹完整的动画画面或连环图画开始,使学生先有一个从平面到平面的认识过程,再引导他们去观察和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和人物,效果是否会好一些呢?这样的练习方法其实就是中国古人学画的传统方法,为什么我们不能借鉴呢?

二、关于造型

目前公认的造型模式大致有三种:具象造型、意象造型和抽象造型。具象造型因能再现世间万物的形体空间,容易被人接受;意象造型介于具象和抽象之间,大多有形,也比较容易理解;抽象造型因脱离了具体物象,一般不太容易被人理解,但在现代生活中又似乎无处不在。所以“造型”这个词本身就是抽象的,并不具体地指哪一种模式:平面设计造型同写实的油画造型有很大区别,民问美术造型也不能与环境设计造型划等号。

动画是美术和影视的联合体,在造型方面有自己的规律和特点。就现状看,动画造型的基本模式当属于意象造型,即在真实的基础上追求夸张变形,既不完全是具象,也不完全是抽象。基于此,动画专业的造型基础就应该沿着这条思路进行,首先使学生具备起码的写实能力,了解物象的基本结构和团块关系,学会用立体观念去观察和表现物象。有了这些条件,才能让他们在专业课中去创造,去夸张,去变形,使他们的设计造型既有具象的内在结构,又有符合动画特征的意象外表。动画中的立体观念不同于绘画中的三度空间概念,而是三维的思维模式,它不求在一个平面上去表现立体感觉,而是通过多画面多角度去对同一物象进行表现,即全方位描绘,是“围着一个物象打转”。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立体,不是平面幻象。

三、关于表现

线条是一种最简省的形体表达方法,因而在动画造型中最为常用。尽管线条的形式多样,表现力丰富,但对于动画用线来说,还是应当求简不求繁,其主要任务是确定造型,要求肯定、沉着而不可游移、飘忽。

近年来,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和动画产业含义的扩大,一些画面复杂的动画片开始出现,一些具有动画造型特征、表现内容丰富的平面出版物也进入了动画的范畴,加上偶动画的迅速发展,似乎对传统的动画表现模式产生了冲击。但只要分析一下它们的构成元素和制作过程,线条的作用总是不能忽视的。

以线条为表现形式的速写和默写,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物象敏锐的感受力和记忆力,也有利于快速地表现动态。能画速写和默写,是动画设计者的基本功。

由于动画的制作稿一般都在8开左右,画小幅构图和具备一套画小画的基本技法也是动画基础课值得注意的内容。能在有限的小幅画面中安排和表现好所需要的信息,需要一个练习过程。

相对于绘画,动画是会受到时间限制的,观众不可能停留在某个画面单帧上去作仔细的欣赏。也许是为了弥补这种不足,才出现了动画插画,但从总体来看动画还是要求以一个个连续变化的画面来完成一个动态过程。

无论是从线条造型、小幅画面处理,还是动态和

情节的连续表达,很多优秀的中外连环画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四、关于结构

对于造型艺术而言,结构当指所有参入了造型的基础元素,但一般多指会对物象的外表产生影响的内在构件。如人的表情、动态、体貌都会受到内在骨骼和肌肉的影响。不熟悉人体的基本结构,就不可能准确而生动塑造出人的动态和形貌。同样的道理也适用除人体之外的其他物象。

人是动画造型的主体,也是其他造型的重要参照体。让学生认识人体的基本结构是动画基础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虽然在认识和表现上没必要像绘画专业那样深入细致,但光靠纸上谈兵还是不够的,应当有一个直观描绘的过程,而且最好是结合动态进行。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五官的理解是概念化和机械性的,遇到抬头、低头、侧转等动态时往往仍按正面平视的标准进行描绘,片面或者说是教条的理解教材上的“三停五眼”概念。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临时又透视的相关内容。对于那些没有绘画基础或只是在高考前突击了一番的学生来说,要他们一下接受这么多知识的确有点为难他们。

初学动画的人往往会认为变形比写实容易,既然学动画就直接学变形的东西得了,何必谈什么比例结构呢?应该承认,动画造型的确没有具象写实造型复杂和严格,但也绝非可以随意。动画中的人物和动物造型不管怎样变化,其基本结构总是存在的,动画角色的各种运动也离不开结构的制约,否则就成为胡编乱造了。人体的基本结构可以概括为一竖(脊椎)、二横(双肩点连线、左右大转子连线)、三块(头部、胸廓、骨盆)、四肢。把这一、二、三、四的关系弄清楚了,并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都需要经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这样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在其他物象的形体中也不难发现。对于教师来说,需要从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以便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安排好教学内容。

五、关于构图

构图是指在有限的平面范围内(画面),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律去摆布描绘对象,使其成为一件协调完整的艺术品。它是建立在形式美、艺术法则和艺术技巧等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作者创意构思的具体落实。

构图教学可以分三种形式进行:一是多画小构图。在写生(不论是素描还是色彩)之前,要求学生尝试着画几幅小稿,以确定主体物象的位置、大小、朝向、空间,考虑一下是用竖幅还是横幅。因为没有经验,可能有部分学生的小构图是被动完成的,这时,老师要帮助学生分析、比较,甚至演示构图对于画面效果的影响,然后确定其中的一幅作为正稿放大,并提醒学生放大是按比例同步放大,包括主体物象和所留的空间。

二是将静物随意摆放,让学生在画面上进行组合。这样的办法也可以用于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组合。如果是风景写生,则要求学生在不同的位置去画同一景点,利用距离和角度变化形成构图变化。

三是适当安排命题画或变体画作业训练。命题画由老师出题,学生完成构思、构图、造型的全过程,变体画则是根据已有的作品,要求学生不改变原画的构思和主体造型,只是改换视角,重新调配画面关系,形成全新的画面。

另外,还可以把创作小草图也纳入构图练习,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艺术创作活动。

六、关于色彩

色彩基础课的目的有两点:一是让学生认识色彩,了解色彩规律,把握色彩造型的基本法则;二是学会一两种色彩画表现技法。

综观目前所见到的颜料,大致能分为软质和硬质两类。软质颜料经过调合和稀释,呈现出的色相干变万化,通过与用笔技巧的配合,产生出各种各样的表现效果。所以,软质颜料的应用一直是色彩绘画的主流。硬质颜料虽然有携带方便、容易控制的优点,但在表现技法和效果上无法与软质颜料抗衡,大多作为辅助工具来使用。水彩画和水粉画一直是色彩基础教学常用的方法,特别是水彩画的基本技法最适合动画专业的表现特点。但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学生对水彩画似乎普通地存在着一种害怕心理,不敢大胆地用笔用色,致使画面颜色惨淡,缺乏鲜明度。或者用小笔慢画,不会用笔造型,为填颜色而用色。还有少部分学生寄希望于彩铅、粉笔、马克笔等硬质颜料工具,不愿大胆尝试水彩画。

凡此种种,绝大部分并不是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而是实践得太少,不了解水彩画的性能。相对而言,水粉画的情况就好得多,因为水粉有遮盖力,能改动,水份也比较容易掌握,学生的心理压力较少。画水彩画对用水、用笔都有一个熟练过程,这是急不得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随时发现学生的长处,鼓励他们的每一点进步,促使学生增强自信心和自为能力。对于一些喜欢尝试新材料的学生,要引导他们抓住色彩课的本质。当然,课堂上的现场示范是非常必要的,这种办法看得见,摸得着,学生愿意接受,而且立即能进行实践。

七、关于教与学的其他思考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欲育人必先了解人。据了解,对专业特性不了解的现象在学生中普遍存在。他们的绘画基础较差或者没有绘画基础。又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以上知识并具备一定的表现能力,的确有一定难度。因而一部分同学表现出茫然、悲观,甚至厌学。解决这些问题,任课教师有一定责任,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能变茫然为自觉,变悲观为信心,变厌学为好学。同时,也需要素质导师、心理教师及相关部门多做工作,使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目前对不同专业应有相应的基础教学内容和方法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认识。因此,对于教师的排课也应有一个相对稳定期,以便他们能更好地熟悉和研究相关专业的特点,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同时能摸索出一套相对成熟的教学经验。当然,不同专业之间也有许多共同点,值得相互借鉴。具体怎么调配,当慎重一些。

动画造型有较强的时代感,基础教学中使用的一些道具、教具也应体现这一点。可以适当增加适合动画表现的玩偶、玩具、模型、机械和质量较好的人体模型。

为扩大学生视野,直观教学,并适当减少人体模特或外出参观费用,教研室应逐渐积累一些图片资料,有些还可一式多份,以备临摹,画变体画,启发构思构图等作业用。

动画基础教学与部分专业基础教学有较强的互动性,如影视欣赏课能提高学生审美水平,明确造型特点,线描课能确立以线造型的观念,透视课更会对素描和色彩写生产生直接影响。如何使这些课程衔接得更好,做到互为基础,值得商讨。

总之,基础课教学说起来简单,但要做好并不容易,这里面涉及到很多问题。以上想法集中列出,目的在于向同行老师和专家们讨教,以便把教学工作做好,尽到教师的职责。

上一篇:培养适应国际化需求的旅游专业人才的对策 下一篇:论数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