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德林《钢琴奏鸣曲》的曲式结构

时间:2022-09-12 12:22:11

谢德林《钢琴奏鸣曲》的曲式结构

摘要:谢德林《钢琴奏鸣曲》是作曲家在前苏联转型时期探索现代技法与传统技法相结合的一部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乐曲中虽然运用了“纵向集合、横向发展”的现代作曲技法,一改传统作曲技法中调性与和声的主宰地位,创造性地让主题在音丛与音块集合中有机发展,但作品的曲式结构仍沿用了传统原则。

关键词:曲式结构;纵向集合;横向发展;音丛;音块

中图分类号:J6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8)01-0065-04

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R•谢德林生于1932年,曾就读于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由于前苏联时期的的影响,作曲家这时期的创作更多是沿用传统技法。在谢德林创作的中后期,国内对西方音乐的解禁,其创作技法随之产生了变化,主要特征表现为在不失传统风格的前提下,大胆地引进和创新现代作曲技法,因此他被公认为是至今还健在的集传统与现代于一身的俄罗斯老一代作曲家。作于上世纪60年代初的《钢琴奏鸣曲》是其作曲风格转型的作品,也是其在中年时期探索现代与传统作曲技法的有机结合,较早运用“纵向集合、横向发展”技法较为成熟的一部钢琴作品。本文将对作品中的曲式结构进行探讨。

《钢琴奏鸣曲》保留了传统的以奏鸣曲式、变奏曲式和回旋曲式构成的三乐章结构原则,其速度分别为第一乐章快板(=126-132)、第二乐章慢板(=ca 50,ma tempo sempre poco rubato)和第三乐章快板(=84-80)。每个乐章虽然隐含着调性的踪迹,但它们并不拘泥于传统原则的约束,调性的巩固不是靠和声功能来完成,乐章中的调性只体现在首尾音里隐藏的调高主音。作品中的旋律句法除传统的元素外,还引用了新的乐句合成元素。同样,句法的结构也不靠和声功能来作句逗的划分,而更多的是依靠音乐发展的自身形态和自然停顿。和弦结构与和声连接不用传统的三度叠置的结构原则,没有主属关系,没有调性转换,乐曲的色彩变化主要来自音丛和音块的组合变换,来自节奏内在的动力推进。

一、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

《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Allegro da sonata)虽然采用了奏鸣曲式结构,调性布局却一改传统原则,从呈示部、展开部到再现部没有调的发展与制约关系。主部主题C调与副部主题B调虽有调高的对比,但他们之间的调性关系已被淡化,音乐中体现出来的只是调的高低。全曲从主题C调、副题B调到乐曲结束时C调的出现,曲式结构没有按奏鸣曲式的调性布局发展,而更多的则是主题音丛与音块的色彩对比。

乐曲呈示部由性格互异的主部和副部两个部分组成。主部是一个带再现的单三段,引子是B音与C音小二度音程叠置的1小节连续四分音符的节奏动机。由这个引子动机贯穿的主部主题在长短节奏的对比中自然形成一个乐句,连续3次不断出现的主题相互衔接,构成一个情绪连贯的乐段a。

第1乐段b是一个较长的乐句,由3个不同的因素构成,整个乐段既是前后乐段之间的对比交接,也是它们之间的连接过渡。乐段自身的3个因素彼此之间互为对比关系,其中的第2因素源于主题a的节奏变化。

当音乐重新回到主部主题时,乐曲已进入第3乐段,全乐段为a的完全再现。接下来是副部主题的连接乐句,这个连接乐句的节奏音型一直延续到整个副部主题之中(见谱例3“主题c”低音声部节奏动机)。同样,乐曲的副部也由带再现的单三段组成,但音乐再现时主题c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见谱例3“主题c′”)。谱例中上声部的旋律音区已向下作了转移,低音声部也由双音的节奏型变成了单音的分解形态,主题起始音由B变成了D(见下两例中虚线的第一音)。

经过6个小节短小的补充后,由前面连接乐句动机发展而来的音乐构成了展开部前的连接,由低向高由弱渐强的旋律变化形成了乐曲的第一次高潮。戛然终止后,音区的突然跌落预示着乐曲已进入展开部。

展开部由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分别变奏构成,主副部之间仅仅用了两个小节的连接短句。其中,主部主题的两次变奏只有音区的对比,第1次在低音区,第2次回到原来音区;而副部主题的变奏则出现了较大的差异,3次变奏均有所不同。第1次主题C″隐藏在下行的由八分音符构成的音群之中,第2次主题C食鱿衷谟砂朔忠舴组成的音群上面,第3次当带有重音的主题与上下穿插的由八分音符组成的音织出现时,乐曲形成了第2次高潮。

展开部结束后,乐曲在此作了一个二分音符时值的停顿,接下来便是主部主题连续3次变奏的非原样再现段落。由于在这个段落中,引子因素占据了整个变奏的重要位置,这就为即将出现的再现段落作了充分的准备。

再现部首先重现了呈示部中主部单三段的原始面貌,接下来的副部则只是一个以单二段进行变化的再现。结尾部分是上下声部节奏相同的一连串八分音符与变化了的主部主题因素构成的二段式。在主题因素出现前,由低向高逐渐变强的乐句引向乐曲的第3次高潮,最后结束在P力度的低音区C、E、B和C长音构成的音丛,这个音丛上下两端的C音同时含有调高的意义。

下面是第一乐章曲式结构图式:

二、第二乐章的曲式结构

《钢琴奏鸣曲》的第2乐章(Variazioni polifonici)为慢板速度,曲式结构为变奏曲式。乐章前有引子,主体部分由主题和7个变奏组成。主题由4个连续的二分音符进行到全音符的结构形态构成,其音程结构为上行小二、大三、小二到下行大二,这个主题在一定程度上隐含有调性因素的成分。

乐章的前3次变奏中,主题类似传统的帕萨卡利亚,固定低音出现在低音声部,而在上声部中主题则分为多个层次,有时由低向高依次延时叠入,有时由高向低延时叠入。如下例变奏Ⅲ中,主题分为4个层次由低向高依次进入。

第四、第五次变奏为自由变奏,主题进行了装饰,如下例变奏Ⅳ中上声部的主题形态。

主题最后两次变奏均有所不同。如第六变奏中,主题由3个层次构成,每个层次的主题都由高向低渐次叠入。在高音区的第1层次中,主题先以双音出现,后以3个音叠置的形态出现。第2层次的中音区里,主题则被隐藏于音丛的连接之中,不仔细辨认很难发现。在第3层次的低音区里,主题以切分形态的变奏出现。

第二乐章结束于B、#F、bE与C音叠置的和弦。由于第二乐章与第三乐章连贯演奏,所以这个和弦应按下一乐章(A调)的重属和弦解释(bE=#D),其中C为附加音,这就形成了两乐章之间隐藏的调性关系。

下面是乐章曲式结构图式:

三、第三乐章的曲式结构

第三乐章(Rondo-toccata)为回旋曲式,由叠部和两个插部构成。其特点为第二插部是一个较大的带展开性的独立段落,插部包含了第1乐章奏鸣曲式的主部主题和第2乐章变奏曲的主题。叠部主题的第1拍是一个由下往上4音+ 1音和1音+4音反向叠置的音丛,注意音丛上下端A音与前乐章结束的音丛有隐藏的调关系。接下来是低音部快速而绵延的十六分音符律动,全段共有4个乐句,每个乐句都由主题变奏而来。

在第一插部中,上声部以叠部延续下来的流畅连贯的十六分音符为主,并不时加入有规律的间隔停顿和突出的重音形成变化对比,下声部则以连续九度的音程跳进作为基础,意在加强插部的律动感。整个第一插部共有4个乐句,每个乐句均有所变化,但十六分音符的流畅性却始终贯穿全段。

第二插部由3个部分组成。第1部分以第3乐章叠部元素作为背景,第2乐章主题多次在低声部出现,形成第3和第2乐章两个主题的叠置;第2部分同样以第3乐章叠部元素作为背景穿插于上下声部之间,第一、第二乐章主题不时在上下声部出现,形成3个乐章主题的复合叠置。下例为第2部分片段,前两个小节上声部元素来自第1乐章主题动机,第3小节以后的中声部,以及下声部延迟进入的音调均来自第2乐章主题的动机元素。

第3部分的主题为第1与第3乐章主题的叠合,其结构基本上如上例前两小节。第二插部在第3乐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插部运用了先2乐章后1乐章的倒叙手法,回忆似地概括了前面两个乐章的主题内容,从整体上加强了乐曲的统一性,也起到了对乐曲的总结概括作用。同时,由它延续掀起的音乐浪潮预示着全曲高潮的到来,整个叠部正是在这个高潮中再一次出现,然后进入全曲的终止。最后结束在低音区由A、B、C、D和高八度A音构成的音丛,隐现了作品的主调音高。

下面是第三乐章曲式结构图式:

谢德林的《钢琴奏鸣曲》是上世纪中叶作曲家艺术风格的转型之作。尽管作品中运用了当时较为前卫的“纵向集合、横向发展”主题的技法,在色彩变化中通过不同音程叠置的音丛、音块以及隐含的传统和声三度叠置,形成乐曲音响的新组合,但在曲式方面却仍然较好地保留了传统的结构原则,乐章之间看似没有调性的功能关联,却又隐藏着它们之间的必然关系,这就形成了作品集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特点,同时也形成了作曲家独特的艺术风格。

上一篇:《绝情40天》40 Days and 40 Nights 下一篇:《互动杀人事件》InteractiveMur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