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肖邦第二钢琴谐谑曲曲式结构

时间:2022-09-06 04:10:10

试论肖邦第二钢琴谐谑曲曲式结构

摘要:肖邦第二首谐谑曲(bb小调Op.31)以其戏剧性和幻想性让乐曲充满了独特的风格,并被人们誉为富有浪漫气息,且充满热情奔放情感的音诗,本文主要通过对第二钢琴谐谑曲的创造特性进行分析,掌握肖邦在该曲上的情感内涵以及整体结构布局。

关键词:肖邦 第二首谐谑曲 曲式结构

谐谑曲就字面上来看应理解为“戏谑”,这个词汇早在17世纪就出现在意大利,直到巴洛克时期,“谐谑曲”才被用于描述声乐和器乐作品,同时又因其速度轻快、节奏活泼,让听者能够感受到乐曲的生气和所要展现的幻想,因此又被称之为三拍子。蒙特威尔第的《音乐的戏谑》(一二两集)以及安东尼奥·布鲁内利的《谐谑曲》、《咏叹调》、《坎佐内特与牧歌》均是早期代表性较强的谐谑曲,前者为声乐作品的代表,后者则为人声与器乐结合的代表作品,而查尔罗的《小交响谐谑曲》则是纯器乐中具有代表性的谐谑曲,但就总体水平来看,该时期的器乐谐谑曲作品非常少见,直到1650年后,以器乐为主的谐谑曲作品才逐渐增加。例如:约翰·瓦尔舍的《谐谑曲》,鲁贝尔特的《小交响谐谑曲》以及约翰·申克的《音乐的戏谑》等。18世纪初,谐谑曲已发展成为了众多乐章或套曲的重要部分,并以欢快轻松的风格而闻名,同时较常出现的谐谑曲也多以2/4拍为主,例如:JS·巴赫A小调帕蒂塔中的倒数第二乐章。到18世纪晚期,在谐谑曲三声中部几乎均以快三拍的形式出现,并多见于室内乐、奏鸣曲以及交响曲等套曲的第三乐章,且逐渐将小步舞曲乐章取缔,使得套曲第三乐章的风格更加明快,更加活跃,不少音乐家,如布鲁克纳、舒伯特以及肖邦等均纷纷将其运用到套曲中,并通过大胆的创新和扩展,成功创作出不少非常优秀且各具特色的谐谑曲。

肖邦的第二首谐谑曲(bb小调Op.31)于1837年12月出版,肖邦将其作为弗斯登斯坦公爵夫人的献礼,尽管第二首谐谑曲较之第一首并无悲剧性冲突,但其戏剧性和幻想性也使得乐曲充满了独特的风格,有人将其称之为富有浪漫气息,且充满热情奔放情感的音诗。当第二谐谑曲开始时,首先带给人们一种不安的感受,再通过响亮的和弦对其进行威严的答复。第二谐谑曲以奏鸣曲式为主要结构,当乐曲的第一主题一出场,仿若有着巨大的魔力将我们深深吸引,急快板,声音很弱,三连音敏捷而不安地缓缓扬起,仿佛正期待着所提“问题”的答复,在片刻沉默后,突发以威严的气势给予答复,仿若藐视一切不安。在这一问一答之间第一主题徐徐展开,在华丽的音符中将不安因子带入其中,使第一主题能够被流畅的带出,而这也被誉为肖邦作品中以非凡魅力吸引听着让其沉醉其中的抒情主题之一,右手在引吭高歌,左手辅以美丽的音浪:在这首充满神秘气息的婉转歌声中,如同上升到了蓝天中,看到万里无云,晴空万里的绮丽风光,一切的不安因此而消散,仿若体会到了幸福的真谛,这就是对“不安问题”的最好回答。在两个主题反复之间,缓缓引出中间部分,中间部分初始给人们带来宁静祥和的氛围,犹如和煦的阳光懒洋洋地洒在身上,一切都非常平静,牧笛风曲调由远处传来:音乐仍然以安静祥和为主调,直至另一主题的缓缓到来,以一问一答所组合而成的“二重唱”,让不安因素在这平静的环境下轻轻骚动。这两个对话的曲调主要为:当“二重唱”的再次出现,仿若激烈的辩论展现在面前,中间部分所要展现的第二主题,一段如同彩虹般绚烂美丽的快速华彩性乐段随音乐流出,彻底将不安情绪清扫出,让听者看到充满希望的美好未来。乐曲对中间部分的三个主题均进行了重复,使第一、第二主题能够得到再现,最后在即将结束的时候,以D大调来展现,这就将肖邦对未来充满憧憬的乐观精神展现地淋漓尽致。但由于形式复杂的独立段落将发展部所代替,有部分学者在对该曲进行研究时提出:在发展部之前附有间奏曲的一种奏鸣曲形式。一开始第一主题就主要采用让人内心骚动的音调,随后,再通过和弦给予严肃的答复,将内心的勇气和信心充分表达出来,连接部分则通过鲜明地对比逐渐将第二主题(副部)带入,以无拘无束的旋律来传达热情奔放的豪迈激情,尤其在音符中将由愉快逐渐转化为奔放的情感表达了出来,最后进行短小有力的收尾,再通过对呈示部进行重复,仅作为了稍微变化。主部主题被反反复复提及,连接部则通过强有力的高音来展开,一倾而泻,并在重复中将副部主题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谐谑曲从265小节开始由三部曲式的插部加展开插部组成,插部主要表现出以下三种音乐形象:

(一)是平稳、柔和的和弦,严谨沉思的旋律转换为牧笛的吹奏。

(二)是一首二重唱,是上声部通过运用略带不安且轻快的衬腔声部与朴素的歌调进行相互问答。

(三)是闪耀着光辉、充满欢快的音调,逐渐从飘逸、轻盈的情绪中转变为波澜壮阔、豪迈雄壮的情感。

在对插部进行展现时,首先需对第三主题进行展现,右手连续起伏八分音符,让那闪耀着光辉的华彩,一浪比一浪更高。紧接着将插部的第二主题缓缓展开,以一种激昂愤慨、咄咄逼人之势突显出来,紧接着将连接部展现出来,这是中间段落里第一次对呈示部的素材呈现出来,通过伴音化的旋律线条、频繁的调性转换等手法让听者仿若面前是深渊。接着通过插部第二主题的进入,音乐也从火热的、激荡的、充满戏剧性的冲突中挣脱,缓缓平息。当谐谑曲进入再现部时,是从584小节开始,肖邦在对呈示部进行重复的时候,将旋律进行稍微改变,且并未对副部的调性进行变化,而是仍然以呈示部调性为主,至716小节后,谐谑曲进入到了尾声阶段,肖邦以势不可挡的强大气势以及刚毅果断的手法迅速对全曲进行收尾。

在发展部中间段落,谐谑曲所展现出的鲜明形象与呈示部相比毫不逊色,但相较于呈示部来说,其所塑造的形象紧张性更强,中间段落与前后的呈示部、再现部截然分开,故中间一段始终让人感觉其为独立乐章,且有不少研究者将其认定为间奏曲,间奏曲里同样存在三个非常明显地音乐形象对比:一是平稳、柔和的和弦,严谨沉思的旋律转换为牧笛的吹奏;二是含有深刻内涵的音乐形象,一首二重唱,是上声部通过运用略带不安且轻快的衬腔声部与朴素的哥调进行相互问答;三是闪耀着光辉、充满欢快的音调,逐渐从飘逸、轻盈的情绪中转变为波澜壮阔、豪迈雄壮的情感。

前面已经提到,肖邦在对呈示部进行重复的时候,将旋律进行稍微改变,且并未对副部的调性进行变化,而是仍然以呈示部调性为主,进入到了尾声时,再以势不可挡的强大气势以及刚毅果断的手法迅速对全曲进行收尾,这就使肖邦勇往直前的气势被展现出来。在肖邦的作品中,踏板与术语内涵是非常主要的要素,尤其是踏板,这也是肖邦被称之为“钢琴诗人”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肖邦的音乐有着非常强的旋律,故在对其作品进行演奏时,对手指触键的要求非常高,当演奏者的手指技术满足演奏所需时,同时配合踏板,可使乐曲效果更加精彩,可谓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同时通过对不同乐段进行分析,配合不同的踏板。例如:在尾式段第5小节-第8小节,通过全踏板的配合,使得和弦彰显地更加饱满,使音响效果更加理想,而在第65小节时,则无需过深踩踏踏板,仅需要2/3的踏板即可,且均为切分踏板,这就能够让乐曲效果更加优美,旋律更加流畅,可以说在肖邦作品中,踏板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肖邦谐谑曲仍然以诙谐性为主,但在其本质意义上,增强其戏剧性张力,使表情范围无限扩大,同时,通过深刻的体裁和动荡的形式来展现,这就将肖邦深刻的思想内涵、成熟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高操的艺术手法展现出来,这也是保证谐谑曲更加富有生命力的主要因素,甚至我们可将其称之为独特的钢琴交响曲。

参考文献:

[1][俄]索洛甫嗟夫.肖邦的创作[M].中央音乐学院编译室译.北京:音乐出版社,1956.

[2]李娓娓.肖邦诙谐曲研究[M].台北:全音乐谱出版社,1983.

[3]贾晶.论肖邦对古典主义时期钢琴谐谑曲体裁的拓展与革新[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袁静,付思超.浅谈肖邦b小调钢琴谐谑曲op.31作品分析及演奏特点[J].北方音乐,2012,(15).

上一篇:拉赫玛尼诺夫《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Op.36》... 下一篇:论“音高材料”之“移位”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