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的参与性

时间:2022-09-12 09:34:02

浅谈培养学生的参与性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师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引导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探求知识,主动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其思维活跃,想象更加丰富。如在一次公开课上,我看见学生较紧张,就说:“同学们,今天来了这么多老师,他们都听说咱们班上的同学上课与众不同,他们是来向你们学习的。”这样简短的一句话,消除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学生学起来就轻松愉快了。又如教学年月日时,我让学生们一边背儿歌《太阳、地球、月球》,一边看图像,渲染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要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

小学生的生理特点是好动。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活动,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内容,引导学生参与思维活动。做到教材的重点让学生议,推理让学生讲,运算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说,实验让学生做,使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如教学圆锥体积公式推导时,准备两个等底等高的空心圆柱和圆锥容器型,让学生亲自做实验,用圆锥容器装水要几次才能把圆柱容器装满,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三、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参与

小组讨论是当前课堂教学常用的一种形式,它符合学生乐于交往的心理需求。在小组中每个人是平等的,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思维开放,通过集思广益加速认识。小组讨论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能力。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我要求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①单“1”怎样找;②对应量怎样找;③数量关系怎样写;④怎样列式和计算检验。

四、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学会参与

数学的心脏就是“问题”。教师除了培养学生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外,还要教会学生并鼓励其大胆地提出问题。教师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把认知上的冲突和矛盾揭示出来。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先让学生猜一猜会有什么特征。学生会根据以前掌握的知识说:个位是3、6、9的数。教师通过举例验证这样的数不一定能被3整除,从而与学生的认识产生矛盾,此时学生的积极性较高,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

上一篇:让农村学生会说普通话不是难事 下一篇:初中英语的教学策略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