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5月最关注

时间:2022-09-12 08:07:32

本栏目集中过去一个月内香港最热的经济事件,分商界、声音、人物等版块,并以立体解读,让读者领略一个真实、鲜活的国际城市。

本港互联网经济预期达1400亿

关注指数:

事由

日前,Googte香港发表研究报告,指互联网对香港经济有重大贡献,并肯定了香港先进数码城市的国际地位。2010年,香港的互联网经济约为960亿港元,占本地生产总值约6%;报告预期,受惠于移动装置及网络购物服务持续增长,香港的互联网经济将于2015年跃升至1400亿港元。

解读

香港互联网经济主要由互联网消费、电子商贸和出口互联网相关硬件组成。香港互联网经济持续增长,政府的数码基建投资及开放的互联网政策功不可没。香港拥有世界级的宽带速度,其宽带渗透率位列全球第六。

香港人不抗拒使用互联网消费,对经济发展是绝佳好事,但必须警觉的是,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所指出的,香港竞争力优势不再,尤其科学竞争力及基建发展缓慢。社科院认为,香港要促进科技创新,例如成立科技发展局。这个观点和香港信息科技界一致――香港的科技创新由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处理,单以架构名称已可见科技创新在当中的分量。因此,港府要真正发展互联网经济,必须重整对信息科技的热诚及尊重,并让社会意识到香港已进入到互联网时代。

不过,香港的互联网经济若单凭消费支撑,而没有服务供应,对刺激本土消费并没有多少帮助。业界认为,不少中小企业仍未意识到网络带来的商机,所以没有抓住机会发展更多的网络平台或服务。其实,互联网经济不单可以延续香港在金融及经济方面的优势,更有机会协助本来前途暗淡的行业重整旗鼓。举例来说,平板电脑横空出世,令电子书和电子杂志变成了潮流宠儿,不少传媒纷纷利用这个机会投资,开发出一个个新的商机。所以,政府应当思考,如何支持不同行业应对日新月异的发展。

互联网经济发展越来越快,若能把握势头,定可创造一个经济新高峰,否则只会变成香港的另一个弱点,流失更多商机。

税收、屋邮两创新高

关注指数:

事由

2010/11年度,香港税收创新高,达2090亿元港币,比上一年大增17%,当中逾三成来自市民炒楼、炒股及的税项,印花税及税收入分别飙升了20%及16%。收益创新高的主因是受惠于楼市及股市畅旺,令印花税的收入达到510亿,上升近两成。预计2011年财政年度,本港税收会有1450亿,其中400亿来自印花税。税务局解释,由于印花税受经济环境影响,所以预测较为审慎。至于最低工资实行,对税收影响不大,因为领取最低工资的人都毋须交税。

除了税收创新高外,二手公屋的价格亦创新高。深水涉李郑屋部礼让楼18楼单位,以247 万元成交,价高约5092元。打破去年9月份黄大仙下村龙华楼的230万元/单位,成为公屋楼王。

解读

香港税收增长反映了香港的经济增长强劲。由于利率偏低及热钱流入,令楼市、股市畅旺,从而大幅推高印花税的收益。但这亦反映了香港税制的隐忧――不少比重的收入来自税、印花税等不稳定、有投机性的收入,而这些收入受经济周期及波动,所以经常出现“大上大落”的情况。另一方面,香港薪俸税及利得税税率在世界上亦处于较低水平,因而对财政收入的稳定性没有太大帮助。

由于在不稳定的税制下,难以确保政府的长期稳定收入,所以影响了政府增加必要的社会服务如医疗、退休保障及教育等的决心。这就解释了特区政府为何在近年坐拥大量财政盈余情况下,仍然拒绝推行长期性措施以改善民生的诉求。

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不能单单因为税基狭窄和税制不稳定,就拒绝了增加政府开支的建议。事实上,回归初期外汇加财政储备不过6000亿元,短短10多年间便增至2万多亿元。由此可见,政府并不是没有钱可用。而政府征收税项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透过各项措施,达致社会财富再分配,以收窄贫富差距。一个坐拥巨额财政储备的政府,绝不应对社会日益恶化的贫穷和社会阶层流动问题置之不理。

现时香港最大的难题就是住屋问题。最近有网民举了一个例子,说道即使由魏晋南北朝开始,月储5000元,也买不起九龙市区某豪宅的顶楼,用以讽刺香港的楼价高企。而政府则以不干预楼市为理由而拒绝复建居屋,令俗称“上车盘”的中低价楼盘难求。市场上对中低价楼盘的需求亦反映在楼盘的价格上,甚至连本来属于基层居所的公共房屋,亦成为被抢购的对象。当公屋的售价亦被推至如此这般的高价时,整个楼市可说是达到了疯狂的程度。

港铁问题多多

关注指数:

事由

近期,港铁服务多番出现问题,先有路轨出现裂纹,其后列车服务在高峰时段多次出现长时间延误,相关公司处理手法被指拖延及失当。5月初,港铁公司更被指向全港各大报章发信,以撤销广告为要挟,要求各报放弃刊登其负面新闻,受到舆论抨击。与此同时,港铁公司再次启动“可加可减机制”提高票价,受到公众猛烈批评,指其服务质素每况愈下却还要加重市民负担。另一方面,港铁公司公布去年业绩,股东应占利润达120 59亿元,升幅为25,11%,每股末期派息增至45仙,总派息59仙。有部分股东质疑港铁派息政策保守,要求增加派息。

解读

首先,港铁公司发展至今,已非单纯饰演铁路营运者的角色。从其利润分布可以得知,港铁公司的利润,以铁路运输及物业经营为主要来源。根据港铁公司2010年报,铁路运输收益为83亿,物业发展及物业租务等为港铁带来40亿及24亿利润。港铁公司亦曾表示,捆绑土地与铁路发展是成功的经营模式,未来港铁会持续发展地产业务。由此可见,港铁公司开拓物业经营成为第二财源,极大地分摊了铁路营运的成本。

其次,港铁作为大企业,不能推卸其社会责任。然而,正当港铁公司在年报内承诺“服务客户、提升价值”时,“延误通报”、“接驳服务失当”等涉及服务根本的指责,却在另一边厢此起彼落,反映出港铁的质量监控出现了问题。作为为市民提供重要通勤及运输系统的服务供货商,种种服务漏洞,绝非三言两语的道歉就可过关,坊间认为,港铁务求从根本上追究责任,改善服务,否则难逃公众斥责。

另外,港铁公司的派息政策,亦反映其回馈股东的取向。股东作为企业的直接利益相关者,以及企业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可算是手执企业的生命线,自然应该成为企业负责的主要对象。然而,港铁股东要求公司增加派息却未能如愿以偿。港铁主席钱果丰曾指出,在可预料情况下,股息每年会有所递进;

但同时亦强调,公司需要在保持资产稳健及增加派息上作出平衡。言下之意,即使港铁公司眼前存在增加派息的空间,鉴于其未来资金需求,增加派息一事也只能暂时搁置。

港铁是一上市公司,主席亦曾明言盈利是他们的责任,而社会责任也是他们的义务。眼见前者目标达成,后者却连遭诟病,当中难题,实在有待管理层小心拆解。

香港幸福感排位大跌

关注指数:

事由

中国社科院最近发表了《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在2010年两岸四地共294个城市中,香港连续五年综合竞争力排在第一位,在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经济结构、生态环境、政府管理能力和对外开放竞争力方面,均排在全国第一。而经济规模竞争力,上海超越香港排名首位,香港跌至第=位。另外,在蓝皮书首次公布的幸福感指数当中,香港人的幸福感指数在两岸四地500个城市中排名271,比2009年下降了73位。

解读

报告指出,法制环境和契约精神是香港的基石,整体的创新意识比内地强,交往操守好,在文化实力上依然具有较大优势。而港府的推销能力、财政能力、服务能力以及社会凝聚力,都是全国政府管理典范,其中,综合管理竞争力最为优越,规划能力则略显不足。

其实,报告对香港的这些评价并不陌生。早在亚洲金融风暴后,本地已经展开对香港经济转型和产业提升的讨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亦提出了多项计划以振兴香港经济。例如兴建迪斯尼乐园、数码港及科学园,亦曾提出建立中药港和时装港等概念。而现任行政长官曾荫权亦提出发展六大核心产业,但具体成效则成疑。前国务院总理朱基曾经以“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批评特区政府的决策能力。

虽然香港早已走出了经济危机的低谷,但主要受惠于中央政府的政策和内地的资金流^,――个人游计划刺激了旅游业,连带以零售为主的服务行业直接受惠;而内地企业来港上市的热潮亦使香港股市上扬。这些无疑协助香港走出了经济困局,但它们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措施,无助于香港的长远发展。

要理解香港缺乏长远发展的原因,不能单单归咎于港府缺乏视野。这些年来,香港的施政理念、管治文化和施政方针总是显得无甚突破,甚至与民意脱节。其实,香港今天的困局,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制度方面的缺憾。

在楼价高企、通胀肆虐的情况下,政府虽然坐拥大量财政储备,但仍不肯用以完善政策,改善基层市民的生活困境。加上面对内地竞争,港人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日渐低落,遂形成了普遍的焦虑感。以上种种不安,均是香港的幸福感指数下跌的原因。

关爱基金真能扶贫?

关注指数:

事由

“扶贫”一词,在香港早已说得老掉牙。去年施政报告,特首曾荫权忽发奇想,成立“关爱基金”,由政商两界捐出款项,希望扶助贫困人士,缩窄贫富悬殊差距。不过,关爱基金真能关怀全港市民吗?

解读

“关爱基金”成立之初,便标榜帮助社会福利网的“漏网之鱼”,务求令全港市民安居乐业,有顿安乐茶饭。5月初,关爱基金督导委员会交出首份“功课”:首轮措施共有lO项,包括资助每名清贫学童3000元出国游学;其他的受惠人,包括长者、低收入病人、综援人士,几乎全港的低下阶层都能受惠。不过,港府百密一疏,算漏一堆:“N无人士”――无公屋(公共房屋)、无交税、无差饷。他们大多收入微薄,屈在狭小的笼屋或木板隔问房,望天打卦,寄望有人施以援手。每当《施政报告》、《财政预算案》出炉,这批人必受遗忘,所有福利政策都是擦身而过。成立“关爱基金”,本是他们的喜讯,不料如今再次落空,自然教人失望。

政府解释不资助这类人。皆因难以辨识身分,准备工作较繁复。而且委员会早有共识,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现时并不会再对他们发放资助。坊间批评,真的要资助他们,实施不难。问题在于港府是否锐意帮助福利网的“网外人”?

细看关爱基金10条,受惠人大多是“网中人”。以综援人士为例,在近年施政报告或预算案中,已有不少政策支持,如今再拨款资助,岂不是浪费资源,亦有违基金原意?政府为何宁可支持清贫学生游学,不愿多放经费,研究如何协助“N无人士”?原来,“N无人士”正是香港贫富悬殊的症结。过去市民认为,这类人老弱病残,无法工作才会贫穷,事实上,他们很多是正值盛年,而且有职在身,但因受种种困扰,才落得如斯田地。但政府却视而不见,避而不谈,不施援手。

关爱基金督导委员会辩称,措施应“先易后难”,效果才会好。所谓的循序渐进,说到底只是一个幌子。明知问题摆在眼前,政府却马虎了事,资助某部分低下阶层,就当扶贫工作。究竟是“真心”抑或是场“公关秀”?政府若仍采取鸵鸟政策,忽视“N无人士”,即使将来推出N个关爱基金,也是徒劳无功。

上一篇:香港新政难挡赴港生子热潮 下一篇:香港股市将有一波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