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工作

时间:2022-09-12 07:23:08

【前言】试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工作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几乎所有的经济决策都涉及到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其根本原因是私有信息的存在。私有信息是指在交易双方博弈中如果某一方所知道的信息而对方并不知道,这种信息就是拥有信息一方的私有信息[2]。 信息不对称在信贷风险管理中产生重大阻碍。在信贷市场中,商业银行和借...

试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工作

摘 要: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爆发使银行业再一次深刻体会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而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是影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为背景,阐述温州银行业信贷管理中信息不对称性的现状,并结合理论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总结相对应的措施。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 信贷风险管理 借贷危机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3-0017-02

中国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2011年7月21日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温州大约89%的家庭、个人和59%的企业参加了民间借贷。温州民间资本雄厚是不争的事实,但巨额的民间资本来源需要进一步分析。实际上,部分个人和企业不惜频繁进行银行贷款,将贷款所得的资金投入到民间借贷以赚取高额的利息差。因此,借贷危机爆发后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必将殃及银行业。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2年12月,温州不良贷款率为3.75%,环比上升0.32个百分点,不良贷款金额比2012年初新增175.89亿元[1]。由此,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缺位再一次引发思考,而信贷风险管理中信息不对称是造成管理瓶颈的重要因素,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与信贷风险管理

几乎所有的经济决策都涉及到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其根本原因是私有信息的存在。私有信息是指在交易双方博弈中如果某一方所知道的信息而对方并不知道,这种信息就是拥有信息一方的私有信息[2]。

信息不对称在信贷风险管理中产生重大阻碍。在信贷市场中,商业银行和借款人代表不同利益的主体,两者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处于私有信息缺失者的地位,面临着贷款资金回收中的风险。借款人处于私有信息拥有者的地位,为了个体的利益,往往倾向于向商业银行传递一些有利于借贷的信息而隐瞒不利于借贷的信息,使商业银行很难验明借款人的实际行为是否合理,可能造成商业银行信贷损失[2]。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产生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原因

1.内部环境因素

1.1信贷风险文化缺失导致上下级信息获取不对称

信贷员作为信贷活动的具体执行者,对信贷项目的风险、收益、偿还概率具有较完备的信息,处于信息的优势方,而后台人员只能通过信贷员或其他渠道获取信息进行审查审批,处于信息的劣势方。而部分银行的绩效考核体系大多以业务为中心,风险文化尚未完全建立,客户经理或信贷员为完成营销业绩刻意隐瞒部分信息,规避风险导致上下级信息获取不对称。

1.2重贷轻管观念导致贷后管理信息收集滞后

传统观念认为银行控制风险主要是在贷前和贷中,而在贷后管理中投入的资源相对有限,一旦贷款放出后,银行便失去了对资金的控制权,监管难度大。若要改变这种情况,银行需在市场上搜集更多企业资料,当银行收集信息成本小于收益的时候,就会放弃对信息的收集,导致信息收集滞后,贷后管理被动成“事后管理”。

2.外部环境因素

2.1基于信用交易的借款方“隐藏知识”

“隐藏知识”即信息优势方隐瞒自己知道而对方不知道的不利于自己进行交易的信息[3]。在贷款业务进行过程中,贷款客户作为信息优势方,为达到个体利益,通过灵活应用会计政策掩饰当期不理想的财务状况,向商业银行传递一些有利于借贷的信息而隐瞒不利于借贷的信息,使商业银行很难验明借款人的实际行为是否合理,达到扰乱银行做出正确决策的目的,造成企业与银行间信息的不对称。

2.2客户成功获得银行贷款后“隐藏行动”

“隐藏行动”即在签约后,信息优势方并不按照事前的承诺行动,出现“道德风险”的问题[3]。以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爆发后,各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为例,部分个人或企业客户在成功取得银行贷款资金后,没有将资金运用于合同所承诺的项目,而是受利益驱使,将资金流放到高利息的民间借贷市场,以此收取高额的利息差,一旦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银行便要承担客户无法按期还贷的风险。

三、缓解信贷风险管理中信息不对称的对策

1.全面建立信贷风险管理文化,从贷前贷时减少信息不对称

信贷风险文化的建立首先从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设置入手。针对贷款前期信贷人员以业绩为核心,刻意规避风险,借款方以获取资金为目的,隐藏知识现象,我们要深入贷前调查,同时贷时审查应发挥制衡作用。必要时可专设贷款调查员,贷款调查员与贷款审查员应分属不同岗位甚至不同部门。调查员要全面深入获取各方面信息,对信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此缓解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贷风险。同时完善银行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将不良资产风险责任分散到个人,对贷款质量管控好的员工进行激励,以避免银行员工为获取短期业绩利益而隐瞒信息,规避风险。

2.重视贷后检查,加强贷后项目跟踪管理工作

针对商业银行放贷后重贷轻管观念,借款人获得贷款后隐藏行动的行为,我们要加强贷后检查工作,进一步完善风险监测,加强快速反应机制。通过加强与同行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做到客户信用等级等信息资源共享,预防和减少有严重道德风险倾向的不良客户利用银行间的业务竞争而重复借贷,或多头骗取银行资金现象的发生。通过加强贷后咨询平台的建设,实时收集贷后客户相关信息,减少由于借款人将资金流入民间借贷、地下钱庄等高风险非法行业而造成的贷款损失。

参考文献

[1]温州不良贷款率再现反弹情况预警.中国行业研究网,2013-2-1

[2]董明明.防范商业银行信息不对称风险之我见[J].商场现代化,2011(03).

[3]张芬.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10.

[4]张树林,张婷婷.信息不对称与商业银行贷后管理[J].海南金融,2012(08).

[5]王玉岳.基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J].金融经济,2012(11).

[6]王晓为.降低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对策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2012(36).

[7]赵曦.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贷前控制的研究[J].北方经贸,2010(10).

[8]中国银监会上海监管局课题组.中外资银行授信风险管理比较研究[J].上海金融,2005(02).

上一篇:新农村信息资源开发浅析 下一篇:多视角下的保险利益原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