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成品房常见问题及防控措施

时间:2022-09-12 04:02:31

农村成品房常见问题及防控措施

【摘要】:农村的成品房质量普遍存在着混凝土裂缝、房屋沉降造成偏斜、选址不当、梁顶变形等问题,本文列举了一些具体的措施进行矫正。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沉降偏斜;选址不当;梁顶变形

[ Abstract ]: Rural finished housing quality exists, housing settlement caused by concrete cracks deflection, improper site selection, the top girder deformation and other problems, this paper lists some specific measures for correction.

[ Key words ]: concrete crack; settlement oblique; improper site selection; beam roof de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 :TU37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农村的房屋建设的也是愈加坚固和美观,但是不可忽视的是,随着钢筋、混凝土等新型预制材料的大量使用及农村建筑专业技术工人的缺乏,也不可避免的给质量带来了一些隐患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农村建房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及防控措施,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学者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一、混凝土裂缝及防控措施。

各类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 1) 由于混合物体的比例引起的收缩裂缝。混凝土的凝固收缩会引起收缩裂缝,主要影响因素是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越高, 混凝土的收缩就越大,选用的水泥品种不同, 其干缩、收缩的量也不同。

( 2) 由于水化热引起的温差裂缝。混凝土内外部温差过大会产生裂缝,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和混凝土表面的温差过大,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更易发生此类裂缝。

( 3) 材料裂缝。材料裂缝表现为龟裂,主要是因水泥安定性不合格或骨料中含泥量过多而引起的,裂缝的产生很明显的会导致房体漏水或渗水,为避免此类裂缝的产生在施工中必须采取适宜的措施,列举如下。

( 1) 降低水泥凝固中的水化热。一是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混凝土较好;二是精心设计混凝土配合比, 采用掺加粉煤灰和减水剂的“双掺”技术, 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以达到降低水化热的目的;三是 选用适宜的骨料, 施工中根据现场条件尽量选用粒径较大, 级配良好的粗骨料;选用中粗砂, 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并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减少用水量;四是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

( 2) 降低混凝土入模成型的温度。一是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应选择较适宜的气温, 尽量避开炎热天气浇筑。夏季可采用温度较低的地下水搅拌混凝土, 或在混凝土拌和水中加入冰块, 同时对骨料进行遮阳、洒水降温, 在运输及浇筑过程中也采用遮阳保护、洒水降温等措施, 以降低混凝土拌和物的入模温度;二是掺加相应的缓凝型减水剂;三是在混凝土入模时, 还可以采取强制通风措施,加速模内热量的散发。

( 3) 加强施工中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在混凝土浇筑之后, 做好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养护, 以使混凝土缓缓降温, 充分发挥其徐变特性, 减低温度应力。夏季应坚决避免曝晒, 注意保湿;冬季应采取措施保温覆盖,以免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变化;采取长时间的养护, 确定合理的拆模时间, 以延缓降温速度, 延长降温时间, 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 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可采用热敏温度计监测或专人多点监测, 以随时掌握与控制混凝土内的温度变化。混凝土内外温差应控制在25℃以内, 基面温差和基底面温差均控制在20℃以内, 并及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 使混凝土的温度梯度和湿度不致过大, 以有效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合理安排施工程序, 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应均匀上升, 避免混凝土堆积高差过大。在结构完成后及时回填土, 避免其侧面长期暴露。

( 4) 改善约束条件, 削减温度应力。在大体积混凝土基础与垫层之间可设置滑动层, 如技术条件许可, 施工时宜采用刷热沥青作为滑动层, 以消除嵌固作用, 释放约束应力。

( 5) 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一是 控制集料含泥量。砂、石含泥量过大, 不仅增加混凝土的收缩, 而且降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对混凝土的抗裂十分不利。因此在混凝土拌制时必须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泥量,将石子含泥量控制在1%以下, 中砂含泥量控制在2%以下, 减少因砂、石含泥量过大对混凝土抗裂的不利影响; 改善混凝土施工工艺。可采用二次投料法、二次振捣法、浇筑后及时排除表面积水和最上层泥浆等方法;二是加强早期养护, 提高混凝土早期及相应龄期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 在大体积混凝土基础表面及内部设置必要的温度配筋, 以改善应力分布, 防止裂缝的出现。

二、房屋沉降造成偏斜及纠偏措施。

大多户农民由于建设资金有限,并且对安全问题认识的不是非常到位,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为节省原材料造成的房屋安全隐患,譬如在建造中往往就不注意钢筋圈梁和壁柱的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地面沉降造成了房屋整体变形或偏斜,当此现象发生时可以采用以下纠偏措施进行处理。

(1)地基土促沉。对建筑物沉降较小一侧的地基土采用某种方法促使其沉降,使倾斜建筑物两侧的沉降差降低至允许的范围内,地基土促沉的方法有掏土(砂)法、沉井冲水排土法、加载法和地基应力解除法等。

(2)地基土限沉。对建筑物沉降较大一侧的地基土采用加固的方法,以限制其继续下沉。限沉纠偏的方法主要有锚杆静压桩法、静压桩法、树根桩法、旋喷桩法、石灰桩法、板桩围护法及灌桩法等。在使用此类方法时应注意不能因“加固”而对原来就较软弱的地基土产生新的扰动,否则将形成新的附加沉降,增大纠偏工作量,甚至造成纠偏困难。

(3)结构物顶升。利用千斤顶将倾斜建筑物沉降较大侧顶升(或侧向顶推)复位,这种方法较适合于如柱子等局部纠偏,整体纠偏时所需费用较大。

(4)基础减压和加强刚度法。通过改变基础结构,以减小和调整建筑物基底压力,最终达到控制和调整地基土不均匀沉降的目的,如将单独基础或条形基础联成整体或将筏式基础改建成箱形基础等。

(5)综合法。根据需要同时或先后采用一种或几种纠偏方法对倾斜建筑物进行纠偏,如加压卸载法(沉降较小侧加载,沉降较大侧卸载)、浸水加压法等。

三、一些选址不当而又地理环境允许的住户可以考虑采用平移的方法来进行房屋修缮与改造。

房屋平移的好处是既能保持房屋原状,又能节省大量的建设资金和建设工期, 并且可使整个地块的规划布局更趋科学合理,从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升,更省钱省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进行建筑平移要求的技术含量是非常高的,一定要找有建筑资质的企业进行施工,否则会得不偿失的。

四、梁、顶变形可以进行房屋整体加固。

因施工方面、设计方面、使用方面、屋面积灰、防水材料浸水等等都能导致混凝土结构的梁,板荷载增加,致使梁,板的承载力不足,导致梁、顶变形,此时应该采取稳妥的方式或更改设计、或改变功能、或增加设备。具体可加固的方式有:1.粘钢加固法: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外部粘钢加固是在构件承载力不足区段(正截面受拉区、正截面受压区或斜截面)表面粘贴钢板,这样可提高被加固构件的承载力,且施工方便。该法施工快速、现场无湿作业或仅有抹灰等少量湿作业,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小,且加固后对原结构外观和原有净空无显著影响,但加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胶粘工艺与操作水平;适用于承受静力作用且处于正常湿度环境中的受弯或受拉构件的加固;2、粘贴纤维增强塑料加固法:外贴纤维加固是用胶结材料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贴于被加固构件的受拉区域,使它与被加固截面共同工作,达到提高构件承载能力的目的。除具有粘贴钢板相似的优点外,还具有耐腐浊、耐潮湿、几乎不增加结构自重、耐用、维护费用较低等优点,但需要专门的防火处理,适用于各种受力性质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和一般构筑物;3绕丝法:该法的优缺点与加大截面法相近;适用于混凝土结构构件斜截面承载力不足的加固,或需对受压构件施加横向约束力的场合;4、锚栓锚固法:该法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C60的混凝土承重结构的改造、加固;不适用于已严重风化的上述结构及轻质结构:5,植筋加固法:连续墙植筋,预置梁修复植筋,承重墙加厚植筋,梁体加长平面植筋,梁体加柱垂直植筋。

当然目前,农村建筑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即使同一个问题也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只要我们我们采取科学的方法观去对待,遇到具体问题能够采取安全,经济、完善、可靠的方式去进行,就一定能取得最佳的效果,使得农民住得经济、舒适、开心,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肖亚明,砌体结构裂缝与控制问题研讨综述,第三届全国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1994

〔2〕苑振芳,砌体结构的局部配筋对裂缝控制和伸缩缝间距影响的讨论,《工程建议标准化》1996.2期

〔3〕苑振芳,配置灰缝钢筋砌体的裂缝控制,第10届国际砌领会议论文集,1994.P719

〔4〕王修本,小型砌块房屋节点构造详图的编制,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1990第6期[2]混凝士小型空心砌块房屋结构构造,浙江省建筑标准设计浙G16一91

〔5〕王修本 潘美娟,小型砌块房屋的防裂与抗震,浙江建筑,1991第5期[4]王修本 小砌块省际编制的回想与思考

上一篇:论现代技术在水司管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