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渠道践行新教育,幸福师生共享新生活

时间:2022-09-12 02:48:03

多种渠道践行新教育,幸福师生共享新生活

【摘要】多种渠道践行新教育,打造高效课堂。让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活跃起来,变成学生自己的课堂。实现课下是课堂的延伸,课内课外不分家。语文是各学科的基础,语文教学应切实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大力实施创新教育。

【关键词】语文课堂 高效课堂 多种渠道 新教育

我是一名农村中学教师,所任教的三十一中位于焦作市马村区北部的太行山脚下。在这里没有城市的繁华与喧嚣,有的只是朴素与执着。为了彻底“实施新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不是只做表面文章,我们除了积极地向先进的学校学习之外,还在积极探索一条适合我们学校自身发展的新道路。我个人也在思考如何让新教育理念与我的教学实践相融合。一路摸索着走来,磕磕绊绊,有收获也有困惑,现回头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运用模式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我认为学校的意义首先在于它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地方,而新教育又向我们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教育的要求。因此,改革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成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一?二?一?立定”教学模式是我校秉承“新课改的理念”,以“建设现代优质学校,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满意和向往的优质教育和优质服务”为办学目标,制定的符合我校校情的课堂教学模式。它把课堂教学活动划分为预习、指导、练习、反馈四个阶段,侧重于让学生如何根据自学提示自学和小组讨论学习让学生尽量的在课堂上动起来,而教师只起到一个主导的作用。

最初使用这个模式时,不但我感到很不习惯,而且学生也不能适应。他们早已习惯了听从老师的讲解,被动的去学习,现在要让他们自己“当家作主”,学生们一下子感到无所适从。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绞尽脑汁,想了很多办法。首先从分组开始,我把学生分类,保证每个学习小组(学生每四人为一组)里有一个学习程度稍好的学生,以便能够带动其他人。其次我对小组里的组长进行培训,让他们和我一起学习这个模式的思路和方法,做到心中有数。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有很多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积极地投入到了课堂活动中。课堂由过去的“我讲学生听”变成了如今的“学生自己去学”,由过去的“死气沉沉”变为现在的“气氛活跃”。而我自己也从过去的高谈阔论中解放了出来,有时间去静观学生们的各种表现。其实我们教师按照传统的授课方式,每天喋喋不休地讲解,即使再精彩,学生也会厌倦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长远来看,让学生保持一颗对学习有兴趣的心才是最重要的。

二、每周一节阅读课,让名著陪伴学生成长

早就有不少同行们心存疑惑:难道学生们在初中三年就学了六本语文教科书吗?是的,课本只是一种学习语文的范本,单靠这些课文是不能满足学生对语文的求知欲的。那么,就要让学生进行课外的阅读,而我们教师也不能完全靠学生在课外去阅读,这对于学习任务重、自控能力又不强的初中生来说,显然是一种“放羊”的行为,会有一部分学生完不成任务。因此,课外阅读放在课内引导这一做法比较切合实际。我定每周二下午的一节语文课为阅读课,内容就是每册课后的名著。也许很多老师们对于课外阅读这一块都有自己的一套很系统的做法,我的方法却很简单,甚至有些“懒省事”:我在每周的阅读课上,先用二十至二十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是我们班内规定的四人学习小组)汇报自己这一周的读书进度,以便让学生之间有一个比较促进的过程。同时还是以小组为单位发言,学生用自己的话归纳总结所读这一部分的内容。这样,既让学生巩固了所读的内容,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剩下的二十分钟则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体阅读。我没有什么向学生讲解的话题,因为我认为,和那些精彩的名著相比,我的话语是那么苍白无力。我相信学生们更愿意利用这个时间多看几页内容。同时,集体阅读的气氛也能感染学生,使他们不感觉自己是孤身一人在读课外名著,而是有那么多同学相伴。

三、共读共写——读书笔记与教育日记相结合

其实,这一部分是名著阅读的延伸部分。众所周知,人的大脑会记忆,还会忘记,因此,让学生及时地把自己的所读所感记下来,是一种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俗语“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最好的证明。写读书笔记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名著的阅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读完一本,还有一本,不是一两个学期就结束了,学生在做笔记时也许会坚持不下来。我就让学生把读书笔记和教育日记结合起来,学生写读书笔记时,可以是单纯的摘抄,也可以是读书感受,甚至是困惑和建议,一周一次。然后让家长也参与进来,可以给孩子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和沟通的话语;我也尽量给每个孩子在本上批语,解答他们提出的一些问题。这样,既和孩子进行了心灵的对话,也让他们对文学知识有所收获,可谓一举两得。记得有一名学生,他在读了罗曼?罗兰的《名人传》之后,写下了这样的心得:在生活海洋的波涛和风暴中,总有一本书在陪伴着你,心情沮丧的时候,面对挫折的时候,怀疑自己失去了生活的方向的时候,就找出来翻读一下,它会安慰、鼓舞你,使你洗掉疲惫,抹去忧伤,重新上路。对于我,这本书就是《名人传》!它是我精神和力量的源泉。而孩子的父母在后面写道:我只有初中文化,读的书不多,不知道一本书竟然可以给孩子这么大的力量。我平时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一本好书比我们平日对孩子的说教管用多了。我也写道:多读优秀的书籍,它能使你了解更多优秀人物的思想、经历,借助他们的经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使你获得更大的成功!

总之,我认为“新教育”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的名词,它一定不止于我所做的这些。经验可以借鉴,但要去做,还要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踏实。我所做的还远远不够,但我会坚持把它做下去。幸喜有领导的支持和众多同仁的帮助,正如一句话所说的:“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的很远。”我将在“新教育之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张承明,赵宗焜.中学语文教学研究[M].云南教育出版社

[2]全国中语会青年教师研究中心.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王爱玲,女,1976年4月出生,1992年毕业于焦作师范学院,最高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初中语文。

上一篇:践行与思考:信息化平台支持下的记叙文写作教学 下一篇:如何创建小学语文快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