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正确善待“学困生”

时间:2022-09-12 02:43:32

教育必须把人放在首位,必须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所在。但是“学困生”在学校、家庭、社会常常受到鄙视、白眼等不公平待遇:老师的批评,同学们的讽刺嘲笑。在家里,被父母视作“不争气”,亲戚邻居也会指着“学困生”的脊梁说“笨得很”,“学困生”的心永远都隐隐作痛,永远背着良心的谴责。可见一个“差”字给他们幼小的心灵带来了多大的创痛!

所谓“学困生”,绝大多数不过是学习成绩这一智力水平与其他相比差了一些,而在个人品质、社会公德、劳动技能、良好习惯、要求进步等非智力因素方面并不见得弱于“优等生”。曾经有位美国学者对800位男性做了30年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成就最大与最小者之间明显差异不在智力水平,而在于是否有自信心,有持之以恒、不自卑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大发明家爱迪生上小学时,不是被老师当作“调皮捣蛋”的“学困生”赶出了学校吗?英国著名数学家巴伯基和文学家马码职阿特在上学时也被勒令站在一条凳子上,老师曾面对全班学生公开说:“大家瞧,这是两个最没出息的人,希望大家不要成为他们的样子”。由此可见,“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陶行知语)再说,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方式,了解、尊重、发挥“学困生”的个性特点,“学困生”一定会转变的。具体来说,教师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多情感交流

“学困生”也是一个有丰富感情和独立人格的个体,他们同样希望得到教师、家长、同亲朋好友的理解和尊重。教师如果能在生活、学习上对“学困生”多一分关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体贴,在真诚的交流中建立感情,使他们对自己的前途充满希望,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从而逐步向正面转变。2009级我任教的九年级(2)班的罗晓燕同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罗晓燕同学因长得比较漂亮,嗓子又好,经不住诱惑,经常跟一些人到有卡拉OK的地方唱歌,甚至通宵达旦,结果成绩、纪律都很差,是个令老师头痛的学生。为了引导她走向正路,我经常找她谈心,利用她喜欢唱歌的优点,对她进行教育,让她担任班级的文艺委员,让她带领同学们在课间唱歌,课后组织舞蹈兴趣小组。结果她干得有声有色,学习、纪律都好了,并且在元旦文艺演出中表演的节目荣获第一名。

二、多鼓励和激励

2010级我任教的班级,有位温震杰的男同学,这位同学学习不好,纪律很差,身材高大,同学们都惧怕他,但他好运,喜欢体育运动,因此我与体育老师商量,让体育老师组织一场我班与其他班的篮球赛。我班让温震杰同学打主力,结果他打得很顺手,以32:22的比分赢得了这场比赛。在比赛的过程中,仅温震杰同学一人就得了20分。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温震杰同学取得的这一成绩给予肯定和赞赏,并让他做了体育委员,使温震杰同学看到了希望,增添了动力,带来了自信。此后,他除了积极进行体育训练外,上课也专心听讲了,成绩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在2011年中考中被惠州市一中录取为体育特长生,成为学校的骄傲。可见教师对待“学困生”要多给他们提供表现自我及获取成功的机会是何等的重要。

三、导之以理,提高自信

学习成绩的好与差,不仅取决于学习者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他们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因素,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迁、怒、不急燥,切忌使用训斥,侮辱人格和伤害自尊心的语言;切忌向家长及班主任告状。这些学困生在班级中常被学生鄙视,有些教师也指定他们是班级的“蛀虫”,“包袱”。在社会上受到冷眼,在家也受到家长的训斥。心里有一种压抑感和厌学情绪。自信心不强,我主动采取适当的形式去栽培他们:发言优先,在课堂中学困生是不愿发言的,原因一是不会,二是怕说错。我就鼓励学困生说:“说错了要紧,老师和同学会帮你的”。慢慢的他们敢举手了,我也经常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而且回答对的我都大力表扬,并发一些小奖品。让其他学生也看到她们的进步,不歧视她们。使他们慢慢地有了学习的自信心。课余时多和他们聊天,学困生也有闪光点,抓住他们微小的闪光点进行鼓励,赞扬,多用肢体语言和他们沟通,如赞扬时竖竖大母指,鼓励时拍拍他的肩,抚抚他的头。

其次,巡视指导优先。这些学生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或家庭原因,回家后根本没人辅导作业,作业遇到不会的只能空着或乱写。针对这样的学生在课堂练习时,我都会问问他们听懂了吗?如果不会的,我就把他们集中在一起,再从新讲解。刚开始,我一站在他们身边他们就紧张,什么都不敢写了,生怕出错,后来他们知道我的善意,他们才敢问敢说。每次练习做对了,我都让全班同学表扬他们,消除自卑的心理。

四、和颜悦色助克自卑

学困生转化工作中,要全面渗透激情教育,多鼓励,少指责,多表扬,少批评。每一个学生都是发展的主体,我们要让学生自我提高、主动发展,把潜能挖掘出来,心理障碍型学生要让他们自觉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明确学习目的,要让他们在外界的影响下自我健全心理;意志薄弱型学生要让其自我监督;知识断层型学生要让其主动补习其断层知识;环境困惑型学生要让其主动克服家庭困难、社会不良诱惑,摆脱环境阴影,给以期望。

作为教师对具体学生要作具体分析,各个突破,比如父母离异的学生,大多数较内向,自卑,性格孤僻,我主动给他们母亲般的爱,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一些情况,并在生活上给予足够的关心。我还注意了解每位学困生的情况。决不把他们当作包袱,不鄙视他们,不放度他们,了解他们特长,爱好,寻找他们身上的长处,多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上进心。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要树立信心,坚持不懈,满腔热情的努力,变急风暴雨为和风细雨,变操之过急为循序渐进,变儿提面命为拨动心弦,变生硬呆板为巧妙疏导。这样才能产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奇特效应。只要我们能根据这些孩子的形成特点、心理特点,采取妥善的方法,经常关心教育他们,从小事做起,从今日做起,今日含苞待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愿所有的教师、家长都来关心“学困生”,给他们一个温馨、宽松的成长环境。

上一篇:区域活动有利于幼儿成长 下一篇:《现代工程化学》特色教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