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时间:2022-09-12 02:38:52

地理课堂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摘 要: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才能最真切地体验知识、感悟知识、学会知识,才能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造力,学会学习。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本文从教学方法、课堂氛围、学生意识、教学评价四方面来分析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学习。

关键词:自主学习;教学方法;课堂氛围;学生意识;教学评价

新课程标准提出:“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倡导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是新一轮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协作下通过自我尝试、自我体验、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自我实践等学习方式,去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才能最真切地体验知识、感悟知识、学会知识,才能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造力,学会学习。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那么,如何在地理课堂上促成学生的自主学习?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实施创新教育策略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的核心部分,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保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实施新的教育策略。

1.多种教法,灵活运用

传统的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乏味,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少,自主学习的能力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大胆创新,采用反常规教学法,设计课堂活动,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唤起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所必需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教学中可以使用“答记者问”的方式,让学生课前依据课本内容,设置相关疑难问题,上课时由学生充当各“报纸”或“杂志”的记者对老师进行“采访”,最后由教师总结新课并对学生进行评讲。此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们为了能主动表现自己,一个个踊跃提问,使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群言堂”,这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的勇气和活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基本学法,学生掌握

当今时代,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古语云:“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教人以渔,终身受用。”地理学科有其特殊性,教师在启发诱导学生探索、发现获取知识的同时,还需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教师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地理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世界区域地理时,我会让学生通过地图来读出所学区域或国家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然后通过阅读、讨论、思考来学习当地的人口、文化、经济等人文环境。这样学生不但学会了自主学习,同时还学会了运用地理思维分析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二、创设良好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创新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应做到以下两点:

1.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首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良好的教学氛围能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情感,并以此为中介来促进智力活动的进行和个性的发展。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困难,会出现答错问题的现象,这时,教师要进行耐心的鼓励、引导、点拨,而不是训斥、否定和惩罚。教师的耐心能消除学生的畏惧、紧张心理,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议论,能放开心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因此,教师要树立新型的师生观,建立平等、和谐、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

2.创设启发思考的问题情境

“学启于思,而思源于疑”,学习从疑问开始。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对眼前能看到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但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很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有趣的问题,在学生脑中造成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便他们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内容、方法上要努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惊奇、刺激、疑惑、悬念,产生“逼人期待”的教学魅力,从而打动学生的感情。为了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地理问题情境化是有效的途径。创设问题情境更是创设自主学习空间的关键步骤。例如,在学习《地球运动》时,教师可以提出“坐地日行八万里”,那为什么可以这样呢?学生带着疑问认真学习了《地球运动》一课。

三、改变死板评价标准,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帮助和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他们是否完成了学习任务,是否达成了学习目标,需要进行教学评价。但这种评价不该是那种传统的评价体系,单纯以学生的分数作为评价标准。传统的评价体系,过分强调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忽视对地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这种用“筛子”淘汰学生的评价方法,没有强调学生是否具备了地理思维,无法考查学生进行地理科学研究的实际技能,更无法考查学生是否形成当前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理念。新的评价标准应实现多元化,不仅要以书面测试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地理技能的形成情况(占总成绩的60%),还要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课发言、提出问题的态度、上课态度、课外阅读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地理小报设计情况、地理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填绘和判读地图的能力,自学情况和研究性学习参与情况,对一定地理现象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项目(占总成绩的40%)也列入评价的内容之中,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学生自身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能力。

综上所述,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培养新型地理人才应做到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唤醒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灵活的评价标准。为此,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作者单位:广东省博罗实验学校)

上一篇:周冬雨VS马思纯:好闺蜜成就金马双影后 下一篇:如何在语言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