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桥梁预应力施工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案

时间:2022-09-12 02:27:37

浅谈桥梁预应力施工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案

摘要: 本文分析了桥梁预应力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类型,问题的种类,以及危害程度,深入浅出的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关键词: 预应力;质量问题;措施中图分类号:U416.216+. 文献标识码:A

桥梁是由于道路路线遇到江河湖泊、山谷深沟以及其他线路(公路或铁路)等障碍时,为保证道路连续性,充分发挥其正常运输能力而修建的结构物。

预应力是指在构件(或)结构中预先施加应力,预应力技术则是指预应力的锚固方式与张拉体系(简称锚固张拉体系),包括结构的设计计算、预应力的施加与锚固、预应力材料等方面。自从1928年法国工程师欧仁·费莱西奈成功地发明了可靠而又经济的张拉锚固工工艺技术,首次将高强钢丝应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从而推动了现代预应力材料、设备及工艺技术的发展。

在我国预应力工程中,预应力筋按材料类型可分为:①钢丝;②钢绞线;③钢筋;④非金属预应力筋。根据预应力筋深加工工艺或施工方法的不同,预应力筋又可分为:有粘结、缓粘结、无粘结和体外预应力筋。本篇文章主要讲述桥梁预应力施工的流程及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及处理方案。

一、预应力施工

桥梁预应力工程包括纵向、横向和竖向共三种预应力体系。纵向预应力筋一般为钢绞线分为单端和双端张拉两种情况,横向预应力钢绞线筋一般为钢绞线,单端张拉有圆形和扁形两种方式,竖向预应力筋一般为精轧螺纹钢,在梁顶预应力张拉。单端张拉时,张拉端对应的另一端称为固定端。

1.管道安装包括波纹管安装、定位筋固定和锚垫板安装和排气管安装等。

2.预应力筋下料、编束包括钢绞线下料与编束和精轧螺纹钢下料。

3.预应力筋传束包括钢绞线传束、固定端锚具安装、精轧螺纹钢安装。

4.安装千斤顶

5.预应力张拉包括整束钢绞线张拉、单根钢绞线张拉和精轧螺纹钢张拉。

6.封锚施工主要包括:凿毛、清理、封锚钢筋安装、混凝土浇筑、养护等。

二、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采取措施方法

1.某桥预制梁厂中已穿入梁体的部分钢绞线锈蚀严重。

分析原因:施工单位没有对钢绞线进行妥善保存,致使钢绞线产生锈斑。钢绞线穿预制粱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将已经产生锈斑的钢绞线直接使用。

预防措施:施工单位应对钢绞线等材料要妥善保存,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现场施工质量管理,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处理方法:对预制厂的粱体的钢绞线进行全面排查,对发现的问题的钢绞线进行替换。

2.某桥在预应力张拉时,夹片“咬不住”钢绞线,钢绞线产生滑动,张拉应力达不到设计要求。钢绞线张拉时,夹片将其“咬断”,在夹片处发生短丝。张拉时,听到粱体内钢绞线丝寸断的声音。

分析原因:夹片硬度质量指标不合格,硬度过低,夹不住钢绞线;硬度过高则夹伤钢绞线。有时因夹片齿形和夹角不合理也可能引起滑丝或短丝;工作锚与夹片或限位板不配套;钢绞线本身有暗伤。千斤顶供油过快,张拉速度过快。

预防措施:钢绞线、锚具等进场时要分批进行检验合格,使用过程中如发现个别不合格的严禁使用。管道制作时,做到锚垫板承压面必须与管道中线垂直。严格执行张拉工艺,千斤顶的给油、回油工序须很慢均匀平稳地进行。

处理方法:在张拉过程中如发生断(滑)丝现象,应立即停止张拉,放张后更换夹片,重新张拉。

钢绞线滑丝或短丝如不超过规范允许数量,可以不予处理;如超过规范要求规定,发生整束或大量滑丝和短丝,则张拉后应更换钢绞线和夹片重新张拉。

某桥在做通水(或风)检查时,波纹管另一端没有水(或风)通过来,管道被堵死。混凝土浇筑后,先传的钢绞线拉不动。

分析原因:波纹管有破损或接头处脱开,混凝土浇筑时水泥浆流入管道。施工过程中波纹管发生挤压变形。

预防措施:波纹管必须有足够的承压强度和环刚度,发现碰损应立即修补。波纹管接头处须涂刷密封胶,外缘用密封胶带缠裹紧密。电焊施工时,需采取措施防止火花灼伤波纹管,混凝土浇筑时不得碰伤、挤压、踩踏波纹管。后传筋波纹管在混凝土浇筑时传入比管道内经稍小的pvc管作为内衬。先传筋波纹管在混凝土浇筑时由专人不时来回抽动钢绞线,防止有漏浆堵死管道。

处理方法:采用物理检验法和反算法找出管道堵塞处,并进行粱体开孔疏通渠道。

三、预应力质量问题照片

某公路桥负弯矩预应力锚固端积水,钢绞线、锚具浸泡

某公路桥箱梁顶板穿负弯矩钢绞线的波纹管因堵塞被凿开

四、结束语

桥梁预应力施工质量问题多种多样,涉及的质量不确定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上述所列举只是作者在桥梁施工过程中的一些个人心得,针对质量问题提出的措施也是从同事及兄弟单位了解到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11

【2】《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T5224-2003

【3】《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 GB/T20065-2006

上一篇:浅谈煤矿胶带输送机的设计与应用 下一篇:单箱双室箱梁试验模型的畸变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