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为特殊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

时间:2022-09-12 02:19:13

信息化为特殊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

苏州市盲聋学校创建于1929年,几经风雨,2012年一座集古典美与现代化的特殊教育学校矗立在姑苏城外、天平山下、寿桃湖畔。回顾我校发展历程,从1996年率先将电脑引入聋校课程教学,到2000年率先完成校园局域网,再到2012年初步建成数字化校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在培养特殊儿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道路上,信息化给特殊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一、以先进的理念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自2008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异地新建学校以来,我们牢固树立“信息化为特殊教育打开了通往未来世界的窗户”这一理念,把数字化校园作为建好、用好新校区的强大引擎,科学规划,精心设计。

一方面,我们依据学生实际需求,超前部署了计算机网络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声光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盲聋学生唤醒系统、恒温水控制系统等,全方位对接盲聋学生的各种特殊需要,信息技术真正成为他们的“千里眼、顺风耳”;另一方面,我们持续推进系统间的挂接与捆绑,努力形成功能完善、互相支撑、便捷高效、操作简单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为每一位残疾学生提供高效、舒适、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环境。

二、以创新的举措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网络控制中心的功能预设和空间定位是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首要难题。空间定位本着“精确、精密、精细”的原则,经过实地考量、反复测定,我们最终将网络控制中心设在综合楼三楼,各个建筑分别设置了配线间,实现精确布局;整个校园的网络分成康复、教学、管理三个网段,布线呈“星型”网络结构,完成精密设计;校园网设有7个二级接入层、253个固定IP接口,及30个AP、101个电话节点,整体精细延展。功能预设坚持“应用广、功能全”,有29个多媒体教室,配备1套录播系统、184套唤醒系统、3套POS机消费学生系统、93个监控摄像的安全防范系统、97套门禁系统等,基本形成一流的网络基础设施。

开发符合特殊教育需要的管理信息系统是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中之重。我们为聋生量身定做了教学录播系统,该系统在立足普通电子交互媒体的基础上,增设一个专门红外跟踪的摄像头,可实时跟踪和放大发言学生的手语,提升课堂交流的实时性、高效性;还能动态跟踪教学画面进行直播与摄录,并将整堂课存入服务器,听课教师和家长在校园网即可进行教学观摩,这也便于配有移动平板电脑的学生再次重温课堂教学。

我们融合盲生靠听觉、聋生靠视觉的特点,开发了一套兼顾盲聋感知特点的声光联动系统。该系统由灯光显示板和广播组成,其中灯光显示板设有上课、下课、逃生、隐蔽四个显示模块,主要对聋生独立活动区域实现灯光指示引导;广播主要对盲生独立区域进行声音引导。这两部分由自动同步装置进行智能控制,实现盲聋学生学习、生活步调一致,满足学生应对突发事件、进行应急自我保护的需要。

三、以过硬的能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建之目的在于用,用之关键在于人。我们积极开展三大工程,全面提升教职工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一是教职工数字化校园全员培训工程。入驻新校前,我们邀请专家提前一年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内容包括声光联动、菜单制作、恒温水控制、舞台灯光、录播系统等,定期开展相关技术应用比赛,提高全体教职工的信息素养,人人可熟练使用这些数字化“武器”。

二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工程。我们积极开展WACOM数位板、中科梦兰e书包等使用和功能探索,将信息技术深度嵌入学校教学的全过程,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师生学习工作的基本工具,课堂教学的效益和质量显著提高,有效拓展了盲聋孩子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三是数字化校园科研实践研讨工程。我们于2011年积极申报了《数字化校园与聋生的发展研究》,并被中央电教馆立项为“十二五”重点课题。通过四个子课题的深入研究,我们系统总结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和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法,使得数字化校园建设更有深度和广度,也更为规范合理。

实践证明,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革新了盲聋生的学习、沟通和生活方式,促进了盲聋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改变并书写着他们的命运。我们也坚信,特殊教育发展必须信息化,特殊教育发展必然信息化。?

上一篇:专题学习网站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VB双语教学辅助系统”的设计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