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食品检测技术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实践应用

时间:2022-09-12 12:46:29

现代食品检测技术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实践应用

摘 要:食品检验主要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有关的标准判断食品质量是否合格的一种主要的手段。在工商部门食品检验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现代食品检测技术的引入提供着重要的技术支持。本文从现代检测技术入手,介绍工商部门食品安全检测开展情况。

关键词:食品检验,现代检测技术,工商部门

一、引言

近年来,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逐步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关键问题和国际贸易中敏感的问题。将现代检测技术引入工商部门的食品安全监测体系,积极开展食品有害残留的检测和控制研究,对保证食品安全、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食品检验技术的应用

1.生物酶技术的应用

食品检测中采用生物酶技术是食品检测中常用的一种检验方法,其不仅可以检测食品中微生物的污染状况、残余的农药含量,并且这种检测方法与免疫学方法结合进行检测食品的灵敏度和选择性都非常好[1]。如采用生物酶进行检测水果以及蔬菜中杀菌剂噻菌灵的灵敏度可以达到9ng/g。对于牛奶中除草剂西津玛的检测限能够达到1~10ng/ml。在食品检验中采用这种方法对检测食品的安全性不仅安全,而且操作方法简单,快速。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是一种把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和酶的高效催化作用有机结合起来的检测技术[2]。在工商部门2012年引入的数字化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系统(BK-iRT)B型分析仪,是专门针对现场应急检测、流动执法检测、企业快速检测等应用而设计开发的,适用于食品安全相关的农业生产、食品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为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提供了有效地技术支持。其中的酶联免疫检测模块利用酶联免疫技术,将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和酶的高效催化相结合,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准确性高、检测成本低。目前可检测的项目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酶烯酮、呕吐毒素、呋喃类代谢物、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氯霉素、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沙星类、激素类(已烯雌酚、19-去甲睾酮)、三聚氰胺等食品中常见的兽药残留、抗生素残留、违禁添加物及生物毒素等60多项指标。

此外,将酶联免疫吸附技术结合胶体金快速检测技术[3](Colloid gold fast examination technology),为工商部门实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现场执法检测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技术支持。

2.生物传感器检测方法的应用

目前在食品检测中,作为快速、简单、可靠的检测方法,生物传感器的应用不仅能够缩短食品检测的时间,而且检测的准确度也是非常高的。比如采用生物传感器对沙门氏菌的检测与其他常规的检测方法相比可以缩短24小时,其检测的灵敏度也非常高[4]。由于生物传感器检测食品的快速方便等特点,目前已经成为病原菌检测以及食品农药残留检测最常用的方法。

3.化学检测方法的应用

仪器分析方法中的色谱法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中各种化学物质的检测,以气相色谱(GC)以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的应用最为普遍。如Perkin Elmer公司的Clarus 600气相色谱仪、Waters公司的Alliance 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在工商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中常用于甜味剂(如糖精钠、甜蜜素)、防腐剂(山梨酸、苯甲酸)、农药残留(硫丙磷、除线磷、对硫磷、喹硫磷、甲拌磷、乙拌磷)等的分析检测,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且成本较低的优势 [2]。

三、总结经验,确定食品安全风险点

作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我们肩负着把控首都食品安全的重要使命和责任。以西城工商分局新街口所为例,2012年共进行食品抽样检测364个,初检不合格21个,合格率94.2%,不合格率5.8%。这一数据说明目前辖区市场内尚有一定的不合格食品存在。根据一年来对辖区食品安全检测的经验,主要风险点在于:鲜肉瘦肉精/抗生素/水分、熟肉亚硝酸盐/色素、水发产品甲醛/双氧水/工业碱、乳制品蛋白质、蜜饯二氧化硫/糖精钠/甜蜜素、腐竹吊白块、食醋总酸/游离矿酸等。

四、提升食品检测工作的技术水平

1.提高业务素质,做合格的检验技术人员

工商管理部门的工作日益复杂化和专业化,这就要求我们检测人员要具有将强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在日常大量繁重的检验工作中,要做好立足于本职、多参加技术培训、不断学习和掌握相关专业知识,提高检测工作水平。

2.找好厂商,提供固定试剂

试剂盒法具有简单、快速、定性等特点,将酶联免疫竞争吸附结合胶体金标记技术,运用到瘦肉精、磺胺二甲基嘧啶、沙星类、四环素类、氯霉素、链霉素、黄曲霉素B1、麻痹性贝类毒素等生化指标的检测中。经工作实践证明,试剂盒法具有较为快速的检测效果,但其保存条件较为严格,部分实际需要冷藏或生物冰袋保持低温,保存不当酶易失活;且需要甄选质量好的试剂盒防止交叉反应;前处理要充分得当,以防止样品中蛋白质、脂肪等干扰使结果出现假阳性。

工商所也使用不同试剂公司提供的检测试剂进行“货比三家”,从而甄选出结果最为准确、操作最为便捷的仪器试剂,与该公司建立长期的供需关系。目前工商所已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下属公司、厦门斯坦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试剂提供单位建立供需关系。

五、结语

食品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涉及到人类的健康,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作为政府食品检测机构的工作人员,我们要以扎实的工作、务实的工作精神和真诚的服务作风,全面贯彻落实食品检验工作制度,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的管理水平,消除有安全隐患的食品,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1] 吴兴海, 浅谈国际交流与合作对检验检疫科技工作的推动作用――AOAC中国区年度会议成功召开的启示, 中国检验检疫, 2011, 12.

[2] 鲁满新, 现代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21):6580~6590.

[3] 陈小锋, 刘曙照, 胶体金标记免疫分析及其在小分子化合物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药物生物技术,2004,11(4):278~280.

[4] 袁宗辉, 我国应重视食品安全风险分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3):40-41.

作者简介:

高明阳,1985.7~,男,理学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检测

上一篇: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案例分析 下一篇:新课标下转化英语学困生的一点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