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新课堂,让学生做“主”

时间:2022-09-12 12:19:11

政治新课堂,让学生做“主”

新课程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正逐渐被广大教师接受,并正转化为教师的日常行为,但是仔细分析现阶段的课堂教学不难发现,新旧教学理念还在发生撞击,有一部分教师“穿新鞋,走老路”,并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见,在新时期的政治课堂上,教师应进一步摆正师生位置,甘做配角,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一、设置疑问,指导自学

1、设疑:学习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地建构过程。实质是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自身积极思考使新知识内化,从而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担负设计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教师应设计问题情景给学生主动探索的空间和机会,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设疑既要首先集中在那些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上,又要照顾其它知识,注意辐射面,要在重难点、关键点知识的理解和拓展上,在难点和其它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上,在重难点与整体知识之间形成体系上下功夫。提出的问题要紧扣课时目标,能对整个课堂起统摄作用,要立足课本,巧设悬念,但不能超越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要富有针对性、挑战性。提出问题的形式要明确简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

设疑是唤起学生参与愿望,调动学生及时进入角色的关键步骤,它作为促其思、发其智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开始,就提出对全堂课起统摄作用的富有感召力的问题,会激起学生已有知识结构与当前研究课题的认知冲突,驱使学生去思考、去读书,从而为自学创设问题情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2、自学: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并开展尝试活动。自学是“教会学习”的有力杠杆,是培养能力、开发智能的有效方法。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开始尝试活动,指向性强、效率高。通过自学,一些问题解决了,一些新问题产生了,学生既有赏心悦目的收获,又有似是而非的疑点,对许多问题的解决常常是跃跃欲试,而又“拿不准”,这就为引发铺平了道路。

二、引发讨论,适时点拨

1、引发:即引导学生相互讨论、磋商,实现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通过自学,学生掌握的知识处于半成熟状态,此时引导学生相互磋商、讨论、争辩,可惜一触即发。引发后,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使自己在自学阶段获得的知识得到纠正、巩固、深化。同学之间不同知识结构及认知水平的交流碰撞,可产生许多有价值的认识,并增强探索研究的气氛。对那些争议大,具有一般性的典型问题,鼓励学生课堂发言,或直接在黑板上公布自己的答案。

在引发环节,教师不宜轻易表态,要让学生充分自由表现,使学生的思维热能得到充分的释放。此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收集信息,诊断学情。在此环节,教师要提防两种情况发生,一是引而不发,出现“冷场”;二是一发而不可收拾,出现互不相让的“失控”。一旦出现冷场和跑题现象,教师要及时引导,保证讨论的高效率。

2、点拨:教师依据反馈信息,给以搭桥铺路,提示引申,点拨解疑。点拨是引发环节的延续,是对自学的指导,一般可采取个别解疑或课堂作答两种形式。点拨环节,学生还是主角,教师要当好配角,还要当好导演。教师可以指路点化,释难解疑;还可以有意识地装点糊涂,在一些容易混淆的问题上鼓励学生重新思考,自己“解放”自己;也可以利用学生乐于考验教师的心理,调换位置,把自己摆在受检查的地位。教学实验证明,点拨能考验老师的“真功夫”,可以使教师的知识水平及驾驭教材的能力得到充分表现。

三、总结归纳,深化知识

总结概括,深化知识,形成网络,纳入学生的知识系统。在这个教学环节,一般而言,学生对当堂课的各个知识点已经基本掌握,但此时学生掌握的知识,还具有不太深刻,不太系统的特点。在此时,教师要利用个人的知识优势,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归纳梳理,提炼概括,勾勒出教材的知识结构,重点难点,使学生的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即立体认识阶段)。归纳总结,既要注意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又要紧密围绕着课时教学目标,坚持面向大多数学生。归纳过程中,常用的归纳方式有:1、提纲式,即将知识要点分列成几个提纲,所列提纲要简明扼要,易于掌握;2、表格式,即将各知识点以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3、因果式,即将彼此有内在联系的诸多知识点按其逻辑关系排列组合,以揭示因果关系,理清知识脉络。

总之,学生的有效学习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必须依赖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政治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应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学习上,在我们的政治新课堂,要让学生做“主”。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政治课将会产生质的飞跃。

上一篇:浅谈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与非智力因素 下一篇:中餐烹饪专业工作任务模块实训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