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四肢骨折30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09-12 12:12:43

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四肢骨折30例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创接骨板技术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6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内固定术治疗, 实验组采用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本次调研中, 实验组微创接骨手术中出血量为(60.5±4.8)ml、患者手术时间为(56.2±5.6)min;患者手术后需住院(8.9±2.7)d, 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微创接骨板技术;四肢骨折;治疗效果

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 这种疾病机制复杂, 诱因也比较多, 对于这种疾病常规方法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 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 缓解患者病情, 但是长期效果不好, 患者手术后并发症较多, 部分患者在阴天下雨时会出现疼痛, 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1]。为了探讨在四肢骨折患者中采用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对2011年l月~2013年10月来本院住院治疗的6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对本院治疗的6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将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本次调研中, 男37例, 女23例, 年龄39~84岁, 平均年龄(48.4±4.7)岁。患者中, 30例上肢骨折, 10例下肢骨折, 10例开放性骨折, 10例闭合性骨折。

1. 2 方法 患者入院后, 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检查, 确定患者骨折类型等, 并根据患者情况制定适合患者的手术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 实验组则利用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 具体方法如下: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 然后在患者骨折部位切开, 采用钢板进行固定, 并在患者骨折处进行固定手术, 手术结束后采用螺钉在两小切口中对骨折远近两端进行固定, 接着做螺丝钉内固定(通常来说采用4枚螺钉即可固定)[2]。

1. 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本次调研中,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情况, 见表1。实验组微创接骨手术中出血量为(60.5±4.8)ml, 患者手术时间为(56.2±5.6)min;患者手术后需住院(8.9±2.7)d, 均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骨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 这种疾病诱因较多, 主要是指患者的骨结构出现完全或者部分断裂, 造成骨骼和软组织损伤。患者一旦发生骨折, 将会造成出血、四肢肿胀等, 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 并且极大的限制了患者的四肢活动[3]。

目前, 临床上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不只是使患者进行简单的骨折复位和愈合, 更重要的是患者在治疗后能够逐渐恢复四肢功能[4]。因此, 手术成为了治疗四肢骨折主要方法。目前, 对于这种疾病手术方法较多, 传统的手术虽然能够早期恢复患者, 但部分患者甚至需要进行二次手术等。近年来, 微创接骨板技术在四肢骨科患者中使用广泛, 并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这种手术能够保留患者骨折局部的血运, 减少患者手术后产生的并发症, 并且患者手术之后骨板不会对周围其他组织产生压迫等, 避免了骨板对骨血运的破坏, 减少了骨质疏松、螺钉把持力降低以及骨折愈合延迟等情况的发生。患者手术之后需要把螺钉紧扣钢板固定就可以, 这样能够保持足够的稳定性, 不会影响骨折的愈合[5]。

综上所述, 临床上对四肢骨折患者采用微创接骨板技术效果较好,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明, 韦智乐.微创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吉林医学, 2013, 34(6):1108.

[2] 乔金环, 董巍, 吴建伟, 等.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技术治疗四肢骨折.实用骨科杂志, 2013, 19(3):218-220.

[3] 刘玉芬, 黄志嫦.四肢骨折肢体肿胀的原因分析及中医护理效果观察.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 26(3):360-381.

[4] 张卫.四肢骨折损伤深部伤口污染和感染的治疗与护理干预分析.内蒙古中医药, 2012, 31(15):129-130.

[5] 刘俊.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四肢骨折43例报告.当代医学, 2012, 18(16):102-103.

[收稿日期:2014-04-30]

上一篇:Application Research of Combined Forecastin... 下一篇:从《未刻本叶氏医案》看叶天士对胃病的治疗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