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执著精神学习表达方法

时间:2022-09-12 12:05:24

感受执著精神学习表达方法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生动地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青年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事实证实了真理。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学习本文,一是让学生感受并学习伽利略大胆怀疑,相信科学,执著追求的精神;二是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理解伽利略试验的过程与结论,并进一步体会伽利略对权威尊重而不盲从,对真理执著追求的科学态度。初步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一、预习课文,了解内容

1?郾如有条件,课前就让学生从网上、书籍中搜集关于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生平传记或图片资料,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对人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郾预习课文,初步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与结论,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二、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郾播放科学家伽利略于1590年在意大利比萨斜塔做“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自由落体试验的科教片或图片。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铁球(板书:两个铁球);伽利略要做一次公开试验(板书:同时着地)。伽利略做公开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打破当时科学界盲目崇拜、迷信权威的思想,使人们转变观念,对权威要尊重,但不应盲从,权威也有错的时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郾初读课文,了解内容。可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以下问题:(1)伽利略小时候是一个怎样的学生?(2)当时人们是怎样崇拜、迷信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3)亚里士多德对“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讲了什么话?而伽利略对他提出什么疑问?(4)伽利略对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试验的结果是什么?(5)伽利略在比萨城的斜塔做了什么公开试验?在试验前有的人是怎样挖苦讽刺伽利略的?(6)伽利略试验的过程和结果怎样?最后大家明白了什么科学道理?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去阅读,去思考,感悟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三、精读课文,感悟真理

1?郾从小善于提问题思考。朗读第1自然段,找出文章的总起句,说出该总起句在文章中的作用。伽利略在学校念书时就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从“称他为‘辩论家’”,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老师“很难解答”说明伽利略从小就是一个热爱科学,敢于提问题,追求真理的好学生。这为他后来成为科学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郾了解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崇拜。默读第2自然段,理解:(1)“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不容更改的真理。”(“不容更改的真理”说明人们对当时权威的迷信、推崇到了何等程度。)(2)“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这句话用假设关系的复句和连续两个反问,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科学界狂热崇拜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将他的话信奉为不容置疑的真理。)着重理解“信奉”、“怀疑”、“违背”这3个词语。

3?郾指出质疑,设想相反的结论。分角色朗读第3~4自然段,按步骤体会:(1)找出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的一句话。(2)伽利略是怎么想的?(“他想……这怎么解释呢?”)如果学生对这几句质疑的心里话难以理解,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分析,还可以采用算式法或图示法、演示法,帮助学生理解。如算式法:10+1<10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10+1>10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就比10磅重的铁球快。(3)伽利略通过质疑得出什么结论?(“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轻重没有关系。”)(4)伽利略向学生宣布什么?你有什么体会?(“他向学生宣布了试验的……同时宣布……做一次公开试验。”说明当时年轻数学教授伽利略敢于质疑权威,不仅要面对人们的嘲笑讥讽、辱骂与猜疑,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和风险。他进行多次试验,并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进一步体会伽利略敢于为科学献身的伟大精神。)

4?郾追求真理,试验成功。指名读、齐读第5~6自然段。感悟:(1)要公开试验的消息传开,人们是怎样议论纷纷?这里为什么用“是……还是……”的关联词,“有的……有的”的议论?(说明当时人们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信奉、崇拜达到了顶峰,把他的话当做不容置疑的真理,他的权威不可动摇。而对年轻的数学家伽利略的结论则持怀疑的态度,甚至责骂他“胆大妄为”,断言他“会丢尽了脸”。)(2)理解“消息”、“胆大妄为”、“固执”、“丢尽”四个词语的意思。(3)公开试验的过程怎样?(让学生观看插图,并请学生上台演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过程。)(4)人们对试验的结果有什么反应?持什么态度?“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以表情和有感情朗读理解“忍不住”“惊讶”“呼喊”在句中的作用;抓住“才”和“原来”理解人们的态度;事实胜于雄辩,伽利略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使人们转变了观念:对权威要尊重,但不应盲从,权威也有错的时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也是文章的中心句。)(5)找出文章中的反义词。(“轻”与“重”、“对”与“错”、“快”与“慢”、“左”与“右”等。)(6)再读全文,说说文章对自己的启示?(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大胆发言。所受到的启示如:要向伽利略学习不迷信权威,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怀疑也要讲科学,讲证据;坚持真理要有足够的勇气;许多科学创新和发明都是在对权威的批判中诞生的。)

5?郾想一想,课文哪些写作方法值得学习和借鉴?(一是通过从质疑、求证到公开试验这样典型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伽利略大胆怀疑,相信科学,执著追求的科学精神;二是文章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品质;三是通过环境或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如第2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通过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和对伽利略的嘲讽描写,衬托出伽利略追求真理的执著精神,说明了伽利略在双方力量对比极为悬殊的情况下,他在冒着多大的风险啊!)文章故事引人入胜,语言生动,用词精练、恰当,巧用对比的手法,叙述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四、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1?郾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课文最后一句话抄下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体会。

2?郾读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什么启发,结合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思考《我敬佩的一个人》的作文素材,为本单元“口语交际·习作”做好准备。

作者单位

福建省浦城县官路中心小学

上一篇:教育部积极推进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下一篇:论如何提升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