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时间:2022-09-11 11:09:07

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40例眼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模式, 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健康指导、心理护理、工作质量、服务态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眼科门诊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技术(90.11±1.23)分、健康指导(89.32±2.77)分、心理护理(86.31±2.02)分、工作质量(92.11±2.45)分、服务态度(86.33±3.77)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眼科门诊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技术(60.11±2.30)分、健康指导(65.98±5.11)分、心理护理(53.69±4.59)分、工作质量(69.03±3.99)分、服务态度(70.35±1.01)分(P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常规护理服务模式;眼科门诊护理管理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3.178

由于眼科门诊患者具有多种病理症状, 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的负面心理, 并且由于患者本身和护理因素, 易导致护理纠纷、护理意外事件情况发生[1]。因此, 本院选取40例眼科门诊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服务模式和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眼科门诊患者40例, 收治时间为2011年3月~2015年4月, 并将眼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0例。观察组男10例, 女10例, 年龄20~50岁, 平均年龄(35.12±5.33)岁。对照组男9例, 女11例, 年龄21~50岁, 平均年龄(36.01±5.11)岁。两组眼科门诊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对照组眼科门诊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服务模式, 常规护理服务模式指日常门诊护理。

1. 2. 2 观察组:观察组眼科门诊患者使用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①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护士长应组织眼科门诊护理人员进行讨论并分析眼科门诊护理安全隐患常见问题, 护士长应与眼科门诊护理人员共同制订眼科门诊应急方案, 并且充分将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融入到眼科门诊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中, 使眼科门诊患者感受到人性化护理的温馨感, 从而增加眼科门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感。②常规护理:眼科门诊护理人员应保持门诊的清洁、安静、整齐, 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分级护理模式, 遵医嘱给予患者服用药物, 患者服用后, 观察药物疗效及患者有无副作用情况发生, 告知患者预防压疮注意事项, 并观察眼科门诊患者病情变化, 若发现异常, 及时报告医生。③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眼科疾病的不了解, 易产生多种负面情绪, 护理人员应采用热心的微笑与患者进行语言沟通, 告知眼科疾病治疗过程及治疗意义, 对患者讲解眼科疾病健康知识, 并给予患者发放眼科疾病健康知识手册。

1. 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眼科门诊患者护理后对护理人员护理技术、健康指导、心理护理、工作质量、服务态度评分。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眼科门诊患者护理后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

(90.11±1.23)分、健康指导(89.32±2.77)分、心理护理(86.31±

2.02)分、工作质量(92.11±2.45)分、服务态度(86.33±3.77)分。

对照组眼科门诊患者护理后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60.11±

2.30)分、健康指导(65.98±5.11)分、心理护理(53.69±4.59)分、

工作质量(69.03±3.99)分、服务态度(70.35±1.01)分。观察组眼科门诊患者护理后护理技术、健康指导、心理护理、工作质量、服务态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 当眼科门诊患者视力出现障碍和受损时, 易导致患者产生多种负面心理, 并且眼科门诊工作处于高峰期, 护理人员消耗精力较大以及门诊患者人流量较多, 因此易导致护理纠纷事件发生[2, 3]。

眼科门诊护理人员的行为和态度能直接影响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 主要是由护理人员采用和蔼的语言和人文关怀知识, 将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融入到眼科门诊日常护理工作中, 把人性化护理采用行动和语言方式体现在门诊护理过程中[4, 5]。

经研究表明, 观察组、对照组眼科门诊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后, 观察组眼科门诊患者护理后在护理技术、健康指导、心理护理、工作质量、服务态度评分的比较中显著优于对照组眼科门诊患者, 观察组眼科门诊患者采用的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效果更为显著[6]。

综上所述, 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能有效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技术、健康指导、心理护理、工作质量、服务态度评分, 值得在门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参考文献

[1] 李娟, 任广花.加强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创新思路的体会.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 35(2):133-134.

[2] 陈俊娥.眼科门诊护理管理的切身体会.医学信息, 2014, 2(39): 149.

[3] 曾莉萍, 郑娟.眼科门诊护理管理探讨.中外健康文摘, 2011, 8(17):317.

[4] 凡荣欢, 肖建华, 郭琼玲, 等.优质护理服务管理在眼科门诊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 2014, 2(23):109-110.

[5] 温友红, 陈燎原, 王艳华, 等.精细化管理在眼科门诊不良事件中的效果评价.实用医技杂志, 2015, 22(11):1227-1228.

[6] 杨君.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6):826-828.

[收稿日期:2016-04-21]

上一篇: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手术患者术后镇... 下一篇: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以及护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