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自控力的提高

时间:2022-09-11 09:06:28

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自控力的提高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1.113

摘 要 信息技术课上存在学生缺乏自控力或自控力不强的现象。因此,对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进行训练势在必行。

关键词 信息技术;自控力;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1-0113-02

1 前言

信息技术课上,学生往往特别兴奋,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一些学生难以抑制这种强烈的兴奋,从而导致不能集中精神在课堂本身,而更多地去关注声像、动画、游戏等。这些现象都是学生缺乏自控力或自控力不强的表现。因此,引导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课,掌握信息技术技能,培养信息素养,对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进行训练势在必行。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呢?

2 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不让“道德许可”影响学生的自控力

信息技术课上最能暴露学生的自控力问题。如一些学生在积极完成一部分课堂任务之后,就会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和学生交流的时候,学生通常会笑着说他已经完成一部分任务了。问题出在哪儿呢?正是因为学生积极完成一部分任务之后,觉得自己做得很好了、有成果了,可以放松一会儿了,这就是“道德许可”在作怪。成果的取得和积累能够促成目标的达成,但学生有时会错误地以为一点儿成果就等同于目标的真正完成,忽视了可能性与事实的区别。

比如在网站设计专题里,笔者不进行统一命题,要求是学生自己搜集相关资料,建立感兴趣的网站,但每个网站必须保证主题明确,内容积极健康,有自己的网页布局、导航条设计、图文混排设计,跳转正确无误,至少制作4个网页等。在课堂上,有些学生制作完网页布局,设计好导航条之后,看着自己绝妙的设计,就会有十足的成就感,进而会松懈,以现有的成果为由,暂停前进的脚步,做一些与完成任务无关的事情。

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设置任务时重视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尽可能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上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并且注意关注和督促,提醒学生不要被“道德许可”冲昏头脑,不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因为成果的取得而忘记自己最终的目标。久而久之,他们就会逐渐养成专注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提高自控力。

3 适当“奖励”,激发学生树立“我乐学”的意识,提升自控力

为了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时笔者尽量以兴趣为中心,材料的选择、学习情境的创设,都是与学生的兴趣紧密相连。强烈激发他们探索新知的欲望,这样他们的思维就能紧跟教师的节奏,会专注于课堂的学习,而不去想学习之外的游戏等。相信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我乐学”,学生的自控力也得到极大提升。

另外,对完成任务又好又快的小组,笔者还要给他们“奖励”――上网。当然,让他们上网不是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而是要布置有意义的任务(如制作电子作品等),让他们带着任务去网上浏览,而不是漫无目的、浪费资源。带着任务上网,学生有的放矢,积极搜集资料,通过网络获取有用的信息,又通过课堂展示传递信息,既提高了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又与更多的学生进行沟通,有效地传递和利用信息,不知不觉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了。长此以往,学生慢慢地有了正确使用网络的意识和习惯,并认识到计算机和网络是工具,而不是玩具。

4 积极赞扬,借助自豪感的力量提高学生自控力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成功往往源于自信。那么,如何让学生自信起来呢?这就需要不断的鼓励和肯定。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特别注意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即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关注学生的变化,哪怕只是一点点,也要及时给予鼓励。比如在学生电子作品展评课上,笔者会制定多元的评价表,从主题创意好、版面布局好、内容新颖充实、色彩搭配好、导向链接正确无误、作品配图配音恰当且有感染力、字体选择得体等多个方面进行设计。笔者再引导学生对照评价表,捕捉每一个学生作品的闪光点,让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评价和交流。这样,每个学生都得到肯定性的评价,创作热情得到激发;通过总结借鉴其他学生作品的长处,也间接提高了自己的创作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被充分调动起来,有了学习的主动性、求知欲、上进心,自控力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笔者一直坚信,学生的优点不是批评出来的,而是赞扬出来的。并且,通过赞扬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会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建立强健的自信心。

5 每天课前练习按英文字母顺序打字两分钟,训练自控力

就像肌肉一样,“自控力肌肉”也是可以锻炼的。为了锻炼学生的自控力,笔者陪同学生一起做课前打字练习。打字,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是很简单的事情,但是按英文字母顺序打字是一件平时几乎不做的事情。学生在打字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不但提高了打字速度,也远离了游戏。这样通过每天的练习,学生就可以养成凡事三思而后行的好习惯,意志力自然得到锻炼。

6 让学生回想自己的学习目标,增强免疫系统

学生会受到邻座学生的影响。有时,笔者会发现一个学生打开了系统自带的游戏,之后附近其他学生也会打开游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笔者会建议学生在布置完任务后,不要急着马上开始自主学习和完成任务,而是先用1~2分钟的时间为这节课做一个计划(如把本节课的任务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用多长时间等)。这样由于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完整的计划,就像先给自己注射了疫苗一样,保护自己免受外界因素的感染,从而避免在课堂上出现意志力失效的情况。

7 重视榜样引领,充分利用感染自控力

当学生需要一些额外的意志力时,给他们树立一个榜样。也就是常说的:亲其师,信其道。当然,榜样可以来自书中的主人公,也可以来自于教师、家人和朋友。当学生比较茫然无措的时候,让学生静下心来细细观察、慢慢体会,学会从榜样的身上看到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比如在学习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的时候,笔者会给学生布置一些搜索的任务。有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被吸引到其他的网页中浏览,当他们流连忘返的时候,笔者提示大家:有些同学不但认真地搜索,而且建立了Word文档对搜索结果进行了整理,高标准地完成任务,提出表扬。话音一落,流连忘返的学生就主动关闭与搜索内容无关的网页,认真完成后面的任务[1]。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正确运用计算机与网络,用自己的行动给学生树立榜样,诠释“计算机和网络是信息社会的工具,而不是玩具”。在榜样的引领下,久而久之,学生的自控力必将大大提升。

8 让学生公开自己的目标,老师、同学监督他们目标是否达成

比如有一个比较困难的任务,需要学生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他们内心充满了胆怯而不敢去面对。教师不妨试着让学生把口号和目标喊出来,由身边的老师、同学监督他们,这样,他们或许会言必行、行必果,从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9 结语

信息社会充满各种挑战和诱惑,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榜样,感染学生的自控力;还要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可行的、清晰的学习目标、人生目标,让学生在目标的激励下控制好自己的注意力、情绪和欲望,让学生轻松、理智地掌控自己的生活和未来!

参考文献

[1]张祖明.论素质教育与考试[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92-96.

上一篇:采暖散热器企业持续发展的启示 下一篇:关于多屏展示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