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尝试

时间:2022-09-11 07:08:07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尝试

随着社会信息进程的日益加快,人类面临一个新的教育问题: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如何理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呢?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后认为: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系统论和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数学教学与它们密切整合时,它们能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它们能为数学课程改革提供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从数学教学的需要出发,确定哪些环节,哪些教学内容适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并选用合适的软件,创造相应的学习环境,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辅助教学,达到优化数学教学的作用。利用计算机的教学手段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参与的良好品质,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有赖于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引起,小学生尤其如此。人机交互是多媒体计算机的显著特点,多媒体计算机可以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声色并茂的、感染力强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数学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而形成学习动机。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旨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主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利用计算机教学不仅可展示优美的图象、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而且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调节了课堂气氛,有利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学习的情境。在上课几分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一进课堂就想学。如:教学“两步应用题”课始,我用计算机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一只小兔每天都要过一座桥到河对岸的山上采蘑菇,可是,有一天,桥被大水冲走了,小兔怎样才能过桥呢?谁替小兔想一个好办法呢?话音刚落,一个个小手举起来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来了。

2.创设应用情境。学是为了用。利用计算机为学生创设一个“虚拟商店”让学生去实践购物,从而为更好的用打下学的基础。

三、利用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式学习

数学知识的教学本身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运用多媒体对数学知识进行演示,可以使数学知识变抽象为具体,从而引导学生去探索数学知识的奥妙,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在课件中恰当“闪烁”,引发学生思维的“闪烁”

在制作计算机课件时,将有关的教学内容“闪烁“几下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这几下“闪烁”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却不一般。“闪烁”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能引发学生的思维。例如我在“角的认识”中有这样的设计:在直线上任取两点,两点间的一段“闪烁”几下,引出线段,这几下“闪烁”,使学生很容易理解线段的特点线段与直线的关系,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二)在课件中适时隐去实物,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人的思维就是形象思维在前,抽象思维在后,小学生更不例外,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利用图片.实物等,借助直观形象去获取抽象的数学知识,尤其是几何知识的教学。例如:教“角的认识“先在屏幕上出示红领巾.三角尺.钟.扇面的实物图,去除实物中非本质的东西,抽取本质,引出角的图形。然后问:角是怎样形成的?并在计算机上演示,使学生建立起角的概念。这样教学,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更能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数学概念,并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四、利用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展现过程,深化认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利用计算机的动画、渐变、叠加等效果和计算机的声像功能将知识难点和某些过程直观化,以多种媒体刺激学生的感官、深化认识程度,并通过揭示内在的规律和现象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多方面,多角度地演示,强化算理教学

重算法、轻算理,是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而 运用计算机教学,可通过多方面、多角度地演示,揭示算理,使学生充分理解。如教学“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时,在屏幕上出现了一个盒子,里面放着10个球,盒外放着2个球,题目是一个皮球24元,买12个皮球共花多少元?通过演示,让学生看到想求出12个球花多少元,可先求出10个球花多少元,再求出2个球多少元?最后再把两个数相加。学生明白了算理,掌握算法也就

2.变静为动,加强对概念的理解

如教学“长、正方形的周长”时,对于“周长”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不易理解的情况。教学设计时,我在屏幕上先出现一个长(正方形)且给出它的长、宽(边长),然后让一只蚂蚁沿着长(正方形)的四边走一圈,问,小蚂蚁爬了多少米?学生很快能算出小蚂蚁爬的米数,然后,让学生照小蚂蚁爬的路线用手指在空中学画一遍。充分感知,建立了“周长”的表象,为学生由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架起了桥梁。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机遇,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必将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创建出新型的教学结构,达到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上一篇:初中科学教学中融多媒体技术探讨 下一篇: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