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国企成功购并的必要条件

时间:2022-09-11 04:02:10

创造国企成功购并的必要条件

中国加入WTO推动了中国对商业环境的改革。商业环境日益透明化,同时有许多规范和指导市场行为的新的法律法规陆续出台。随着市场日益放开,中国企业必须能够经受更高效的国外企业带来的冲击,因此企业的结构调整也越来越重要。在这种环境下,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和发展跨国并购相结合的前提条件在中国已逐渐形成,而且现在正是一个合适的时机。

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想取得很好的效果,至少有两方面至关重要的问题是需要着重解决的。第一,加强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度,尤其是要科学评定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第二,通过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完善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继续推进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这也正是国资委九项主要任务中的两项。

加强责任制度

加强责任制度是企业并购交易的根本所在。最近在美国、欧洲和亚洲发生的一些案例都表明,加强责任制度要比关注资产负债表来得重要。责任制度要求对公司的业绩作出清晰的评估,这涵盖了从商业战略和规划到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从资产负债到企业领导层品德等方方面面。这是所有跨国企业所恪守的准则。

独立审计是这一复杂过程中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对企业实施一次全面的、跨领域的审计,通过运用独立审计广泛的经验与专长,就能够深入了解企业运营情况。全面的、高质量的审计工作要建立在对企业运营全面了解的基础之上,并通过仔细的抽样调查和分析进行,从而能够为改善企业经营带来正面的效果。

中国的会计和审计实务正在不断加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转变是新《中国会计准则》的颁布。除此之外,中国财政部还制定了与国际会计准则非常接近的《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这些变化都表明,中国的会计准则向更高质量的方向走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正在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中国会计制度的这些变化为国有企业的结构调整创造了良好的基础。今年早些时候,财政部宣布所有17万家国有企业必须在2005年之前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国有企业必须尽快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以便为结构调整创造条件,同时促进并购交易。旧的财会方法经常会造成对收入、权益和营业额的严重夸大 ,而这些偏差是国际投资者所不能接受的。

除了上述改革之外,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对中国来说也有着重大的意义。因为这将向市场传达一个信息:中国在确立这些准则的过程中是认真负责的领导者,这不仅仅是为了中国自己,同样也是为了全球所有企业和投资者。

与制定新准则和条例同样重要的是,审计以及所有的专业服务所蕴含的价值,即诚信、质量、客观性和独立性。作为专业人士,全世界的审计师都必须具备诚信的品质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诚信和高质量是审计师对其客户、客户股东、包括大众投资者所负有的基本责任。这也是会计从业人员应当恪守的伦理标准的核心内容。

――客观性要求以规范、公允和质疑的眼光来看待和处理客户问题。客观性是有助于进行清晰分析的一种专业精神,使专业工作所得出的结论能够经受得起考验和推敲,而不仅仅是光给出一个显而易见、简单或四平八稳的答案。

――独立性要求,在解决客户问题时要勇于面对复杂的、甚至存在冲突的利益关系。独立性更要求任何结论都必须是在独立于所有自身利益的基础上作出的。

中国在培训审计师和专业人士以及传输正确观念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会计从业人员都应进一步了解到财会作为一种专业的重要性,以及服务于公众利益的价值所在。对于中国的跨国并购和国有企业结构调整而言,这一点极其重要。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这个过程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通过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完善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继续推进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此外,健全的法人治理不但对于改善企业绩效至关重要,而且为国内外投资者营造了公平竞争的氛围,这是扩大并购规模的前提条件之一。

公司治理首先需要对所有者权益以及谁来担负监督管理者的责任等问题有清晰的认识。理清国有企业复杂的商业关系对于企业进行重组、融资或买卖并购是十分必要的。如不解决所有制问题,任何涉及全球性机构交易都将受到严重影响和阻碍。

基于法人治理的健全的管理体制还需要银行、债权人、股东和其他股权所有人利益方参与,企业必须向他们阐明各种问题,包括债务或财务重组。

然而,健全的公司治理要求的还不止于此。独立董事会及其下属的委员会对于评估管理者业绩、商业计划、运营和战略都非常重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委员会成员的薪酬应与企业业绩直接挂钩。这些独立董事会中还必须有一位“行业专家”。“行业专家”指的是在特定领域――如金融服务、汽车或电信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资深人士,真正了解该行业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同时,他还应了解行业“最佳实务”的最新动态,并且勇于创新,善于接受新观念。只有这样的行业专家才能够提出精确而有深度的问题,从而帮助企业实现成功运营。

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和发展跨国并购共同推进,这标志着中国经济改革进入了新的重要阶段,参与交易的各方都将因此而受益。国企重组和引资需要处理诸多复杂问题,对此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模式予以解决。在西欧国家,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其中较为著名的是20世纪70至80年代英国和法国在出售大批国有企业之前对其进行重组的案例,以及近年来东欧国家的诸多案例。但是,中国的情况却是独一无二的。其间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远远超过了任何已有的先例,以至于我们难以将国外重组的经验和教训直接套用于中国的实践当中。改革需要在各种不同的方向进行探索。

对于多年来忠心耿耿服务于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而言,重组可能会给他们带来沉重的打击。由此会带来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非常敏感而复杂的问题。但从长远来看,效率提升和全球性策略联盟能够促进新老企业的经济增长,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这个过程当然不一定一帆风顺,但中国已经走在一个正确的路径上。

作者是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全球首席执行官

上一篇:文明进程中的生存处境 下一篇:投资审批制即将寿终正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