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奖助学金发放仪式的教育功能

时间:2022-09-11 03:55:09

浅析高校奖助学金发放仪式的教育功能

摘 要:为促进教育事业和谐健康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国家为主导、学校资助为主体、社会资助为辅助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高校资助在解决学生就学问题的同时,也积极地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而如何充分发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功能,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国家奖助学金的发放仪式为突破口,探讨高校助学金发放仪式对学生起到的教育作用。

关键词:高校;奖助学金;发放仪式;教育功能

为了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国家继续加大对大中专院校学生的资助力度,并推出系列配套政策,新的奖助学金政策既能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又实现了对优等生的奖励,为保持教育事业公平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而怎样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充分发挥奖助学金的导向与激励作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仪式作为一种专门设计的一系列程序化活动,是为达到某种纪念意义的典礼形式,在其形式之下,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功能。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仪式教化功能,并不断地在演变与发展。在新形势下,结合高校奖助学金的发放仪式,如何更好地发挥仪式的教育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助学贷款工作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功能

1.人文关怀功能

广大的青年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伟大中国梦、复兴中华的伟大历史使命,是国家、社会、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因此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离不开社会、国家的关怀,而国家对大学生的资助就是一种直接的体现。资助从物质、经济的层面给予帮助,解决大学生在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有效缓解贫困青年大学生的就学压力,使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另外,国家对学生的资助一方面体现了对广大青年学生发展的重视,更多地体现了人文关怀。

2.思想品德教育功能

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主要体现对在校生专业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和思想道德的素质教育两个方面。资助工作的德育功能,是指高校在开展资助工作过程中对学生思想品德产生影响,体现在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感恩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等方面。当前社会整体法律意识淡薄,诚信意识低下,而高校资助工作恰恰是对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的有效补充,同时资助工作也传递着国家的责任感与社会公德,要求受助学生有强烈的责任心,感恩社会,感激国家,在以后的工作生活当中不断地塑造自我,影响他人,奉献社会。

3.评优激励功能

高校资助工作制定的政策、制度及具体的评定标准对大学生有着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业成绩、平时表现等方面具体要求,指导大学生日常的行为规范与学习要求,起到导向与指引的作用。具体有下列几个方面:一是个人荣誉的体现。获得国家奖学金是国家、社会对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思想行为方面综合表现的肯定,同时也指明了学生在校期间奋斗及努力的方向,大学生会以此标准为指向,努力使自己不断提升。二是经济效益。利益的驱动是高校资助工作导向与驱动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众多的资助方式都涉及一定的经济利益,特别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丰厚的奖学金是约束、驱使其在校行为与努力方向的重要力量。三是榜样的辐射作用。受助学生往往是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综合能力突出的学生,而他们的事迹及奋斗的历程能在广大学生当中起到一定的榜样示范作用,激励更多的学生自强不息,追求卓越。

二、高校助学仪式蕴含的意义

仪式之所以能在高校思想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是与其自身特点相关的。仪式与一般开展的活动不尽相同,仪式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

高校助学金的发放仪式一方面体现了学校对优秀学生的褒奖,另一方面也是直接对与会人员的一次心灵洗礼。国家每年都有对优秀学生进行资助的政策,而评价的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上非常优秀,是国家、社会对在校大学生的总体要求,直接指导学生在学校的行为规范与奋斗目标。奖学金的发放仪式也起到一种扩大宣传的作用,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国家、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关怀与期望。所以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发放仪式的影响。

高校奖学金发放仪式是一种神圣的授予仪式,也是一次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国家助学金是国家对当代大学生的一种资助政策,同时也是指导着当代大学生日常行为、学习、思想的要求,通过对符合标准的受资助学生的授予仪式,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在授予过程中结合受助学生的先进事迹、奋斗历程等使广大学生受到教育。

参考文献:

[1]刘萍.论仪式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9(2).

[2]王晋.教育学仪式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4).

[3]衷华,陈良声.发挥高校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路径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1(8).

作者简介:李卓维(1985― ),男,广东汕尾人,研究生学历,辅导员,研究方向:游泳。

上一篇:高校教学管理中评估新要求探析 下一篇:小组合作学习法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