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延期开业成常态

时间:2022-09-11 03:40:42

商业地产延期开业成常态

一切都在赶奥运会这趟车,商业地产业不例外。

日前,作为被政府部门定义为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时尚紧密结合的特色商业街,前门大街改造工程正抓紧赶上奥运这趟盛宴。自去年5月开始,前门大街历经了长达一年多的大规模修缮整治工程后,现场两米多高的围挡还是让藏在里面的一切显得格外神秘。

此前,在如何修缮前门大街的问题上,崇文区政府确立了“严格按照历史恢复前门大街、鲜鱼口街和草厂地区的风貌”的原则,试图通过街道的建筑风格和空间布局等硬件设施的恢复来让人们找回老北京的感觉。

但是,华高莱斯策划总监刘葳认为,前门大街的改造不可避免的要面临传统文化与商业市场的调和。要恢复老前门固有的商业文化氛围,其街区呈现的空间形式、建筑风格是文化氛围体现的“骨架”,其内部商业业态、品牌的组合则是商业街的“血肉”。因此,新前门大街必须在商业配置上寻找出文化与商业的平衡点,来恢复老前门赖以生存的商业氛围。

事实上,随着近几年北京新兴商圈的不断涌现,前门大街正日益淡出核心商业区的范围。此番政府对前门大街的改造,正试图恢复前门大街鼎盛时期的商业气象。然而,中国商业街的开发已进入前所未有的高峰期,新前门大街能否复兴历史的商业辉煌,避免出现“千街一面”的同质化竞争仍面临不小压力。

记者日前从召开的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年会上了解到,今年北京有近500万平方米的商业地产涌入市场,增长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已达历史高峰。

而目前,京城商业地产市场丝毫未受住宅市场低迷环境影响,依旧表现出强劲的势头,众多品牌地产企业都计划在今年重点推出旗下商业地产项目。据了解,合生创展、金融街、中粮地产、华润置地等品牌房地产企业今年都将在商业地产开发上发力,并不约而同地将商业地产作为开发的重中之重。刚刚以北京地区“20盘同推”姿态高调表示将开始公司第三次创业之旅的合生创展,在住宅产品百花齐放的同时,商业综合项目颇为丰富。其中包括在京推出的合生国际大厦、合生德胜大厦两个商业综合项目,以及意欲以国际化战略视野联动京津产业走廊的合生北京创意新城项目。

尽管开发商仍然时兴“做住宅不如做商业”的立场,但目前新开业的商场却并不乐观。由新加坡星狮地产投资建设的星街坊购物中心上月中旬开门迎客。但记者在现场看到,整座商场只有屈臣氏、西遇等4家商户营业,一些店铺仍在装修,店内指示牌上有8家店的位置还是空白。星街坊购物中心方面表示,商场现在处于试营业阶段,整个招商工作还未完成,目前是边招商边营业。

据了解,星街坊购物中心主要定位于时尚、个性、年轻的消费人群,自去年7月就开始招商。它成为继新华百货、天美时尚名店后又一家落户新街口的大型商场。中心原计划今年4月试营业,6月正式开业,但是至今仍处于招商未完成阶段。

无独有偶,与星街坊购物中心一样遭遇招商难题的新商场不在少数。新街口商圈的万特购物中心由于遇到招商难题,不断推迟开业日期,至今仍未明确开业时间。而紧挨着万特购物中心的天美时尚名店,开业一年来仍有不少商铺空置。

位于海淀区的大钟寺国际广场,自去年底已启动开街仪式,但截至目前仍未有正式开业的明确日期。据了解,招商完成情况是大钟寺国际广场的难题,目前只有王府井百货、新华国际影城等少数大商户入驻,其他的基本都是餐饮、专卖店等中小型店铺。

同样,自2006年年底抛出2007年夏季开业的消息之后,位于北京朝阳公园附近的SOLANA蓝色港湾国际商区在一年的时间里三次推迟开业。该项目拥有15万平方米体量,知情人士透露除了工程问题之外,SOLANA推迟开业的原因是因为招商不利,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鲜有商家问津。

此外,对于流连于三里屯夜酒吧的那部分人来说,三里屯正在被颠覆。高耸林立的塔吊替代了往日午后林荫的静谧,在太古、世茂、SOHO中国等众多地产巨头纷纷抢滩三里屯周边的时候,让我们看到了三里屯多元化的灿烂未来,同时也看到了目前三里屯不得不面对的现状。

政府部门给未来三里屯的定义是:三里屯在2008年要成为北京“国际化商务核心”和“24小时娱乐中心”。这个概念让开发商们对三里屯趋之若鹜,如今这里已经变成了商业地产开发商实现商业梦想的战场。

SOHO三里屯47万平方米、三里屯Village17万平方米、世茂三里屯项目21万平方米……2008年年底之前,三里屯新增商业面积将达到60万平方米,加上住宅和写字楼的供应量,三里屯新增建筑面积在100万平方米左右。

业内人士表示,近100万平方米的放量或许放在整个北京不算什么,但是集中在方圆也就500米的范围内,而且近乎是集中入市,那就不得不让人捏把汗。不仅如此,其中60万平方米的商业部分不约而同、齐刷刷地定位走高端路线,一场即将上演的同质化“肉搏战”不可避免。

对此,戴德梁行华北区商铺部董事张家鹏表示,之前大型商业项目在开发过程中暴露图行天下的种种弊端,已经提醒了开发商不要再一味求大。他认为,被迫延期开业、资金链考验成为大型商业项目迫切需要面临的问题。

上一篇:拜耳收购东盛成行 下一篇:地产商温州“借”钱或谋大小非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