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时间:2022-09-11 03:33:57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是有创见的思维。创造性思维与一般性思维相比,其特点是思维方向的求异性、思维结构的灵活性、思维进程的飞跃性、思维效果的整体性、思维表达的新颖性等。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是引发创造性活动的前导,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己学、自己动手、自己动脑的机会,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认识就快;如果毫无兴趣,认识就慢,或者不予接受。若想激发创造性思维,就必须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一种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它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为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奠定基础。兴趣不是教学目的,而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达到兴趣和教育的统一,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实现:首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它是后两方面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其次,要注意教学方式的选择,如采用启发引导式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还要注意教学策略的选择,多采取鼓励的方法能巩固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激发兴趣、培养兴趣和巩固兴趣分别对应兴趣教学的三个阶段。

二、应用“任务驱动”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

学习兴趣的真正源泉在于把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掌握知识的快乐。“任务驱动”教学法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在“任务”驱动的过程中开展教学,并引导学生用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的方法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获得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就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从而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和探索欲望,由此,就能有意识地培养并激发其创造性思维。

1.结合教学知识点设计任务

设计任务要尊重以下原则:尊重教材、因材施教、源于生活、循序渐进、创设情境。“任务”的选择要考虑学习者的需要、学习内容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自我探索的空间,将教材中章节设计成许多不同的任务,并提出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就会想方设法读教材、查资料甚至互相交流、互相合作,经过不断修改和完善,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又在无形中掌握了知识点。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使其体验到任务完成后的成就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2.引导学生分析任务并提出问题

任务要注意前后知识点的衔接,学生接受任务后首先思考如何去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难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恰恰就是我们教学的知识点,这时老师再传授新知识给他们,就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激发他们研究探讨新知识的欲望,引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传授新知识点

提出问题以后,师生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首先分析哪些问题学生能用已掌握的知识点自己解决,然后确定新问题,师生共同探索解决,共同完成任务,学生在动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掌握了教学知识点,又在完成任务时获得成就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并升华了学生创造性思维。

三、注意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的有机结合,培养创造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广开思路,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收敛性思维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围绕核心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思考,运用比较、排除、综合、概括等方法,最终确定一个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的思维方式。任务教学中提出问题时要注意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训练,而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收敛思维性的培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两者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总之,教师应从提高自身素质、明确课程目的入手,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任务设计,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努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作者单位 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

上一篇:一节数学公开课 下一篇:“主题式”阅读,拓宽古诗文教学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