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血常规检查的影响因素

时间:2022-09-11 12:56:45

浅析血常规检查的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通过人为、生理和仪器等影响血常规检测的因素,探讨影响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通过对血常规检测影响的人为因素、仪器因素、患者的生理因素等各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人为因素、仪器因素、患者的生理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很大。结论 把各方面影响因素对血常规检验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关键词:血液常规;采血时间;影响因素;采血部位;保存;时间

血细胞检验也称血常规检验,是指对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及相关数据的计数检测分析,基本项目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测定、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等,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提供许多重要信息。讨论血常规检查的影响因素,提高检验质量,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

1 现代血常规检查的方法及作用

血常规检查一般采用静脉采血法和末梢毛细血管采血法,标本的采集方法[1],放置时间,试剂因素,仪器因素,患者的生理因素等对血常规的检验结果都有影响。血常规检验的意义在于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诊断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反映骨髓的造血功能等。

2 血常规检查的影响因素

2.1人为因素对血细胞检查的影响

2.1.1标本的采集 静脉采而法和毛细血管采血法是血常规检验标本常用的两种方法。据资料表明,与静脉采血法相比,手指末梢血的可重复性以及准确性都比较差,并且血小板计数也会明显偏低,白细胞计数也会明显偏高,因此血常规检验采用静脉血为宜。因其可防止血样中小凝块的形成,保证仪器进样时标本能充分混匀。所选择采血部位的皮肤应完整、无烧伤、冻疮、发绀、水肿或炎症等。还应特别观察标本稀释、样本抗凝不佳和溶血等现象。急诊患者多见,护士从患者输液的同侧手背抽血,血液稀释,离心后上层血浆没有粘性,还常见样本抗凝不完全的现象,凝块较小,有时肉眼难以辨认[2],做完之后发现血小板很低和临床不符,跟临床联系后要重新抽血。止血带结扎时间最好不超过2min,因大静脉回流受阻而使毛细血管内压增高,血管内液与组织液交流,使分子质量

2.1.2标本的保存、运送及测定时间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去检测,尽量减少运送和保存时间。因为在保存标本时,标本的质量直接受到血细胞的代谢活动、蒸发、升华作用、化学反应、微生物降解等因索的影响,采血后与检验间隔之间的时间越短,检验结果就越可靠。由于有些标本不能及时进行送检或测定使得间隔时间长,因此必须采取积极的保存措施进行保护,用EDTA 抗凝静脉血标本、采集标木后的5min以内或者是30min~8h检测,可以使检测结果达到最佳状态。

2.2生理因素对血细胞检查的影响 检测结果受到患者的精神面貌、性别、年龄大小、种族区别、是否吸烟、运动情况、服用的药物以及采集样本的时间、采集样本的季节等因素的影响。例如普通正常人在天时间内,嗜酸性粒细胞数、白细胞数、血小板数等都会有一定的上下波动。因此,检测前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冬季应将患者暖和后再采血。

2.3试剂因素对血细胞检查的影响 我们在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验时,选用原装配套的试剂为最佳,首先应该检查校准用的标准物是不是在有效期内,外观上有没有其他的变化,然后进行11 次连续的标准物的测定,第l 次检测的数据不用,然后记录从第2 次~第11 次检测的结果,计算他们的均值、标准差、绝对误差以及相对误差,检查测定结果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2.4仪器因素对血细胞检查的影响 目前,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常用于血常规的检测,其特点是检验数据精确分析数据时间短。白细胞分类和筛检可提高准确性、速度快、易于标准化,可以提示异常结果,但是不能完全代替显微镜检查法对异常白细胞进行鉴别和分类。以血细胞分析仪的基本原理作为理论依据,在血细胞分析仪的设计应用中,最重要的设计指标之就是稀释倍数和计数容量。血细胞检测基础是稀释倍数要准确以及测量容量要稳定。如果稀释倍数太大的话,会导致定测量容量内血细胞数量过少[3];但是,稀释倍数太低的话,则会形成细胞排队通过传感器的重合缺损;稀释倍数太高或者太低都会导致血液细胞检验的测量精度受到影响。因为,我们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精确性,检验人员在操作时应该严格按照仪器的操作规程进行,并且应该定期对检验仪器进行保养。在检测前必须校准仪器,应该彻底清洗仪器的管道,除去管道中的残留血液、吸附的蛋白以及纤维等,然后测定空白试剂,标本要符合要求。

3 结论

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为了得到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高质量的标本是高质量检验的第一步,在检验的第一步骤中要严格按规程认真操作,取得高质量的标本,降低人为因素引起的误差,尽量减少偶然误差以及系统误差,消灭过失误差,提高检验质量。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临床工作中,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检测血常规最好用静脉血采集法,以及尽快送检,提高检验质量。

参考文献:

[1]从玉隆.临床实验辛分析前质录管理及刘策[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8):483-487.

[2]司宁波,陈索珍.血常规分析前的质量拧制[J].实用医技杂志,2006,08:1321-1322.

[3]薛宁,孔兰英.如何正确收集采血标本[J].实用医技杂志,2006,22:4087.编辑/哈涛

上一篇: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模式研究 下一篇:春节民俗的现代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