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文明券评价体系 激励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时间:2022-09-11 12:35:40

构建文明券评价体系 激励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在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构建文明券评价体系是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是学校德育管理实践的有效创新尝试。

  一、反思现行激励举措,萌生“文明券”教育设想

  现行的针对学生的激励方式大多数是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文明小标兵”等,激励的周期一般是一学年一次。学习成绩的好坏成为评选的第一标准,成为众多成绩平平的学生一个不可逾越的高门槛。久而久之,熄灭了众多孩子渴望争取荣誉的热情,导致这种激励方式如同虚设。再者评选的周期过长,没有及时的评价、激励,导致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缺乏一个正确的引导,且现行的激励方式目标单一,决定孩子一生成长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行为习惯被忽视了,追求的只是面上的东西,忽略了本质的东西。因此,我萌生了“文明券”的教育设想。

  二、凸显多元和谐原则,精心设计制作“文明券”

  “文明券”评价体系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发展性与个体性差异,注重记录评估学生每个阶段的行为习惯发展情况,让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比较,达到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的目的,激发其兴趣和动机,让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是最棒的。

  为了让文明券更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欲望,文明券的版面设计也成为活动成功开展的重要范畴。为此,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精心设计了一组激励性升级券,以红、黄、蓝三色为底色,分别代表高、中、初三个级别。此组券的正面主体画面印有可爱显眼的“文明券”三个字,左上角是学校的校徽。背面是以一个大大的奖字为背景的颁奖感言框,用以记录孩子获得文明券的原因和大家对他的肯定和鼓励。鲜艳的红黄蓝底色、温馨的颁奖感言,让孩子们爱不释手。

  三、依托活动载体,实行多举授予机制

  我们围绕“争文明券,做好少年”这一主题活动,实行文明券的周授予制、随机授予制、积分制、兑换制。“文明券”中蓝券是基础券,采用每周授予的形式,以表彰班级中本周习惯养成方面有进步的学生。班主任利用每周的班会课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推荐和评选,推荐采取自我推荐、生生互荐、教师推荐、家长推荐等方式进行,评选充分发扬民主,要获得班级半数以上同学的认可才能获得“蓝券”。获得奖券的学生将张榜公布在班级“文明礼仪伴我行”荣誉榜上。

  文明券中“黄券”比“蓝券”更高一个级别。当学生的“蓝券”达到10张时,就可以到班主任处换取一张“黄券”,班级会举行隆重的“授星”仪式,授予该学生“班级文明之星”称号,并在班级的“文明之星”光荣榜中粘贴他的照片,宣传他的事迹,鼓励他继续前进,向着“红券”迈进。

  “红券”是文明券中级别最高的奖券。每10张“黄券”才可以换取一张“红券”,并被授予“学校文明之星”称号。文明券评价的最高级别为“学校文明之星”,由学校在升旗仪式上颁发“文明之星”证书,再宣读颁奖词并张榜公布。学校每学年的“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的候选人将从荣获“学校文明之星”的同学中推荐。

  “文明券”激励机制中还有一项重要的方式就是“随机授予机制”,即校长室、导护师、文明礼仪督导队在平时学校巡查过程中,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当场授予“蓝券”。这一授予机制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树立“习惯决定性格、性格成就人生”的成长理念。

  四、解剖“文明券”承载优势,收获学生成长果实

  (1)完善了德育评价的机制。“文明券”评价体系是以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为突破口和着力点,是一种既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方式。它改变了以往“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只针对优等生的评价体系,做到了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觉得成功是可望又可及的,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2)活动成了教师教育管理的好帮手。教师与少先队队员一起制定的切合实际的争券方案,可以让学生心中有明确的努力目标,逐步由他律走向自律,教育教学管理也就能够事半功倍。

  (3)活动促进了家校合力,为学生的成长导航。“文明券”激励评价主体的拓宽,改变了以往由教师评价的单一模式,有效地整合了学校家庭、社区的资源,形成了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和谐。

  “文明券”评价体系的成功构建和广泛的推广应用,再一次证明了只要我们用积极、热切的期望去发现、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挖掘并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就能达到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的和谐共赢。

上一篇:浅谈辅导员如何做好贫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 下一篇:高校辅导员工作进宿舍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