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

时间:2022-09-11 12:34:44

浅谈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9-000-01

摘 要 安全系数低,生产环境恶劣,人员素质差,一直是煤炭企业给人第一印象。本文就如何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摆脱人们的偏见,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出了建议,以实现煤炭企业健康、稳步、和谐发展。

关键词 煤炭企业 人力资源 建议

煤炭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动力,充足的人力资源是煤炭企业长远发展、基业长青的根本,人力资源创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影响煤炭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不断增加新鲜血液,来培育企业的竞争力,赢得竞争优势,是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的现状

第一、在社会人们眼里,煤炭行业始终是地理位置偏僻、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安全事故频发的高危行业。在生产过程中,环节较多,地点较为分散,常常伴随着水、火、瓦斯、煤尘等自然条件的挑战,因此,增加了人力资源引进和管理的难度。

第二、机制不健全,管理体制落后,企业缺乏人力资源规划和相应的措施,大多数煤炭企业还沿用组织配备、任命的单一模式,人才的价值和作用难以在企业中得到实现和发挥。

第三、个性明显的80后、90后独生子女相继进入煤炭企业,逐渐成为煤炭生产的主力,“个性和自我”的特性加大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二、加强和完善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人是知识、信息、技术等资源的载体,煤炭企业是市场的主体,煤炭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适应形势发展,采取有效措施,建立起一支强有力的能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员工队伍。

第一、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提高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管理理念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积极向上、公平公正、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理念,能让企业枝繁叶茂、抗击各种外来风险和不测。

首先,树立人力资源是煤炭企业的第一资源、人才竞争是最终竞争的理念。如今,人作为知识的拥有者、创造者、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具有其他资源无法比拟的特性,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的显现出来,哪个企业拥有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说明哪个企业就具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竞争动力。

其次,注重人才培养,树立发展的人力资源理念。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任何事物都在发展变化,尤其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今天的人才如果不注重学习,明天就不一定是人才,就会在日新月异的知识大潮失去光芒,失去竞争力。因此,煤炭企业必须时刻注重人才培养,为人才量体裁衣,制定个人发展规划,逐步提高员工的学历层理次和技术水平。

第二、加强管理,改善形象,提高企业招贤引才的力度。

煤炭企业要改变在大多数人心目中苦、脏、累、险的印象,就必须全面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矿井现代化开采水平和安全保障的能力。

煤炭企业的员工工作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常年累月奋斗在地层深处,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是煤炭产业工人的梦想。多年来,许多煤炭企业一方面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大企业内部技术改造、瞄准现代化和安全高效方向、实施生产作业环境“亮化、美化、亲情化、安全化工程”、增加防尘设施、改进除尘工艺等方式,不断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为员工创造安全温馨舒适的生产作业环境。另一方面,通过改进员工用餐、住宿、文体娱乐等方式改善员工生活环境。确保员工井下工作有安全感,井上工作有舒适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增加员工的幸福指数。

第三、要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管好留住吸引所需人才。

煤炭企业要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让各类人才都拥有广阔的创业平台、发展空间,使每个人都成为有用之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一)完善聘任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机制,构建人才成长环境

煤炭企业要依靠制度为各类人才创建施展才能、发挥专长的舞台。一是建立灵活的人才聘任制、公开合理的考评制度和职务晋升制度,在用工制度上彻底打破“铁饭碗”,使员工能上能下;在人事制度改革上,重点向特殊人才倾斜,给与充分的信任大胆使用,关键岗位优先安排,从而使各类人才都能凭借自身能力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建立完善的员工培训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企业重视员工的培训程度,决定着企业未来潜在竞争力。作为煤炭企业,从新工入矿的岗前培训到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技术更新培训,都要把人才培训与企业生产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时刻以煤炭生产的急需技术性人才为重点,注重在实践中锻炼,保障培训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建立健全薪酬管理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

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不仅对企业现有员工有激励作用,而且对社会上各类人才都会产生很大的引力,使他们产生为企业服务的愿望和甘愿到苦、脏、累、险的岗位工作的决心。一是以岗位设计和岗位评价为基础,建立岗位工资制度,通过分析每个岗位技术含量、劳动强度、劳动环境等因素,利用绩效考核和收入挂钩的方式,使政策向这些岗位倾斜。二是建立符合社会发展的津补贴和社会保障制度,“让一流的人才,享受一流的待遇”为特殊的人才设计薪酬方案,实行特殊管理。比如:岗位带头人津贴、首席员工津贴、企业年金、建房公积金、毕业生安家费发放等制度,都是煤炭企业留才引才的例证。

(三)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通过员工自我管理,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工作效率

企业文化以其特有的魅力对员工行为产生激发、鼓舞、推进作用,是一种无形的精神驱动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让员工懂得企业在社会存在和自己作为企业一员的意义,最好的管理是不管理,而是“无为而治”的境界。煤炭企业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和优秀的企业文化,规范员工自觉管理技能行为的习惯,特别是对那些以“自我为中心”员工,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受到重视,营造“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氛围,帮助员工缓解压力,可以心情愉快的将自己的个人目标同企业目标结合起来,自觉的全身心的投入到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从而获得幸福和满足,达到员工与企业共赢。

参考文献:

[1]齐善鸿.第一次做人力资源经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1.

[2]胡君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6.

[3]吴爱民等.煤矿高模管理.煤炭出版社.2010.7.

上一篇:关于激励理论在实际中运用的一些思考 下一篇:如何创新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