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遇难船舶避难地问题浅析

时间:2022-09-11 11:42:21

海上遇难船舶避难地问题浅析

摘 要:遇难船舶避难地问题是典型的海事问题,在经历了一系列事件后使国际社会认识到研究该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本文首先介绍了海上遇难船舶避难地涉及到的相关概念;然后对遇难船避难地问题的背景、发展、现状作了详细阐述,重点分析了沿岸国提供海上遇难船舶避难地的义务以及沿岸国海上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最后,本文就目前存在的焦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遇难船舶;避难地;解决建议

一、海上遇难船舶避难地面临的问题

(一)海上遇难船舶避难地问题存在的矛盾

海上遇难船舶避难地问题存在最为复杂且涉及利益主体最多的焦点问题就是沿岸国提供海上遇难船舶避难地的义务以及沿岸国海上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1、沿岸国提供避难地的义务与海上环境保护的矛盾的现状

最近几十年来,海洋运输特别是涉及石油及化学品等污染性产品运输的不断增长。但是,一旦运载污染性物品的船舶发生海上事故或海难,沿岸国迫于国内安全及环境保护压力,往往倾向于拒绝该遇险船舶驶入其水域。基于国际法的保护性原则,沿岸国一直拥有自卫的权力。以此同时,沿岸国也承担着保护海洋环境并不得直接或间接将损害或危害从一处转移至另一处的义务。 [1]

2、沿岸国提供海上遇难船舶避难地的义务问题

就目前现存的国际规则及实践而言,关于海上遇险船舶是否有权要求沿岸国为其提供避难地,主要分为四种学说。[2]

(1)绝对进入权理论

该理论指遇难船享有进入任何避难地的绝对权利,而不必考虑船舶遇难产生的原因。在海上船舶遇到紧急而迫切的危险的情况下,沿岸国有义务通过让船舶驶入避难地来帮助遇险船舶排除紧急情况,但是否真正存在海事危险取决于每个案件的具体情况,如果一味用海事危险的标准,容易导致遇难船进入避难地的权利被随意滥用。

(2)绝对禁入权理论

该理论指沿岸国完全享有权力拒绝遇难船舶进入其范围内的避难地。此种理论将本国利益置于最高而忽视了其他利益,并会产生各国轻易拒绝海上遇难船进入避难地的局面,只考虑自身利益,而对邻国的利益不作充分考虑。

(3)利益衡量理论

该理论认为当进入避难地的风险将大于不提供避难地时,沿岸国就可以拒绝遇难船进入避难地。但是沿岸国主管机关衡量各种权利、义务、利益和风险时,其往往会更多考虑到自身利益,很难公正、中立的加以考虑,那么就很可能导致拒绝遇难船进入避难地情况的产生。

(4)进入权基础之上的合理决定理论

此种理论与利益衡量理论的区别就在于,该理论结合每个案件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利益和风险来决定是否为遇难船提供避难地,如果决定不提供避难地,沿岸国需要对此负举证责任。

(二)现行国际立法的实践

在国际法上,虽然海上遇难船避难地问题尚未有专门的国际公约调整,但是也有一系列与遇难船避难地问题具有一定相关性且发生效力的国际公约。2003年11月,IMO大会审议通过了两个涉及遇难船避难地问题的决议,即《需要援助船舶的避难地指南》和《海上援助服务指南》。IMO的《指南》的出台为各个沿海国处理此类事故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途径,并把建立避难地的权力移交给各个沿海国家[3]。英国政府根据英国海事安全法的规定,由政府专门指定海事救助和干预部门的人员,即国务秘书代表(the Secretary of State''s Representative, SOSREP),协助海事和海岸警备局进行避难地的各项风险评估,监控英国管辖水域内有重大污染风险的所有事故。[4]美国通过美国海岸警备局任命的港务长(the Captain of the Port)负责根据以下目标实施法律法规:将在海洋环境中从事商业、科学或者探索活动的船舶的人员伤亡和财产经济损失降到最小;保证本国的港口设施、航道、以及港口附近的船舶、人员和财产免受事故的影响或者破坏;保护本国的航行水域和邻近海岸水域环境免受污染;预防船舶意外或者故意泄漏的燃油、有害物和污水造成海洋环境污染。[5]

以上沿海各国的实践表明,避难地问题已经受到各国的重视。尽管由于地理状况、海洋环境和管理体制的不同,各国建立了不同的风险评估和决策机制,但值得庆幸的是,各国都在采取积极的态度处理与避难地相关的问题。

二、解决海上遇难船舶避难地问题的建议

(一)建立一个统一的国际公约

关于如何在国际层面上统一解决避难地问题,目前主流的建议有:制定指南或者示范法供各国参考采用,或者对现有的国际公约进行修订,或者建立一个新的国际公约。但是,指南或者示范法的最大问题在于没有强制力,它们也不具有法律效力,不能为各国规定任何具体的法律义务,因而很有可能被其旨在帮助的船东以及船籍国所忽视。因此,在建立统一的国际公约之前,也有许多学者建议对现有的相关国际条约进行修订,通过修订现行的国际公约,可以避免类似指南没有法律效力这种尴尬的处境。但是,随着人们对海事安全以及海洋环境保护与日俱增的关注,避难地问题也会变得更加复杂和重要,以至于只有一个专门的公约才能调整这一领域涉及的所有问题,已不是简单的修订公约所能做到的事情。

国际上对于建立一个统一的国际公约已经有共识了,目前所要面对和研究的问题应该是怎样建立而不是是否建立一个统一的避难地公约。目前国际上仍然需要互相磋商解决下面几个问题:第一,沿海国在什么情况下享有拒绝遇险船舶的权利,建立一个统一且弹性的制度刻不容缓;第二,沿岸国是否有权利要求提供特定的资金担保。笔者认为应该国际上设立相关的基金,由船方、货方、沿岸国以及基金共同分担费用。

(二)沿岸国应采取积极的措施

1、沿岸国应设定清楚的避难地,完善避难地必要的设备

各沿海国应列出指定避难地详细信息,以便海上遇难船舶在需援助时可以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合适避难地。

2、沿岸国应指定一个决策机构

由该机构负责制定详细的应急计划及应急程序,并和相关部门协作形成一个指挥链系统,在紧急特殊情况下发挥作用。

3、建立避难地的救援体系

现在国际上关于建立需援助船舶避难地主要有两种体系:一种是以英国等为代表的国家,它们认为沿岸国的每一个区域都可能成为避难地;另一种是丹麦、西班牙等的国家,它们认为应当明确指定了一些港口、海湾、锚地等作为需援助船舶避难地。[6]沿岸国可以考虑港口的综合情况,先指定一些港口作为海上遇难船舶避难地,然后再由点到线后连成片,最后形成任何区域都可以成为避难地的救援体系。

参考文献:

[1]《海洋法公约》,第194、195、198条。

[2] 司玉琢主编,《海商法大辞典》,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年,第863页。

[3] IMO Guidelines, supra note 2, para..1,p.19.

[4]丁承志:《遇难船避难地法律问题研究》,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5]周放:《美国海洋管理体制介绍》,《全球科技瞭望》,2001年11期,第11页。

[6] 陈兴华,朱玉柱:《建立海上避难地的意义和现状》,《中国海事》,2009年第2期,第49页。

上一篇:海上保险法中的最大诚信原则 下一篇:对城管执法的法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