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休闲界定问题的研究

时间:2022-09-11 08:20:10

关于休闲界定问题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2-035-01

摘 要 人类将进入休闲时代,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休闲的界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从大众的角度考虑才更符合当今休闲发展的实际。

关键词 休闲 休闲研究 界定

一、引言

著名未来学家格雷厄姆•莫利托在《全球经济将出现五大浪潮》一文中指出,到2015年,人类将走过信息时代的高峰期而进入休闲时代,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对于休闲的研究很有必要,而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对于休闲的界定。

二、休闲研究的历史

人类对休闲的思考和休闲活动却由来已久。从“休闲”这个词语也能够看出中国古人对于休闲的认识。人倚木为“休”,“闲”有娴静、纯洁与安宁之意。 “休”、“闲”二字充分表达了古人对于人类生存过程中劳作与休憩的辩证认识:人们在劳作之余通过休息、娱乐,能获得体力上的休息和精神上的放松,并且受到教育。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在其《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中就工作与休闲的关系写道:“我们闲不下来,目的就是为了能悠闲”;在其《政治学》(Politik)一书中也有类似的论调:一切事物都是围绕着一个枢纽在旋转,这个枢纽就是闲暇,并把休闲看成是哲学、艺术和科学诞生的基本条件之一。现代的休闲概念是“十九世纪工业化的产物”,以英国为代表,其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由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变革,使得原有的休闲活动“变得面目全非”,休闲的概念也因此发生了变化,这也就是学界近百年来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内容。从休闲活动来看,按照克里斯•布尔(2006)的研究,欧洲地区的英国在工业革命以前,人民大众的主要节庆与农业耕种和收获等重要农事活动有关,娱乐活动也与受洗、婚嫁、丧葬等家族和家庭活动相关,至于上层社会,他们所追求的则是以智力和艺术追求为中心或以款待亲朋好友为目的的消遣活动。

工业革命之后,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多、技术的进步,使得休闲形式大为丰富,度假、娱乐、餐饮住宿成为人们主要的休闲活动方式,其中商业性的休闲供给成为休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征,休闲与大众的关系变得紧密,相关的研究也日益引起学界的重视。

三、学界对于休闲的界定

对于休闲的界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具体有如下几种:

(一)基于时间角度的定义

布莱特比尔认为休闲是去掉生理必须时间和维持生计所必须的时间之后,自己可以判断和选择的自由支配时间。这里的“生理必须时间和维持生计所必须的时间”包括睡眠、餐饮、工作以及花在交通、与人交流等相关方面的时间。国内最早提出休闲的学者于光远认为,所谓休闲是人们对可自由支配时间的一种利用,它是人的自我支配的行为,是自己可以做主的。

(二)基于心态角度的定义

亚里士多德认为休闲就是一种深思的状态,是一种不需要考虑生存问题的心无羁绊的状态。纽林格强调休闲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进行的、从而得到幸福与满足的,是与个人内心世界密切相关的体验与心态。

(三)基于制度角度的考虑

休闲的在制度方面的定义试图揭示的是休闲的本质与工作、教育、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和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在19世纪90年代时,美国的制度经济学家,也是学界公认的近代休闲研究的创始人凡勃伦,针对当时社会中严重的分配不公问题,对社会体系和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被统治阶级的物质生产劳动是辛苦的、无用的,而统治阶级的精神劳动创造则是更有效、更有意义的。在那个时候,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得到了被统治阶级的认可,休闲成了现实社会身份的象征,区分上下流社会的象征。

(四)综合的定义

基于以上四个不同角度,休闲有着不同的定义。根据目前人类休闲活动的发展以及对于休闲的认识,笔者认为对于休闲的定义中制度的因素表现的更隐匿、从而不易被大多数人觉察,也远离大众的休闲生活。因此,本文认为对于休闲的定义应从大众的角度考虑才更符合当今休闲发展的实际。

在这一方面,很多学者做出了一些尝试。美国休闲研究领域的杰出学者杰弗瑞•戈比认为:休闲时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下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他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的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使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张广瑞、宋瑞(2001)认为:休闲是人们在自由支配的时间里,可以自由选择从事某些个人偏好性的活动,并从这些活动中享受惯常生活事务不能享受到的身心愉悦、精神满足和自我实现与发展等等,是一种特定的生存状态或特定的生活方式。

原梅生(2008)将国内外对休闲的理解归纳为四个方面: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自由选择的休闲活动、一种闲适的精神状态、一种心理或精神体验。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是一个整体,共同构成休闲的四大要素,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休闲的本质与内涵。他将休闲定义为:人们在“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里,自主地选择自己偏好的一定“休闲活动”,来消除体力的疲劳,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使人达到“一种闲适的精神状态”,获得“一种心理或精神体验”,从而使人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笔者认为这一界定把握住了休闲的本质,是对于休闲的比较合理的界定。

参考文献:

[1]克里斯•布尔等.休闲研究引论.田里等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2-3.

[2]约瑟夫•皮珀.闲暇:文化的基础.刘森尧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4:7.

[3]Chales K.Brightbill.The challenge of Leisure.New Jersey:Prentice-Hall.1963:4.

[4]于光远.论普遍有闲的社会.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41-48.

[5]杰弗瑞•戈比.21世纪休闲与休闲服务.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14.

[6]张广瑞,宋瑞.浅谈休闲研究.社会科学家.2001.3:35.

[7]原梅生.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19-20.

上一篇:浅析文化产业对外开放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影响 下一篇:浅析代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