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培育枝角类喂养金鱼的方法

时间:2022-09-11 07:29:42

人工培育枝角类喂养金鱼的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宠物养殖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养殖金鱼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陶冶人的情操,因而很受欢迎。但家庭养殖金鱼极易死亡,导致金鱼死亡的原因很多,其中饲料不合适是一大主因。

当前,业内人士都喜欢用枝角类养殖金鱼。枝角类又简称溞类、水溞,俗称红虫,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鳃足亚纲,枝角目,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和内陆半咸水中。枝角类营养非常丰富,适口性好,又容易消化,是金鱼最喜食的天然食料之一。我国的金鱼鉴赏家和金鱼爱好者们普遍认为,用红色水溞喂养金鱼,可使金鱼的体色特别鲜艳且有光泽。但是,目前人们养殖金鱼用的枝角类多是在污染较大的野外水域捞取,这些枝角类不仅新鲜程度没有保障,而且会带来大量的病菌和有毒物质,金鱼食用后极易得病,死亡率也高。如果能够自己培育枝角类来喂养金鱼,就能够避免这些不利因素,从而大大提高金鱼的成活率。我国渔民很早就掌握了枝角类的培育技术。枝角类的培养方法很多,下面介绍两种最简便实用的方法。

一、枝角类的繁殖习性

作为生物饲料培养的枝角类常见的有20多种,例如大型溞、隆线溞、长刺溞、蚤状溞、老年低额溞、直额裸腹溞、短尾秀体溞、多刺秀体溞等。金鱼养殖上使用的多属于这些种类。

枝角类主要营单性生殖,也称孤雌生殖,只有在环境条件恶劣时才进行有性生殖,故一年中有性生殖出现的次数不多。北方地区春、夏、秋3季比较适宜枝角类大量繁育养殖。枝角类每个个体卵巢内产生的卵子都能自行孵化发育为幼体,经5~8天幼体即可性成熟。1条成虫一生产卵约10次,每次产卵100粒左右,总共产卵可达千余粒。繁殖的最适温度为18~25℃。当水温降至5℃左右时停止产卵,水温上升至10℃时又恢复产卵。枝角类的培养规模可大可小,视需要确定。

二、小规模培养法(适用于家庭养殖金鱼)

1. 室外培养法 春末至秋初室外温度在15℃以上时开始培养。可用养鱼盆、花盆、玻璃缸等作为枝角类的培养器具,器具大小根据养殖金鱼的数量多少而定。先在培养器具底部铺上1层用生石灰消过毒、厚度为8~10厘米的含有机质较多的土壤,然后注入清洁的自来水至八成满,再把培养器具放在温度适宜又有光照的地方,使菌、藻类大量繁殖。待培养器具消毒约10天后,引入经过洗浴消毒的枝角类3~5克做种源。这样经过数日后枝角类即可繁殖后代,随取随用,效果很好。产量视水温和营养条件不同有高有低,一般水温在16~19℃时,面积为100厘米2的培养器具每5~6天可捞取枝角类10~15克,水温低于15℃时产量明显减少。培养枝过程中如果培养水体肥度降低,可用豆浆、淘米水、化肥等追肥,以保证枝角类的产量。

2. 室内培养法 在室内培养枝角类,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小,培养条件容易控制。而在我国北方,冬季室外温度大多在0℃以下,所以一定要在室内进行培养。培养方法与在室外培养大致相同。

三、大规模培养法(适宜生产商品性金鱼)

1. 建培育池 建造培养池要用三合土或水泥,便于经常清洗。由于枝角类大都集中在距池壁l米左右的范围内,所以培育池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20~40米2、池深70~80厘米的长方形池为宜,注排水要方便。

2. 注水施肥 东北地区应在4月底或5月初开始,此时水温开始逐渐升高,有利于枝角类繁殖。注水前先清洗培养池,然后注水至60~70厘米深,并投入牛马粪等。土池每立方米水体投4千克牛、马粪或其他畜粪,1.5千克稻草、麦秸或其他无毒植物茎叶做基肥;10天后追肥1次,追肥量同基肥;此后再根据水色酌情追肥,使水色保持黄褐色。水泥池每立方米水体投牛、马粪或其他畜粪1.5千克,加肥沃土1.5~2千克,以后每隔8天再追肥1次,追肥用牛、马粪或其他畜粪0.75千克。

3. 养殖培育 枝角类的食物主要是水中的原生动物、轮虫和一些大型藻类,还包括一些细菌。不论是土池还是水泥池,都可采用酵母与无机肥混合的培养法:每立方米水体投放酵母20克(酵母可先在水中浸泡3~4小时,然后再泼入池中)、碳酸铵65克、硝酸铵37.5克。以后每隔5天施1次,用量为开始的一半。投放酵母后,将池水暴晒1~3天就可放入枝角类作种。枝角类的种可以到自然水体中捞取,用种量为每立方米水体放入30~50克。

4. 成虫捞取 培育池接种15~20天后,大量的枝角类即可布满全池,这时可分批捞取喂鱼。

(作者联系地址:张淑萍 吉林省德惠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 邮编:130300;郭贵良 孙 丽 吉林省长春市水产研究院 邮编:130033)

上一篇:浅谈军队院校图书馆的读者教育与服务工作 下一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