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卫生中职语文课堂趣味教学

时间:2022-09-11 05:49:54

浅谈卫生中职语文课堂趣味教学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是做事成功的前提,也是激发学习热情的内在动力。所以,教育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课堂教学更是如此,应实施趣味化教学。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在的中职生,文化基础普遍比较差,他们选择职校是无奈之举,学习积极性不高。那么,如何实施语文课堂趣味教学,挖掘学生学习动因,优化语文课堂,笔者从日常教学实践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并取得一些效果。

一、提升教师魅力,营造和谐课堂

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良好氛围,让学生愿学、乐学,就必须讲究教态,它对学生的学习情绪有直接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不喜欢老师那种毫无热情的表现,因为这里面藏着教师对学生力量缺乏信心的因素。”上课时,教师应做到随和亲切,以饱满的情绪,乐观的心态去感染学生。这样学生会感到教师是可亲近的朋友,教师和学生之间才会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学生才会“亲师信道”。如果上课时板着一张脸,表情过于严肃,甚至将学生当成自己情绪的“出气筒”,就会使学生紧张、害怕,甚至反感。这样的课堂沉闷压抑,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挫伤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教师要培养点幽默感。一句风趣的话,一个滑稽的表情,学生就会犹如久旱逢甘霖,能给沉闷的课堂带来活力与生机。教师也要善用鼓励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加德纳教授曾说过“人人能学好,个个都成才”。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吝啬赞美的语言,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还要能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这些都能给学生带来美感,甚至会让学生有点崇拜教师,就像磁力吸铁一样,能紧紧吸引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结合专业,丰富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学生的语文学习与他们所学的专业、课外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创设一个“大语文”课堂。

把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相结合,让学生觉得学可以致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如在护理专业班级的课堂上,开展护理礼仪竞赛活动,开展卫生宣教,学习医卫科普文,学习如何撰写护理记录专用文书、求职信等。这些与专业联系密切的教学内容,往往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取得有效教学,真正体现“教学相长”。

此外,还可以把生活引进语文课堂,这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可以是社会热点问题,可以是身边琐事,也可以是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例如,教学《项链》[1]这篇课文时,让学生思考女主人公的命运是必然还是偶然的,并启发学生得出结论,即人的生活虽有一系列的偶然,但性格是决定人命运的必然因素。因此告诉学生要脚踏实地生活,而不应投机取巧。并结合社会上热议的“诚信危机”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学生爱岗敬业意识。

三、优化教学方法

(一)导课新颖,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恰到好处的导语可以先声夺人,打动学生。例如,在教学现代诗人舒婷的《致橡树》[2]这首诗时,笔者先从中国传统四大爱情传说导入,接着联系了当下热映的电影《致青春》,然后问学生:“赵薇是位女导演,那么今天你们想听听另外一位女诗人所发出的爱情宣言吗?”这个班是护理班,清一色是女生,笔者刚一说完,全班学生都高声呼应,跃跃欲试,表达了对这首诗的浓厚兴趣。导课的方式很多,可以讲一个小故事,创设一种情境,播放一段音乐,做一个游戏,展示一张图片等等。

(二)创设情景,情景教学。

语文课堂是充满人文性和灵性的,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巧妙激趣,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活力。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通过创设情景,促使学生进入角色状态。例如,在教学老舍的散文《我的母亲》[3]时,在体会了文中表现的伟大母爱后,笔者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母亲。笔者先播放了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将学生带入了情景,学生很快被感染了,纷纷动情地谈起了自己的母亲,谈到了母亲节,表达了在生活中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三)课型多样,交叉教学。

为了改变单一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课型,将口语课、阅读课、写作课、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些课型交叉进行,灵活安排。例如,在教学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4],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揣摩这首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笔者让学生将这首诗的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个活动很受学生欢迎,学生热情很高,既领悟了诗,又展示了绘画才能。

另外,还可以结合校园活动开展。中职生倾向运动与行动。学校经常开展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故事会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可以适时将这些活动引进语文课堂,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

现在是信息社会,必须改变“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讲到底”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生动直观,呈现的是一个多彩动感的世界。不管何种体裁的文章,不管哪种课型,通过多媒体教学演示,学生的理解会更深刻些,能很好地刺激学习氛围,极大地调动学生兴趣。

四、完善评价方式

要改变传统单一的分数评价方式,评价要多元化、过程化,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并保持这种学习兴趣。可以分时间段,不同的课型也可以有相应的评价方式,如口语分、写作分等等,综合评定学生的分数。

尝试证书等级考试。在职业学校,学生有各种专业资格证书、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证书,语文也可以设立能力证书考试。如普通话等级证书、写作等级证书、语文综合能力证书等。这样会大大丰富语文测评手段,也能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总之,在卫生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激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我们从职业教育的特点出发,因材施教,积极探索,就一定能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实现教学效率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于叔杰,张谷平主编.语文应用基础(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3][4]赵大鹏主编.语文(基础模块)[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9.

(徐丽云 江西省赣州卫生学校 341000)

上一篇:想象让主题更深刻 下一篇:浅谈利用课外资源提高语文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