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成就自我

时间:2022-09-11 05:48:11

在课堂教学中成就自我

笔者从加强理论学习,基奠专业知识;参与教研活动,优化教学方法;关注学生,提高课堂实效三个方面详细地阐述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成就自我。

学习 教研 集体备课 捆绑教研 教学交流 学生

2002年,我初涉讲台,正赶上新课程的改革,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教育方法的不断变化、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发展,教师面临着多方面的考验和前所未有的机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被提升到一个新的标准,这迫使我尽快适应这种需求,因此,扎下去、钻进去,学习、实践、提高是我每天工作的必须。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成就自我,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与大家分享:

一、加强理论学习,基奠专业知识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首先我们要具备宽广的专业知识,用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习则成为我首要的任务。

《数学课程标准》是数学教学的纲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深入理解和领会《课标》的内涵,把握各学段、各部分的教学目标。

对教育教学法规和先进教学经验的学习是指导课堂教学的凭借,我先后学习了《兰州市城关区教育教学管理办法》、《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校本教研教师读本》,以及参加了省小数学会举办的教育教学讲座,如《解读》、《如何撰写数学教学案例》等,通过法规和先进经验的学习,进一步增强了我主人翁的意识,转变了我的教育观念,指导了我的课堂教学。

把握教材、挖掘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质量保证。我通过仔细揣摩教材内容的实质,提炼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思考教材中提出的问题,在教材的内容编写意图,教材呈现方式,教学环节设计和活动安排中,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在课外通读了小学阶段六年的全套数学教材,尝试整理了每一块数学知识和每一学年的知识系统、内容衔接等。

学习不仅包括在书本中学习理论,还要在实践中拜师学艺。在“一帮一”新老结对活动中,我拜副校长为师,结成了“互帮共进”的师徒关系,平时我可以随时向师傅请教和交流,请他帮助我研究教材,分析学生,指导我在课堂教学中的教法和学法,还请他随时推门进来听我的课,有针对性地指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同的看法,在主动请教、交流的过程中,虚心接受、不懂就问、取长补短,使我在学习中得到了不断地成长。

二、参与教研活动,优化教学方法

校本教研是我们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载体,一个人不能闭门造车,成长需要靠团队的力量来实现。我校的教研小组,充满友好、竞争与和谐,在合作、交流的教研活动中,我们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共同分享,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1.通过集体备课,优化教学设计

教研组每月一次的集体备课,就是集结这种团队力量的表现。把“固定反馈”做为集体备课的重要内容,我们积累自己平时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疑难问题,在集体备课时,和老师们集中讨论,解疑答惑,通过每一位老师的参与,每一个人的思维,把握每一个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共同寻找最好的方法。或者是先选定一个教学内容由组内教师各自备课,再集中进行互相交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阐述自己的教学思路和设计,展示设计中的亮点,在整合他人的设计精华时,完善自我,博众所长,挖掘集体的智慧,最终生成教学设计的最佳方案,再将它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收到了可喜的教学效果。

2.通过捆绑教研,打造优质课

优质课的打造需要反复的推敲才能实现,我校开展的捆绑式教研,其实就是把几个优秀、骨干教师与一个青年教师“捆绑”在一起,结成听、说、评的小团队,来共同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我是捆绑式教研的受益者,例如我参加全国“创新杯”教学艺术大赛说课比赛时设计的《加减法估算》这一课,我们这个“捆绑”团队以我为中心,在我精心设计了详细的教案后,给我们团队其他教师进行说课,详细地叙述了我的教学设计和思路,并为更生动地诠释而设计了多媒体演示课件,在边演示边说课展示中,其他老师通过仔细聆听我的教学设计环节及设计意图,对我的设计作出评议,提出问题或者提出需要改进的建议,如“新课的导入就要开门见山地让学生理解、体会什么是估算,以及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要让学生掌握最简便、最容易理解的估算方法”等。像这样,我们的教研以“答记者问”的上下互动方式来进行。之后我会就老师们提出的意见,进一步改进设计,关注导入的趣味性和针对性,完善估算方法的指导。第二课时时,再进行公开的课堂教学展示,让老师们再进一步听课、评课,并提出意见。就像这样我们的捆绑式教研室以团队成员全部参与的形式,通过“精心设计教案说课发现问题改进再作课再评再改进再作课……”,反复的课堂实践,反复的评课交流,再加上反复的改进设计,一节优质的课就在我们的捆绑式教研中产生了,这是集体的智慧给了我成功的勇气和力量。

3.通过教学交流,帮助指导教学

最新的教学发展动态,先进的数学教学理念与方法,都是我在聆听了北京教育教学专家来兰开设的全国数学教学研讨讲座和观摩中的收获。通过听专家作报告,观摩专家的示范课,我努力将这些理论指导与先进经验记录下来,消化品味之后,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学校在组织青年教师亮相课、评优课公开教学活动时,也会经常邀请一些省市专家、教研员、退休的老校长参与我们的活动,点评我们教学中的亮点,提出改进的方向。我们与这些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们进行交流,解决了教学中的困惑,缩短了通向成功的道路。

与各个年龄段的教师交流,我同样有所收获:从青年教师那里,我学会了“快乐数学”的教学理念;从中年教师那里,我学会了和学生平等对话、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从老年教师那里,我学会了严谨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三、关注学生,提高课堂实效

学生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我们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更要关注他们在活动中表现的情感和态度。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年龄小,活泼好动,课堂学习习惯养成还不够,又容易分神,学习效果欠佳。我们对这些孩子不能进行严厉地批评。批评之后,学生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地听讲,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怎么样。“师生情绪对立时,学生会拒绝接受来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从我短暂的教学体验中,我深切地感受到阳光的心态、微笑的面孔对学生是多么的重要。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要忘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在课堂上,遇到个别学生自我控制力差,搞小动作时,我们不要大声呵斥他们,以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个眼神示意。这样,课堂秩序稳定,学生的自尊心也得到了保护。课下再找这些学生谈谈心,耐心地说服教育,在指出其不足的同时,多一份鼓励,多一份信任,多一份赞扬,这些孩子大多都能乐观,愉快地改掉缺点,使学生在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中成长。

我们应该努力把微笑带进课堂,把表扬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不轻易批评学生的活跃好动,巧妙应用激励性语言、动作和神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创新欲望,使课堂成为学生自由挥洒的天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同事的帮助下,领导的关心下,教育局、学术团体搭建的平台上,我深知,荣誉并不完全属于我一个人,是帮助过、指导过我的每一位教师共同的智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自己亟待提高的方面还有很多,我将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肩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保持着永不言败的信念,继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加强自我反思和教学研究能力,争取做一名受学生喜爱的好老师。

上一篇: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下一篇:从李阳的“疯狂英语”现象分析英语学习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