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

时间:2022-09-11 04:47:42

农村初中语文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农村初中语文教育整体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相对于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还有很多的欠缺: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素质不高、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死板、学生整体语文素养不高。对策是加强培训,开展多元化教学,转变教学观念。

关键词:现状;对策;初中语文

一、农村初中语文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农村初中语文教育整体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相对于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还有很大的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数量不足

一方面,由于农村条件差,一些具有专业水平的语文教师不愿意到农村来工作;另一方面,师资又往城市流动,一些城市单位高薪聘请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师资力量不充足。以我县为例,2012年城区学校从乡村学校选调走了一批业务能强的教师,而只招聘了两名初中语文教师。2013年计划招聘初中语文教师也只有7名,还没有计划到农村任教。

2.教师素质不高

许多农村语文教师专业水平不足,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很少是从大专院校相应专业毕业的,多数是从中等师专毕业从事小学教育,由于初中教师缺乏,所以从小学抽调上来教初中。还有就是原来的民办教师聘用过来的,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能力的培训,本身的语文素养就达不到要求。我镇有一个学校的初中语文教师,全是民办教师转来的,现在全镇仅有3个教师是大专院校中文系毕业的。

3.教学理念陈旧

由于师资的严重不足和教师素质不高,他们对于新的教学理念也不易接受,也不易用之于教学实践。多数农村语文教师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

4.教学方法死板

由于理念陈旧,导致教学方法死板。大多数教师是从他们的经验或者依据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来上语文课,什么都是教师讲,学生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更没有自己的体会。学生就像是录像机,或者说录音机都算不上,录音录下来了还可以放出来,可学生记下来了却说不出来。

5.学生整体语文素养不高

由于上述原因,造成农村初中学生语文素养不高,读几年书就是那几本教材,没有课外书。不能谈学生的素养,只能说学生三年下来,能认得几个字,能理解一些简单的文章。

初中生的语文素养是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语文能力,即写作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对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审美的能力等等。可是,农村初中语文由于条件的限制,教师读书少,学生读书少,读本太少,一个学期就读一本语文书。在教学方法上重视讲授,轻学生感悟、表达;重阅读轻写作。教师没有新的教育理论知识来实践,也就无法多层次的引导、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

二、对农村初中语文教育现状的思考与对策

要全面提高我国初中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笔者思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努力。

1.引进人才,加强教师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水平

针对我国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育的现状,解决师资问题是关键。国家为了整个教育的发展,要制订出鼓励措施,支持大学生到农村任教;地方也要有引进人才的观念,相应地制订引进人才的机制。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很少有机会参加高一级的培训。主要是以校本培训为主,把校本培训做扎实,县级培训也有一些,但都不切合农村教学的实际,基本是理论的讲座,并且也很少。各乡镇的校本培训成为培训的主要形式。今年我镇将启动农村大龄教师聘用民师的培训,对教师的师德、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培训,并抽调我镇教学能手进行一帮一的指导,但愿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2.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新的教学方式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要彻底转变那种由教师一个人讲,独自表演一节课的教学方法。我们的教师就是有一种对学生不放心的思想,如果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就做不来,不可能会学习,总想包办。其实,只有学生动脑了、动手了、动口了,所有的收获才是学生自己的,如果全是教师讲的,那就是无效教学,既费了时间,也没有取得效果,这是很不划算的。

3.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促进农村初中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关键是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首先要有目标,现代教学要求既要知识与能力,也要有过程和方法,还要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次要改变过去忽视学生自身体验的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主的正确的学生观。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培养和忘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的做法。再次,要关注语文教学与生活的结合。语文其实就是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路边的标语、百姓的语言、一切的交流都是语文教学的资源,抓住生活的教学资源,既会让学生觉得语文有用,也会有趣,这才叫有语文味。

上一篇:试论小学生数学学习中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浅析建设工程文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