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进行语文拓展教学

时间:2022-09-11 04:03:16

浅谈如何有效进行语文拓展教学

语文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明确提出了语文课堂教学要积极地开发和利用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拓展教学正是这一新理念下的一种教学状态。但是,拓展教学也要注意体现语文学科的特征,使拓展内容和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养。那么,该如何有效进行语文拓展教学呢?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见解:

1 以学生为本。注重激发拓展兴趣

“激发兴趣”是课外拓展活动实施与指导的关键。据调查了解到,学生普遍喜欢读的是情节性、知识性、趣味性比较强的内容,而教师在确定拓展性阅读材料时,很少考虑到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使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受到了影响。另外,教材中有些课文的分量较重,对学生来说,学好课文已经耗费了很多的精力,但有些老师为了进行拓展,又在教材之外引入了新的内容,这样一来,由于只使用了简单的“加法”,从而使学生的负担明显加重,引起了一部分学生的反感。

我认为,课外拓展同样要遵循因材施教和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教师要面对学生、研究学生,看重他们的阅读习惯、喜好,抓住他们的兴奋点,和他们一起选择与实际生活贴近或最受关注的文章来学习,使“要我读”变为“我要读”。教师的角色应该是一个顾问、一个帮手,要尽可能提供多方面多类型的材料供学生选择,明确提供学生阅读的书目、篇目。如:《观潮》第二课时的目标之一是“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为此我在学习课文前布置学生搜集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弄明白课文中描写的是哪种潮。在进行教学时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现摘录片段如下:

师:你知道课文中描写的是哪种潮吗?

生:一线潮。

师:你还知道哪几种潮?(交叉潮、回头潮、半夜潮、碰头潮)

生:展示图片,简要解说

“距杭州湾55千米处,有一个大缺口,由于长期泥沙淤积在江中,形成沙洲。从杭州湾传来的潮波受阻,兵分两路,一路南潮,一路东潮,绕过沙洲后,两兄弟又交叉相抱,形成奇妙的交叉潮。”

“看过交叉潮后,赶快驱车来海宁市盐官镇,那里地形极为特殊,口大肚小,喇叭形,潮波在这里受到积压,水位迅速升高,形成很高的水墙,气势宏大,这就是一线潮。”

“从盐官逆流而上的潮水直奔老盐仓,那里修筑了很多丁形堤坝,汹涌潮水猛烈撞击堤坝,立刻翻转回头,这就形成了很有趣味的回头潮。”

师:面对汹涌澎湃的潮水,你想说什么?

生:大自然真是神奇,创造了这样的奇观。

师:自然界还有很多神奇之处、壮观之处,你能结合搜集到的材料说一说吗?

生:A、极光B、海上日出C、海市蜃楼……

师:大自然真是个变幻莫测的魔术师,为我们创造了许多奇异景观,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继续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有了老师的明确引领,学生在课下主动收集了大量的自然奥秘资料并积极阅读,增长了许多知识。可见,教师布置材料时,任务说明要具体,操作性要强,才能激发兴趣。

2 把课外拓展与文本解读有机融合

2.1

课外拓展要姓“语”

语文课要姓“语”,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课外拓展作为语文课堂里一个重要环节,理所当然地,也应该是以这个为基点,也应该姓“语”。

比如,在教《威尼斯小艇》一课时,课前我只是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威尼斯的小艇,重点则放在让他们课后认真观察家乡珲春的一种交通工具——三轮车,运用本文的写作方法,发挥合理想象,写出珲春三轮车的特点。因为要求发挥合理的想象,学生不得不再次走进文本,去揣摩描写小艇的句子。因为要求把三轮车这种熟悉的、普通的交通工具像“威尼斯小艇”那样写活,学生又必须积极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在后来的学生拓展训练成果展示中,发现这个课外拓展设计取得了良好的实效,它不仅开发了学生的语言潜能,而且这个姓“语”的拓展还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学生吃透文本。

2.2课外拓展要立足文本。

教材不是孤立的文本,教学需要拓展,但是,拓展一定要立足文本。我们决不能为了拓展而拓展,拓展的时机、拓展的内容、拓展的广度和深度……,都要围绕文本来展开。课外拓展要超越文本,更要反哺文本,离开文本的拓展,那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立足文本的拓展,是文本解读的延伸和补充,甚至可以说,它本身就是文本解读的一种形式。

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圆明园不愧是园林艺术的瑰宝,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这句话,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让学生搜集描写圆明园的著名景点、奇珍异宝和名人书画的材料,再配上形象生动的图片,把许多书上没有讲到的园林艺术呈现在学生面前,把更多的奇珍异宝、名人字画介绍给学生。使他们由衷地感觉到这就是园林艺术的瑰宝,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这样的拓展阅读没有游离教材,脱离文本。可以更好地为学习课文、理解课文服务。在谈到,“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时,教学中适时补充当时两个记者目睹此景写下的一段文字:参与劫掠的英法军官、士兵,为了夺取财宝,从四面八方冲进圆明园,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抢走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在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有的用刀刮青铜器上的金边……这样的烧、杀、抢、掠造成的损失就是不可估量的。此处的拓展会让学生对“不可估量的损失”理解的更加透彻,更加深刻,同时更加痛恨英法联军,朗读起来也更加人情。可见与文本解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仅能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对理解文本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课堂学习与课外拓展两者是相互依存,高度统一的。正确的课外拓展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学生获得了广博的课外知识,对活跃课堂气氛,理解文本大有裨益。课外拓展性阅读固然要“广积粮”,更要“深挖洞,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理解文本服务,才能在单位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

上一篇:试论高中英语口语教学 下一篇: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对话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