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输电线路外破防控

时间:2022-09-11 03:28:37

浅谈城市输电线路外破防控

【摘要】 随着近年来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基础建设越来越频繁,武汉主城网输电线路(简称输电线路)保护区内的违章植树建房、违章施工作业、突发性和季节性“外破”等行为给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较大的威胁和隐患。如何在复杂的运行环境下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是公司近年来不断思考和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输电线路“防外破”工作的现状、分析和措施等三个方面做如下思考。

【关键词】 输电线路板 外破 防控

武汉供电公司主网所辖110kV―220kV输电线路共270余条,维护线路总长度3000余kM。随着近年来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基础建设越来越频繁,主城网输电线路(含架空线路和电缆,以下简称输电线路)保护区内的违章植树建房、违章施工作业、突发性和季节性“外破”等行为给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较大的威胁和隐患。

近年来因外部原因造成的线路跳闸故障近年来已取代雷击鸟害,成为威胁线路运行的首要故障类型。如何在复杂的运行环境下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是公司近年来不断思考和急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输电线路“防外破”工作的现状、分析、措施和建议等四个方面做如下探讨。

一、“防外破”工作现状

2011年较往年同期相比,武汉市各项大型建设全面转入地上施工阶段。使用各种大型超高机械的机率增多,2009年公司共发现线下建房、施工、堆物、种树等各类隐患开出工作单1218笔,而2010年各类2550笔。2011年至今已达2840笔。防外破工作已成为公司输电线路维护工作中的一项长期性重点工作,贯穿始终。

通过近年来数据分析,与往年相比,2011年建房、大型施工、电缆通道开挖等外破隐患呈急剧上升趋势。目前,影响所辖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外破”形式有以下三种类型,见图1。

违章植树建房。保护区内的违章植树建房是长期困扰运行单位,危及输电线路安全稳定的“老大难”问题。面对每月巡线上报的大量“树障房障”,输电中心在处理时,往往处于弱势、被动的地位。护线、运行员工在日常的各类“除障”过程中,经常被恶意地阻截干扰、强行索赔、扣留工具、谩骂殴打,甚至非法留置。

违章施工作业。随着城乡经济快速发展,线下修建(增高)房屋、工业园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际铁路施工等个人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导致线路保护区内违章作业现象频繁,特别是施工过程中使用大型、超高机具施工的方式对线路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线下违章施工由于隐蔽性和突发性强的特点,已经成为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首要威胁。

突发性和季节性外破。此类“外破”包括线下的塑料大棚、建筑物未固定的顶棚、风筝、大型条幅、气球、垃圾等漂浮物。它们往往随风飘至导线上,造成线路相间间隙不够而放电跳闸。此类型“外破”分布面广,不确定性强,我中心近几年处理该类型“外破”已达十余起。

二、“防外破”工作分析

近几年,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外破”事故呈现增长态势,无论是数量还是危害程度都有发展,已经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而且“外破”管控、“外破”处理的难度和成本不断增大。上述形势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和现实原因。

电力行政执法主体缺位。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供区各级政府及相关行政职能部门。限于人员和精力的限制,电力行政执法力度已经无法适应当前“防外破”的需要。供区内,为数不少的地方政府及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在电力设施保护和电力行政许可等工作中存在严重的缺位、缺失和“不作为”的现状。而没有电力行政执法权的输电中心作为企业,在处理“外破”时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只能是采取宣传、解释、劝阻、监护、蹲守及“非常规”方式等被动措施处理“外破”。

“防外破”闭环管控机制有待完善。线路保护区内违章作业行为离“在控、可控、能控”的闭环管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这一方面由于所辖线路点多、线长、面广,且大多分布在荒郊野外,输电中心受人员编制、时间精力、巡线周期、处理难度、资金费用等因素的制约,各种外破防不胜防。另一方面,部分建设工程的非法层层分包、转包、挂靠等问题突出,大量的流动施工行为及不固定的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措施难以有效的贯彻落实。特别是挖掘机、吊车、打桩机等特种作业的操作人员,大多是“自由”的个体职业者,没有政府监管和组织约束。在简单承包关系和短期利益的驱动下,缺乏保护电力设施的安全意识,盲目流动违章施工行为难以控制,成为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职业杀手”。

线路建设(设计)遗留问题亟待解决。新建、改建的输电线路基建工程施工时,往往需要跨越房屋、砍伐树木。由于工期、进度、节点等原因,少数施工单位在线路沿线的青苗补偿、跨越房屋、拆迁房屋、砍伐树木及相关协调工作未能全部到位,由此产生的赔付资金不到位、赔偿协议没签订、设计“高跨”安全裕度不大、建设单位和运行单位对通道内“除障”距离标准不一致、通道内该砍树木未砍完、跨越房屋协议签订的“线房”距离小于《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规定的最小安全距离等遗留问题,给输电中心在后续的运维和“外破”处理工作中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和隐患,成为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定时炸弹”。

三、“防外破”工作措施

建章立制,明确职责。针对以往“防外破”工作中存在职责不明确、制度不清晰等管控漏洞,武汉供电公司全面总结“防外破”经验教训,编制了《外力破坏防控手册》,在该手册中明确防外破工作的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建立了防外破工作流程,制定了现场防外破技防措施,另外还对防外破工作基础资料管理进行了规范。在上述制度中制定了防范目标,明确了防范职责,落实了防范措施。在实施过程中,“防外破”工作能全过程与其它生产工作相结合,做到凡事有人过问,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处理落到实处,确保人员到位、责任到位。

夯实基础,加强管控。一是夯实管理基础。从基础台账管理入手,摸清情况,统计准确的数据,建立完善外破档案资料,在准确掌握防外力破坏开展的重点后,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及防治方案。二是提高巡视质量。在“外破”易发的高危季节和地段,缩短线路施工点巡视周期,让运行维护人员在进行线路例行巡视和专项巡视的同时,做好向沿线群众、学校、厂矿企业发放、讲解输电设施保护宣传资料工作。三是实行“双排查”制度。处理“外破”,一方面按照正常的生产管理流程及时处理“外破”隐患。另一方面,由分管领导牵头,安保科、生技科、护线室等相关人员对已处理“外破”进行“回头看”,重新或重点排查处理一次,查漏补缺,从根本上消除外破隐患。四是实施“看板”管理。对重大“外破”隐患,通过门厅大屏幕和上网进行预警公示,明确处理责任人、责任部门及处理完成时限,加强隐患的督导处理力度,营造良好的“防外破”氛围。

增强意识,强化理念。一是提高综合素质。加强护线、运行员工的法律意识、政策水平和电力设施保护知识的培训,建立一支责任心强,精通专业及法律知识的护线、运行队伍。二是加强外部沟通协调。积极向辖区内各级党委政府及职能管理部门和上级单位汇报工作,争取支持和理解。三是树立“防外破”理念。大力树立和积极提倡“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忧患意识、“外破无小事,防外破要小题大做”的防范意识、“讲法、讲理、讲狠三结合”的责任意识、“宁愿多用一升油,也要少跳一次闸”的安全意识等4个“防外破”理念,从而逐渐将上述“防外破”理念形成防外破文化,用以指导“防外破”工作的全过程管控。

强化技防,防盗监控。对塔材偷盗区的杆塔采取横担以下塔身全部加装防盗螺帽。对拉线塔拉棒、UT进行防盗处理。在外破施工区、房障区、城中村等特殊区域安装线路视频监视装置,实时监视、记录线下周围环境状况。

掌握重点,有的放矢。在线路“防外破”的重点地段,我们采取了“非常”的防控措施。正在建设中的汉孝、武咸、汉宜等城际铁路与我中心所辖主网输电线路交叉跨越点多达22与处,其铁路建设单位所使用的超大型机械严重威胁输电设施的安全,另外随着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深入推进,多个输电线路通道内启动房屋拆迁工作,在房屋拆迁过程中采用了大量大型施工机具,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鉴于此,我们中心建立了“班子成员包标段、科室包线、线路专责人包点”的责任体系,与政府及施工方积极协调,深入铁路建设单位及现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签订保护电力设施“安全协议书”,收取了安全风险抵押金。加强信息沟通,安排专责人员每天定时与相关施工点联系,询问机械作业施工情况,并派专人赴现场监督施工。

建立驿站,群防群治。积极尝试建立“1+X”群众护线模式(1即1名党员;X即若干护线员和联络员),已建成“红领护线驿站新洲站”和“红领护线驿站黄陂站”,并积极着手“红领护线驿江南站”和“红领护线驿江北站”的建设,制定护线驿站及护线员管理办法,明确考核标准和奖惩内容。要求护线员按属地原则,对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或邻近电力设施的施工现场实施动态巡视管理。

创新形式,全面宣传。一是利用新闻媒体加强宣传。充分利用媒体时效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广泛法律、法规,宣传野蛮施工、违章建房及盗窃破坏输电线路设施的危害性。二是形式多样地进行宣传。锁定目标人群,利用宣传单、扑克、草帽、挂历、宣传凳子等物品作为载体,加强宣传,积极配合开展武汉公司“阳光电力垄上行”活动。三是结合设备整治进行宣传。结合标杆线路创建工作,在重点线路主要交通路口、人口密集地段,悬挂宣传横幅,制作宣传广告并安装大型警示牌。四是利用庭审结果宣传。我们加强证据的收集,全力应诉,有效的维护了企业利益。及时利用案件的庭审结果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保护电力设施。

【参考文献】

[1] 徐元明:浅析外力破坏对输电线路的危害与预防[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2).

[2] 朱小平:输电线路运行与维护问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18).

上一篇:狼疮会对肾脏造成严重损害 下一篇:阿克苏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现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