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英语实用性导向教学

时间:2022-09-11 03:27:47

浅谈中职英语实用性导向教学

摘 要: 为了适应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中等技术人才的需要,中职英语教学提出了“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为主的实用性发展目标。作者针对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结合教学实际,对如何深化以实用性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改革,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抛砖引玉,得到广大同行的指导。

关键词: 实用性导向 中职英语 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发展和西方国家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英语显示出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现在的社会上需要大批懂英语的中职人才,如餐旅班的要会简单的旅游英语会话,文秘班的要会简单的办公室常用英语会话等,这就对中职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对学生加强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努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尽快适应岗位职业环境。我结合教学实践和经验,从实用性的内涵入手,谈谈中职英语实用性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一、实用性教学的内涵与核心

中职教育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其主要目标是为市场经济培养实用型人才。因此,中职英语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英语实用能力为目标,而不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为目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职业特点的要求对“听”、“说”、“读”、“写”、“译”的培养有所侧重,比如服务类专业的教学应侧重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改变以往“聋子英语”或“哑巴英语”的局面,适应业务中进行简单的口头交流的需要;生产制造类专业的教学,要侧重读、写、译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借助词典翻译有关英语的业务资料,填写和模拟套写在涉外业务活动中经常遇到的应用文,如填写简历、通知、信函等,达到“在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书面交流”的目的。通过这些教学与训练,中职学生才能真正“学会、学懂”英语,为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中职英语学科教学现状

1.学生基础薄弱。

学生基础普遍薄弱,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基础薄弱的现象。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学生对中等职业英语的认识仅仅局限在“文化课”的范畴,没有更多地思考英语在专业中的应用问题,更没把英语的应用能力作为一种职业能力要求学习。因此,相当多的学生认为自己到中等职业学校是学技术专业的,而不是学文化课的,他们甚至认为学习英语没有用处。由于学生主观认识上出了这种偏差,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动力。

2.教材内容陈旧。

英语课堂教学与实践应用和岗位需求严重脱节,不能体现中职英语教学的实用性。目前职业学校的英语教材通用,职业教育特色不明显,要求模糊。另外,有些选用内容偏难,学生英语基础较差,以现有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接受课本知识非常困难。另外,近几年社会和企业在飞速发展,设备技术在不断更新,专业英语教材却还是一成不变,已不能满足现行英语教学的需要。此外,英语教材的实用性不强,理论知识偏多,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内容太少,与生产实际相脱节。因此,教师手中没有一份好的教材,搞好中职英语教学,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3.教学理念落后。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基本上还是处于以考试为核心的阶段,大多数教学仍然以课堂、课本和教师为中心,传统教学观念没有根本转变,导致教学内容相对滞后,学用不一致的现象较明显。在实际教学中,英语教学内容相当缺乏针对性,“学”与“用”严重脱节。很多职业学校的英语教育还是采用统一的教材、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教育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充分体现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三、提高中职英语实用性的教学对策

中职学校学生的英语基础、英语的学习效率和动力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材,创新教学方式,实施分层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已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1.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

在对外交流频繁的今天,英语是一门十分重要的沟通工具,它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着重于日常交际需要和相关专业的需要,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应用英语的能力。因此,让中职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对他们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大有裨益。

2.促进教材的改革。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工具,好的教材可以促进学生学习。作为中职校选用的英语教材应更多考虑到其专业特色,突出岗位特点,选择与学生英语基础尽量相衔接的教材。教材还要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要求,合理安排好技能训练,从听读入手,侧重说写,突出实用。另外,配合安排大量的练习和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从语言内容安排上,考虑到现实和基础学习的需要,紧密结合岗位专业,从而使学生的基础语言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扩展。

3.创新课堂教学方式,采用交际法教学。

在中职英语语教学中使用交际法有其特有的优势。从理论上讲,交际法教学的核心是交际功能,注重培养交际能力是该教学法的指导思想和教学原则。根据交际法教学原理:在交际课堂中,学生能获得更多在交际语言环境中使用语言的机会,处于更为积极主动的中心地位,是交际活动的主体。这种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保持学习热情,并最终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由于中专生没有升学压力,课时充裕,也给教师在课堂展开交际活动提供了条件。教师可充分利用语法相对浅显、语言功能较为突出的中职教材,为学生创造轻松活泼的语言环境,设计生动有趣的课堂交际活动,使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大量接触,反复使用和充分实践,切实培养和发展使用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

著名语言学家布鲁姆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造出更多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机会。要借助实物、图片等手段为学生创设贴近教材内容的直观情境。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施为教师授课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增强教学效果。多媒体辅助教学集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信息功能于一体,不仅可以提供英语虚拟环境,营造氛围,增强创新优化教与学的效果,还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容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利用进入英文聊天室,同外国友人交笔友等方式,使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增加学习英语的热情。

5.设计英语语境。

英语课程学习既是学生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陶冶情操、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的课程。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对语言实践教学更应该加强重视,把传统的课堂教学逐渐向实践教学转移,在教学安排上保证创造学习语境,教师在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时,加入语境设计,加强对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基础词汇及重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加强对英语的文化背景认识,提高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敢于开口、善于开口说英语的习惯,鼓励学生在生动中学、用中学、乐中学,从而达到中职英语实用教学的目的。

总之,中职英语教学要满足学生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要,并关注学生的需求,把学生的需要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从根本上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上,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中职教育的目的,培养出生产管理和服务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树敬.分析学生个体差异,探索因材施教有效途径[J].外语界,2006.

[2]田莹君,郝志远,王谦.个性化英语教学与英语学习策略[J].法制与社会,2008.

[3]孔令杰.加强学生个性差异的分析,抓好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1.

上一篇:构建“互动”的地理课堂 下一篇:高三化学复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