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体发展现状与思考

时间:2022-09-10 10:55:37

农村经济体发展现状与思考

摘要:党的十明确提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随着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变革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社会经济发生了天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经营意识、农业经营方式和经营主体在转化,以家庭为主体的单一农业生产模式或小打小闹的个体家庭畜禽饲养的传统农业经营模式已不能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向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新型农村经济体;发展现状;思考

近年来,柘城县农村社会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粮食种植大户、畜禽养殖大户、特种作物种植户、特种畜禽品种养殖户、农村种植合作社、农村养殖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经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据调查:截至2016年末,柘城县有粮食种植大户200多户、畜禽养殖大户1000多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畜禽养殖场、农业企业等农业经营单位1600多家。这些新型农村经济体不光发展自己的产业,同时带动了周边农户,周边乡村的经济发展,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一、发展新农村经济体的优势

(一)能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转变

新型农村经济体是加快推进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转变的有效途径。可以通过承包、入股等形式把分散经营的土地、分散养殖的散养户以公司+农户、农民合作社、专业协会、土地托管等形式集中起来,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实行统一管理。改革开放初期,实行的家庭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程度调动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单位面积土地产出也有了大幅提高。30多年来,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耕地不断减少,农民往城镇转移,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劳力减少,城乡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加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小户经营的农业模式在农村根深蒂固,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的规模效益难以提升。单一的、小农经济已难以适应现代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要向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转变。新型农村经济体无论生产规模、生产技术、市场供需信息、资金还是承担风险能力都是农户无法比拟的,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利用生产技术优势在单位面积的耕地上投入较多的技术、资金和劳动,以期获取相对较高的单位面积产量,同时又能减少每单位内农产品劳动消耗,利用市场产品需求信息,调节生产订单产品,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以满足社会需求。

(二)能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村留守人员本地就业

如何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留守人员就业,增加这部分人的收入是值得社会关注和认真研究的问题,这是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致富奔小康,达到共同富裕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受到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随着农村新型经济体的发展壮大,可以吸纳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留守人员就业,尤其是农村年龄偏大、身体不好等不能外出从业的人员。如种植蔬菜大户这样的新型农村经济体,在田间管理方面,拔草、防治病虫害、收获等生产环节,都需要很多劳动帮手,这些生产环节对所需人员的身体素质、文化水平等条件要求不高,同时这些工作的劳动强度也不大、多劳多得,来去自由,非常适合想外出务工又不能出去的和在家留守的劳动力、半劳动力,即使他们不远离家门就能挣到钱,又解决了恋家和照顾家庭的问题,让他们挣钱顾家两不误,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留守人员在本地的就业问题。

(三)有利于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

新型农村经济体的发展不仅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也可以通过转让、转包、入股等形式使农户土地集中经营,腾出大量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这些人再不需为收种操心发愁,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进城务工、经商,为城市建设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

二、新型农村经济体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问题制约新型农村经济体的发展

从目前现状看,土地零碎插花流转、短期流转并不难,但是如果想集中连片、长期流转却很难,很多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很高,对土地流转问题认知不够,有的农民持观望态度,土地问题制约新型农村经济体的发展。

(二)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脆弱

农业易受旱、涝、冰雹、冻害、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会造成巨大损失,再者有些经营规模小、时间短的新型农村经济体由于他们的资金、技术、市场信息和管理等原因,使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若遇上市场疲软,他们的抗市场风险能力很脆弱,持续时间长有可能是灭顶之灾。

(三)融资难、贷款难

新型农村经济体虽然发展潜力巨大,但是种植业、养殖业受市场因素、自然因素等影响较大,现有风险控制手段无法有效控制风险,致使融资难,银行想贷也不敢贷。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新型农村经济体发展

加大土地流转宣传力度,同时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积极引导农民在自愿基础上,通过村组内互换并地等方式,实现按户连片耕种。完善家庭农场认定办法,扶持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加大新型农村经济体发展的宣传,宣传新型农村经济体的定位、内涵、作用,引导新型农村经济体的发展。

(二)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普遍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扩大新型农业科技培训,努力把广大农户培养成有较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经营者。积极发展种养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采取各类支持政策,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带头人。

(三)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

认真贯彻农民合作社法,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要采取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组织发展的税收和金融政策,增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示范项目资金规模,着力支持专业合作社开展市场营销、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农产品加工储藏和农资采购经营。

(四)加大对新型农村经济体的信贷支持力度

引导督促涉农金融机构创新服务和产品,积极推动土地流转抵押贷款、农村宅基地抵押贷款等信贷模式,设立土地流转中心,为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创造条件。

作者:杨贵英

上一篇:农村饮水安全城乡一体化规划设计研究 下一篇:区域生态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