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汪曾淇小说对当代小说的文体意义

时间:2022-09-10 10:40:36

试论汪曾淇小说对当代小说的文体意义

摘 要:汪曾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在短篇小说的创作方面造诣颇高。他的小说影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并不为潮流所动,因而他又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他的主要小说集有《邂逅集》《晚饭花集》《茱萸集》《初访福建》等。本文通过具体分析汪曾祺小说的文体特色,从而具体论证其小说作品在文体方面对中国当代小说的具体意义,以使读者对汪曾祺其人以及他的艺术成就有所了解;同时,也充分了解他的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

关键词:汪曾祺;散文化;承前启后;语言特色;气氛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172-02

一、小说的“散文化”特征――当代文学史中承前启后的作用

汪曾祺强调小说创作的“现实主义”,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很深,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因此他的小说风格比较鲜明,他更倾向于将小说当成散文来写,把散文式的小说当成抒情诗来写。这与他自身的文学素养是息息相关的。汪曾祺个人比较偏好古代的笔记体小说,尤其是宋人的笔记名篇或类似于“笔记”的小品。因而,在创作方面,汪曾祺的作品就更倾向于“笔记”、“随笔”、“散文”的文体特征。

从小说的结构方面来说,汪曾祺的小说更倾向于“散文”、“笔记”的结构方式,力求冲决传统小说的概念,不去刻意地“编故事”,追求小说结构方面的艺术特色,而是极尽简单、质朴,不用过多的艺术技巧去经营自己的作品;从内容方面来说,他的小说更像散文一样,可以没有人物,只谈人生感受或生活琐碎,也可以有人物而无故事。总之,他的小说追求的是一种“生活化”,一种“苦心经营”后的随便与简单,而不是刻意的“创造”。

汪曾祺的这种小说形态除了与他自身的文学素养有关,同时,也受沈从文等人的影响。作为沈从文的高足,汪曾祺在小说题材的选用、小说的叙述风格方面与沈从文一脉相承,有很多的相似性,因而,沈从文的这种小说形态具有80年代中国文学的典型特征;同时,汪曾祺的这种小说由于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是中国抒情小说传统断层的一个链接。因而,他的小说形态也影响着当代一些作家的创作风格,如贾平凹等。所以,可以说汪曾祺的小说特征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既继承了中国传统小说文化,突出了小说原本的文化特征,同时,又对后来的作家创作以及“先锋文学”、“寻根文学”的兴起起到了推进作用。

二、小说的“语言特色”――对当代小说语言的影响

汪曾祺个人十分重视小说的语言。不同于小说的结构形式,语言对于小说来说,是灵魂所在,它是小说的本体。作家通过语言来描绘小说的具体情节,因此,语言是作家文笔技巧的集中体现。

汪曾祺善于将小说当成散文来写,将“散文式”的小说当成抒情诗来写。因此,汪曾祺的小说语言力求打破散文、诗与小说的界限。同时,汪曾祺的小说语言不是很欧化,没有明显的“翻译体”所具备的强烈的欧式语法形态特征,如《复仇》这篇作品中的开篇有一段:“人看远处如烟/自在烟里,看帆篷远去/……”这种语言明显地更具“诗化”特征,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欧化语言的限制,这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汪曾祺的小说语言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其“口语化”特征。在语言运用方面,他总是用最简实的字眼组成最通俗易懂的句子,这样的语言使读者在小说内容方面的理解是极为容易的。他的这种语言特征与前文提到过的“欧化语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我们将汪曾祺的语言与“欧化语言”的主要代表者――朱自清的语言来进行对比分析。

例如:汪曾祺――紫薇花是六瓣的,但是花瓣皱缩,瓣边还有很多不规则的缺刻,所以根本分不清它是几瓣,只是碎碎叨叨的一球,当中还射出许多花须、花蕊。再看一个例子:一个枝子上有很多朵花。一棵树上有数不清的枝子。真是乱。乱红成阵。乱成一团。简直像一群幼儿园的孩子放开了又高又脆的小嗓子一起乱嚷嚷。

朱自清――这灯彩实在是最能钩人的东西。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

可以看出,朱自清的语言是欧化味儿很浓的白话文,而汪曾祺的语言却极尽平实、简单,使人耳目一新,对白话文的表达运用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三、小说在写作观念与叙事方式上的变化

(一)小说题材

从小说题材方面来说,汪曾祺的选材多是比较平和、温馨的,鲜少涉及人性中的阴暗。他并不习惯通过阴暗的揭示来给予人们人生方面的感悟与思考,而是旨在以一些温馨乐观的人和事来表现生活、传达人生感悟。

汪曾祺倾向于写旧题材。前文提到过汪曾祺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最大限度地追求“生活化”,而他本人对此的解释是,对于旧题材,他的了解要更全面、更熟悉一些,只有熟悉的好像自己的生活一样,才能将“生活化”这个特征最大限度地呈现出来。

同时,汪曾祺的题材中,描写童年经历的比较多。以童年视角为叙述策略,以描写童年、回归童年来挽救沉溺的过去种种。如他本人所说,只有对所写题材有足够的了解,才能最大限度地将其“生活化”特征呈现出来,这也是他的作品中童年回忆题材居多的原因。

(二)表现手法

汪曾祺的小说更偏向于“无技巧化”,通过最平淡的字眼来组成最平淡的句子,不去追求在艺术形式、表现手法上的技巧,这便是汪曾祺小说的一个亮点――以“苦心经营”的随便来表现小说的主旨和其中的思想感情。

汪曾祺的小说追求“生活化”,因此,他的笔下多为最真实的生活场景,再现的是生活的本来面目,而这种平淡与真实恰恰是生活深刻的浓缩,是艺术的最真实流露,是小说意境表现方面的最高境界。

四、写小说即是写“气氛”

汪曾祺的小说可有人物而无故事,更可无人物而只谈人生感悟与生活琐碎。对他来说,写小说并不等于写故事,更不等于编故事。他并不刻意去拿捏句法,也不去费心经营故事情节,他更倾向于去书写一种气氛、一种情绪。

他的“散文化”小说重在写气氛,这也是他要“冲决”小说传统概念的一个体现。在他看来,写气氛即是写人物,写气氛即是写小说,这也是他的小说一个别致新颖的地方。如前文提到的,汪曾祺既不着力于故事情节的构思与经营,那么推动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将会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他善于表现和渲染气氛,以气氛的烘托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例如在作品《八月骄阳》中,写到老舍被逼投湖的这一幕:

这人眼神有点直勾勾的,脸上气色也不大好,不过这年头,两眼发直的人多的是。这人走到靠近后湖的一张长椅旁边,坐下来,望着湖水。

张百顺把螺狮送回家。回来,那个人还在椅子上坐着,望着湖水。

张百顺回家吃了中午饭。回来,那个人还在长椅上坐着,望着湖水。

天黑了,张百顺要回家了。那个人还在长椅上坐着,望着湖水。

汪曾祺并未下太多笔墨去描写周遭景物如何、人物神态如何等细节,而是通过一段排比来将悲怆的气氛推到极致,也将故事情节推向了高潮。反复地强调“那个人还在长椅上坐着,望着湖水”这一句,淋漓尽致地体现出当时的压抑气氛。可见,在气氛的表现上,汪曾祺是十分到位的,这也是他小说表现上的一个重要手段。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特征、语言特色、写作观念与叙事方式上的变化以及气氛的营造等方面的文体特色进行具体分析,使读者更加深刻地了解汪曾祺与其作品的同时,也揭示出其文体特色带给当代小说的影响及意义。他小说的“散文化”特征,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既继承了80年代中国的传统文学方式,又对后来的小说作家在创作上给予了深远影响;他的“口语化”语言特色也是他的小说的一个别致之处,同时,这种口语化特征也使人们的耳目一新――白话文原来可以这样写;而在写作观念与叙事方式方面,一个是取材――温馨而贴近生活,并以童年视角为叙事策略,另一个是表现技巧的“无技巧化”,以“苦心经营”的随便来表达小说要旨;最后,汪曾祺的“写气氛”也对当代的小说创作有着深刻的意义――故事情节的推动并不单单局限于环境、人物神态等的细节描写,气氛的营造与烘托也同样是一种有效手段。

――――――――――

参考文献:

〔1〕温儒敏,赵祖谟.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石杰.和谐:汪曾祺小说的艺术生命[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1):99-104.

〔3〕黄科安.论汪曾祺散文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关系[J].江淮论坛,1998(5):95-100.

〔4〕柯玲.汪曾祺创作的现代意识[J].盐城师专学报(哲学版),1998(4):35-39.

上一篇: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初探 下一篇:巴彦淖尔市河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