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伤仲永》的教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时间:2022-10-19 08:20:45

试论《伤仲永》的教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摘 要:《伤仲永》是北宋名家王安石的名作,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在这篇短短的散文中,蕴含着后天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这一人生至理。文章就《伤仲永》的课堂教学展开讨论,论述如何让学生学会欣赏文言文的简洁之美,揣摩作者的写作技巧,并让学生明白后天教育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

关键词:初中教育;文言文教学;后天教育;成才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6-0095-01

《伤仲永》是唐宋家之一、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一篇散文。王安石在这篇短短的文章中言简意赅地完成事件叙述,并深刻地阐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文章简洁明了,用词恰到好处。这篇文章不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还具有引导学生重视自己学业的现实意义。

一、教学意义

(1)文言文词汇。《伤仲永》是初中生最早接触的篇幅较长的文言文之一,在文中有很多用法灵活的文言文词汇,这些词汇的含义和词性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区别。可以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这些词汇,并通过揣摩这些词汇的用法,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爱好。例如,“伤仲永”的“伤”,在现代汉语中,人们习惯性地将其理解为伤害,然而学生在学完本文后,无需教师的提醒就会自然而然地总结出:这个“伤”应该理解为“为……伤心、感伤”。学生能够理解到这样的程度,就已经很接近真正的含义了,接下来,教师再指导学生总结出真正的含义应该是“哀伤、叹息”。

(2)领会全文。让学生学会文言文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领会全文,进而领会文言文的简洁之美,增强学好文言文的信心。例如,作者在文中前两段记述了方仲永,先是耳闻后为目睹,在方仲永展露天赋和最后的回归平庸之间,作者分别用三句话作为概括、点睛之笔。可以通过让学生总结方仲永从聪颖到平庸的三个阶段,考查学生是否理解文章。学生多数能独立翻译全文并总结出这三句话:从“指物作诗立就”到“不称前时之闻”,直至最后的“泯然众人矣”。

(3)领会作者的表达方式。《伤仲永》开题指出了对仲永遭遇的“伤”,很多学生读完文章却会提出疑问,“为什么文中没有出现一个叹息相关的字?”这是因为学生虽然学会了文言文词汇,也能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但却没能在更深层次理解文章,没能领会作者表达手法的巧妙。文章中,虽然没有出现“伤”字,但是却处处流露出“伤”。作者对仲永的遭遇的叹息,正是通过对仲永在乡人心目中的地位对比来实现的。在仲永幼年“指物作诗立就”时,作者以“邑人奇之”点明童年的仲永在人们眼中是神童,但作者自扬州返乡之后,作者舅舅的一句“泯然众人矣”,描绘出成年后的仲永在乡人眼中已变得平庸。从“邑人奇之”到“泯然众人矣”,鲜明生动地指出:当年的神童已沦落为平庸之辈。文中虽然不见叹息,但仲永的结局之悲惨让千年之后的我们读起来都不禁在内心为其哀叹、惋惜。教师可以通过深入剖析文章,让学生反复揣摩作者通过间接描叙事件、直接表达观点的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

(4)对学生写作的指导意义。该文的描写和议论都很平和,但作者在文中采用的描法和表达方式,很值得学生在学习中细心揣摩和借鉴。例如,作者通过“邑人奇之”对比“泯然众人矣”,描写仲永在乡人心目中地位的变化,突出了仲永结局的悲惨。虽然只是平平淡淡的描述,却能够达到拷问每位读者心灵的效果,使当代的人们仍然觉得方仲永最终的遭遇对我们具有警示作用。作者在点出仲永悲剧的原因时,仅仅用“世隶耕”交代了仲永的家世,隐晦地指出造成仲永悲剧的根本原因。后面提到仲永父亲“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点出他贪图小利却耽误了儿子终身的可悲,一个“扳”字深刻表达出仲永在成名后身不由己地成为父亲谋取小利的工具。“不使学”三个字虽然平淡,却是仲永从神童沦为常人的关键。这三种因素凑在一起,就入木三分地揭露了方仲永悲剧的根源。在文章整体安排上,前两段客观描述了作者见闻,向读者陈述仲永的遭遇,不加一个字的评价,使文章具有极强的可信度。在第三段,则一针见血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将文章的立意提高到对所有人的警示。仔细揣摩这篇文章的整体结构――先客观陈述事实,再开门见山地提出观点,并适当地提升自己观点的立意,使文章更具说服力。这种谋篇布局,对初中生学习写作,尤其是学习议论文写作,有非常大的方法上的指导意义。

二、现实意义

王安石在文章最后对方仲永结局的叹息,如同黄钟大吕一样,扣动着千百年来众多读者的心弦,提醒人们后天教育对人才成长的重要性,从而告诫读者:一个人无论天资有多么出类拔萃,也不能忽视后天教育。王安石在最后的议论中指出,天赋远远超过一般有才能人的方仲永,不接受正规的后天教育尚且泯然众人,那么大多数天资一般的人如果不重视后天教育,其最后将沦落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这一思想对学生有着非常现实的教育意义。因此,在学生刚刚学完本课时,教师要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其懂得后天学习的重要,这能促使学生正视自身对学习的态度,改善学习观。

三、结束语

本文以《伤仲永》教学为基础,主要讨论其对初中生文言文教学的意义和对初中生写作的指导作用。首先,可以通过对《伤仲永》的学习,让学生喜欢文言文,提升学生欣赏文言文的能力;其次,文章的写作技巧和作者对文章中心思想的表达方式,对学生的写作技巧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最后,在学生能够彻底理解本文的基础上,要提高学生对学业的重视程度,促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参考文献:

[1]郑智勇.《伤仲永》的一个讹字[J].韩山师专学报,1993(04).

[2]陈登亿.《伤仲永》浅析[J].承德师专学报,1982(04).

上一篇:三个神奇的人 下一篇:苏中抗日根据地的一场货币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