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济学角度分析知识失业问题

时间:2022-09-10 08:39:58

基于经济学角度分析知识失业问题

摘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出现教育水平越高,失业率情况越严重,这就是大家所听到过的知识失业。其目前为对我国人才和教育资料均存在一种的资源浪费,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危害是很大的。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深化,我们的知识失业现象所带来的问题也渐渐的暴露出来。从失业知识含义的理解,分析我国目前知识失业的现状及危害,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知识失业问题的主要的原因,采取措施,以影响进一步增大,解除该现象必须从国家政府,高校,自身和企业及其他机构共同努力,制定改进措施,以避免知识失业带来的巨大冲击影响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现象。

关键词:知识失业;经济学角度;分析

1.知识失业所带来的危害

1.1心理方面

随着我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需要及时解决,由于主观愿望和现实的巨大反差,使得知识分子在面对失业问题是承受力弱,甚至产生焦虑,恐慌和沮丧和其他心理感受。有科学研究表明,就业压力,甚至导致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心里的各种担忧问题。这严重危害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和身心发展,更不利于社会稳定团结。由于接受高等教育后失业会导致有组织的社会不稳定现象,其破坏性难以想象,社会稳定的危害大,比如说高智商犯罪现象。很多人认为,自己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但是并不能学以致用,社会并未给其相应的工作内容,他更是没有展现自己,表达自己的舞台,甚至会觉得自己没有用武之地,因此产生消极的负面情绪。正因为如此,知识失业率所带来的连锁反映具有很高的政治色彩和社会的重要性。

1.2人力资本投资方面

知识失业证明,大部门人力资本投资和贮备,已不能在劳动力市场上大环境下获得相应的回报,无论是明显或隐藏的失业,知识失业作为社会一个整体中部分的资源浪费,影响国家的整体发展步伐,无法合理利用社会资源,这是一种很大损失。对于工薪或农民家庭的文化教育投资任然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成为贫困家庭巨大的负担。如果你毕业后不能找到工作,继续读研究生,读博士,那么所带来的投资成本会更高。一旦失业,做造成巨大的损失难以想象,危害将是全面的。一旦该类人失去信息,那么之前的资源培养就相当于做了无用功。如果人们失去信心,对回报失去信心,并达成一种共识,在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将减少,受教育水平下降,最终将影响社会和经济发展,影响中国的综合国力。

1.3加剧社会两极分化

知识失业的长期存在,未来的社会阶层可能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级别。对于有支付能力为教育投资的这些群体,可以提供给自己和自己的孩子更高的教育水平,这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但是现状是非常穷的人买不起这种教育投资,这种昂贵的教育投资竞争最终带来较低的回报。目前,许多经济条件好的人,送孩子们去好学校或送子女出国留学,一直读到博士,而有的孩子来自贫困家庭,经过高考录取后,却放弃了继续教育的机会,这是一个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结果,更是文化水平两级分化的结果,甚至造成的就业机会和社会财富两极分化,并最终会导致社会结构畸形,甚至有可能出现对立两极现象,这显然是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的。

1.4导致教育需求的膨胀

由于近年来的就业形势严峻,使研究生,公务员等行业考试成为热门,进而人才高消费的现象普遍。高校扩招 ,毕业生不理想就业 - 硕士博士层进一步深化招生 - 就业矛盾,高层次的毕业生挤一个较低的水平毕业生,层层挤压,导致过度教育经济学拥挤。这样下去,直接的结果是,教育的无限扩张和肿胀,造成人才浪费,最后会出现相比之下稍微普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上大学无用的想法,或是所有人都挤破头的要上名牌大学,这样只能提高名牌大学的要求,而并没有实际的根本改善。

2.解决知识失业的措施

2.1政府方面

政府须在此方面进行宏观调控,以确教育长期可持续发展。教育和经济之间是相互依存、制约的,教育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有自己的长期目标,教育行业必须向前发展。但是,教育的发展是不能只追求规模,和一味追求利益,否则会造成教育未严重的滞后。政府需积极调整教育机构的投资,教育投资应该向中低层的教育倾斜,适当降低高校人财物资源的投资,既要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又要抑制知识失业和避免失业,需要进行有效措施的实施。

2.2高校方面

加快高等教育改革步伐,从而使高校的教学模式,适应社会的需求。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容易出错的,应予以纠正,使供给和需求相互适合。首先,大学学科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结构和学科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前期设计好的,其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和方法应适应社会的需求。其次是重视能力养成。改善教育为前提,专注于技能的提高为基础,学历教育和能力教育有效的相互结合,从而培养出具有可操作性和应用型人才。

2.3企业方面

用人单位的人才任职管理制度必须要做到一定程度的改革,而且这个改革也要与其相对应,建立一套制度,接受实习生。用人单位根据其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求,适当的接受学生毕业实习,表现良好的给予适当的工作安排。用人单位应接受实习生提供客观,真实的评价,为知识工作者提供就业支持和服务。

总之,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着失业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也是许多国家头疼的重大问题之一,但是失业问题其实属于一种市场竞争环境中比较正常的经济现象,而且这种失业的现象完全可以用经济学的理论来进行讨论和分析。通过利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现在失业状况的原因所在,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能够更好的帮助国家改善现阶段所出现的失业问题,但是也只是起到改善的效果,并不能彻彻底底解决失业的问题,比较失业问题属于正常的经济现象,而正常的经济现象就一定会一直存在,只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和制定相应的政策将这个失业问题控制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之内,从而起到改善失业问题的目的。所以,本文通过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失业问题,希望国家能够利用积极的政策、合理的措施、有效的人员管理等方法来将失业人员的数量控制在一个稳定的、合理的、科学的范围之中,从而降低失业问题对于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影响,也提高了我国失业问题的解决效果。(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袁宁,刘忻.我国知识失业现象及其负面效应解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2]于婷,侯贵生,张宏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的知识失业问题以及应对措施[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与研究,2011(7).

[3]杨冬民,孙红.对人才资源中知识失业现象的探析[J],经济问题,2011(4).

[4]金志峰,王磊,金智.失业现状、原因以及对策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2,(7):42-46.

上一篇:浅谈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 下一篇:高速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