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验化”教学策略在社会活动中的运用

时间:2022-09-10 07:35:34

浅谈“体验化”教学策略在社会活动中的运用

体验是主体亲历某件事并在此过程中对事物产生真切的感受,从而形成某种态度和认识的过程。这种感受和领悟是直接的,往往也是深刻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社会领域的教育建议中经常出现“感受”“体会”等词,说的都是体验这种学习方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在社会领域的指导要点中也明确指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可见, 体验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

我园开展“体验化”教学策略的研究,通过理论学习、交流研讨、案例观摩等形式,总结梳理出情境体验法、角色体验法、操作体验法、探究体验法、互动体验法五个体验化教学策略,千方百计为幼儿提供多种亲身体验的机会,使社会领域教学活动生活化、常态化,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在体验中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一、结合生活,设计体验化教学环境

《指南》中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社会性的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借助于日常生活,并且为了日常生活而进行的。与幼儿现实生活联系越紧密的内容越容易被幼儿所理解和掌握。

1.日常生活中的体验。

如小班社会活动《别人东西我不拿》,小班教学组通过组内教研、研讨,确定以幼儿自选游戏活动的常态活动形式来展开,一改以往课堂教学说教的生硬模式,让幼儿在自由、自主的状态下玩玩具,对自己喜欢、想玩可是没有的玩具老师提出“自己想一个好办法”的解决方式,提出既能拿到玩具,又不能抢别人的玩具的要求。这对于自我为中心意识很强的小班幼儿来说,有一定难度。而社会教育应以幼儿的发展为依据, 应建立在幼儿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小班老师正是基于日常观察发现有部分幼儿在想加入同伴的游戏时,会友好地提出请求,进而达到参与游戏的目的,而孩子的这一举动,不正是本次活动要达到的目标吗?所以小班老师因势利导,把这一目标要求融入游戏活动,利用榜样的作用,全面推广开来,教育目的自然而然地达成。当然,幼儿不可能通过一次活动就会齐刷刷地全部会友好地协商解决问题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经过个体和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实现的,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因此老师们对幼儿社会性的培养一定要持之以恒,使幼儿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品质,成为善于适应环境变化、协调与他人关系、活泼开朗的现代人,坚持是最重要的。

2.社会生活中的体验。

社会领域的教学,不能仅局限在活动室内进行,否则幼儿缺乏感性认识,难以激起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认识事物的兴趣。因此,我们要为幼儿提供真实的环境,去认识家乡的美丽,人们的劳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如中班社会活动《我的家乡在海边》,就是一次家园合作的社会体验活动,通过带幼儿到真实的环境中去认识、观察大海及海产品,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认识自己的家乡,在动手操作中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再如:《青青小草》活动,老师亲自带幼儿走进社区,观察草地,观察社区居民和行人的行为,再让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和做法……这样激发幼儿爱护小草,不随手乱扔垃圾,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等教育契机就自然融入其中了。通过教师长期一贯的坚持,将社会性教育目标借助于日常生活的不断重复的特性,在日积月累中会逐步形成进而巩固。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具有教育价值的。在实践中,教师主动将幼儿的学习、发展与一日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比如:有关“自我保护”“关爱”“习惯养成”等方面的活动内容,除了集体教学活动以外,更多地将之渗透于幼儿的课间、散步、用餐等日常生活之中,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习得相关经验,尽情享受体验的乐趣。

二、互动交往,感受体验化教学乐趣

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小社会,在体验活动开展的每个活动中,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间,会产生广泛的互动和合作。如外出活动前期小组计划书的制订、活动中期集体信息收集交流后的统计、活动后期的各类游戏及创作活动,都需要幼儿通过合作完成。幼儿在交流、商讨、合作中体验到了同伴的友谊,体验到了互助与竞争,体验到了群体的力量与成功的快乐。这种社会交往意识、社会角色规范和社会合作行为,在幼儿亲身合作的过程中时时地感受着,并不断地发展着。

《指南》社会领域一开始就指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但是社会活动一直是以枯燥说教和无趣充斥着我们的脑海,老师们都比较打怵。结合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体验中完成教学目标,显然是适合幼儿的教学策略。《我会打电话》教学活动因此应运而生。园级骨干老师牵头设计研究,先由骨干组内观摩研讨,反思改进;再请教学组观摩,进一步反思;最后在全园进行观摩。本次活动以幼儿喜欢的亲身体验的方法去进行,让幼儿了解进而掌握有礼貌地接打电话的方法,而幼儿知识的获得基本来自于自身的经验和感受,在接、打电话这个交往过程中分享他人的经验也将自己的经验贡献给他人,在参与中充分感受自己的主体地位。所以整个过程幼儿的热情高涨,兴趣很浓,积极参与整个活动,能乐意、大胆地表现自己。教学目标融入其中,幼儿在玩中自然收获好习惯。

人是一种群体性的动物,不可能离群索居。既然要在群体中生存,就必然要与他人交往。能不能主动与人交往、善于不善于与人交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对幼儿来说,形成积极的交往态度,发展基本的交往能力,与周围的人建立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当前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更是一生发展的重要基础。

体验化教学充分注重了幼儿的感受、感觉、感知,而老师从“行动指挥者”也转变为幼儿“学习”中的大伙伴,合作者。只有当幼儿放开手脚全身心投入到体验活动中,“学习”对他们来说才不是一种负担,一种束缚,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教师所精心设计的活动才会有意义,有价值;实现教育目标才不会是空洞乏力的,才会真正体现以幼儿为本的理念。所以,我园将继续以“快乐教育”思想为核心,实施游戏化、生活化、情境化、体验化等教学策略;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还要不断地探索和发现,去寻找更加适合幼儿游戏、生活的新途径。

上一篇:浅谈音乐活动在幼儿常规中的渗透 下一篇:深度阅读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