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走进初中历史教学课堂经验谈

时间:2022-09-10 04:49:41

让音乐走进初中历史教学课堂经验谈

摘 要:俄国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音乐的魔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觉的事有所感觉,对理解不了的事有所理解,使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正是音乐的这一特殊魔力,使其成为历史教学的有效资源。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为音乐与历史学科的深入融合创造了条件。实践表明,让音乐走进初中历史课堂,有助于实施情感教育,创新教学模式。

关键词:课堂教学;情感教育;教学模式

一、音乐有助于实施历史情感教育

以初中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章节教学为例,选用我国著名钢琴协奏曲《黄河》中的第三乐章《黄河愤》为背景音乐,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清脆的竹笛声响起,奏出民族风格的主题;随后,钢琴声渐变深沉压抑,和弦与铜管乐的阻塞音越发明显,表现了日寇对祖国河山的践踏,人民在水深火热之中遭受深重苦难,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之下,学生如同回到了当时的中国大地,每个学生脸上都表现出悲痛的表情,苦难音调进行之中,同时酝酿着反抗的情绪,随着音乐情绪的不断高涨,独奏钢琴奏出了象征民族悲愤的雄伟音调,学生胸膛之中也随之燃烧着斗争的熊熊火焰;再配上屏幕投影中显示的一张张日本侵略者屠杀中国民众、蹂躏我大好河山的历史照片,此情此景,教师无需任何语言,音乐已经把每个学生的思绪拉到了那段艰苦的岁月,润物细无声中实现了爱国主义历史教育。

二、音乐有助于创新历史教学模式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生动活泼而富有感染力,深受中学生喜爱;历史学科相对枯燥乏味,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效率低下。二者的融合为历史教学带来新启示,利用学生热爱音乐的特点,引导学生从歌曲中捕捉历史信息,有利于调节教学氛围,转变教学形式。通过开展“我爱记歌词,歌词之中找历史”的探究活动,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十送红军》中分析长征的起因、过程、结果、意义,《松花江上》回顾了“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及其影响,《东方红》《五星红旗》《春天的故事》等歌曲反映了新时期的社会现状……通过这一次活动,学生形成了“时时有历史、处处有历史”的意识,教学效果显著。

音乐是人类特有的艺术形式,深刻反映着当时当地的社会风貌,具有极强的时代烙印。就其本质而言,音乐源于历史,高于历史,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将音乐引入历史教学,充分发挥它的辅助作用,有助于打开历史教学的新局面,用音乐谱就历史的新篇章。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下一篇:夯实基础 技巧点拨 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