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对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2-09-10 03:16:19

农户对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本文基于山东省东明县12个乡镇的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年龄、外出务工经历、耕地规模、劳动力人数、家庭规模、借贷经历、年人均收入、政策宣传、贷款优惠程度、政府扶持力度以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因素对农户的土地抵押贷款需求影响比较显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我国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开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地;农户;贷款需求;意愿;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83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6)05-0078-05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6.05.15

一、引言

当前“三农”问题己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大问题,而资金作为现代农业投入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其来源是我们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资金不但包括国家投入的支农资金,也包括农民自己投入的资金,对于农民而言,资金的一般来源或是农民自有资金的积累,或是来源于借贷资金。借贷资金包括了民间的私人借贷和向正规农村金融机构的借贷。一般来说,农民自有资金积累非常有限,因此大多数资金短缺的农户不得不求助于伴有高额利息的私人借贷,这无疑会让农民的担子加重,同时会阻碍农村经济的正常发展[1]。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农民没有可以从正规农村金融机构获取资金的保证或是抵押品,而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抵押的农村土地金融制度则顺利解决了这一问题,能够彻底打破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2]。以土地为切入点,着手与农村金融相结合,既可以顺利解决“三农”的资金问题又可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这对研究我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农户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的意愿是影响其开展的根本因素,因而对影响农户参与农地金融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

二、数据来源与分析

(一)数据来源

作者于2015年10-12月在山东省东明县进行实地调研,调研主要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并依据所取得的调研结果作为本文的数据来源。本次调研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共发放240份问卷,样本分布在东明县的东明集镇、刘楼镇、三春集镇、小井镇、菜园集镇、沙窝乡、陆圈镇、马头镇、武胜桥乡、大屯镇、焦园镇、长兴集乡等十二个乡镇,每个乡镇发放二十份,收回有效问卷211份,问卷回收率为87.9%。调查样本分布见表1[4]。

在本次有效样本的随机选取中,男性159人,占75.4%;女性52人,占24.6%;样本年龄皆大于20岁,大都分布于30-60周岁,占76%;家庭人数多为4-5人,占62.1%;受教育程度以高中及以下为主,占到94.7%;调查中发现,少数人有过贷款经历,占比约为36%;家庭平均年收入大都分布在2-4万元之间,其中农业收入约为1万元,占总收入的35%左右,收入主要来源为外出打工,由于劳动力人数和技能的差距,每个家庭的打工收入差距较大,占到总收入60%的居多;同时根据结果我们也发现,75.8%的被调查者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不够了解。

(二)数据描述与分析

1.农户家庭收入与借贷情况。在被调查的家庭中,农户的收入来源呈现多样化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外出务工收入、种植业收入、养殖业收入、工资性收入等,其中以外出务工收入作为家庭主要收入的农户最多,占到52.1%,以种植业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次之,占到28.4%。农户借贷水平比较高,借贷现象普遍,一个年度内借款2万以上的有73户,占到34.6%,其中将贷款用在为子女建房购房和婚丧嫁娶的有46户,占63%。对农户借贷渠道的调查中发现借贷途径主要有两种:向亲戚朋友借款和高利贷,仅有36户农民曾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占比约为26.5%。

2.农户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的意愿。根据收回的的有效问卷,农户在被问及是否愿意将农地抵押出去获得贷款时,仅有104名调查对象愿意接受,占总数的49.3%;107名农户不愿意抵押土地,影响其参与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最主要原因主要包括手续复杂、利息高、怕失去土地、对政策不够了解等方面,分布如表2所示。

3.农户关于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的受宣传程度[5]。根据获得的调研数据,相当一部分农户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知之甚少,有的农户甚至从来没听说过农地金融制度,对该政策非常熟悉的是少数家里有学历高、做生意或者是干部的家庭,了解方式主要是通过新闻报道、当地政府的宣传得知,而来自当地金融机构的主动宣传却很少,说明金融机构对农村的金融扶持有待加强。

(二)变量的选取和基本假设

本文首先选择了农户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需求作为模型的因变量,同时把自变量分为调查对象个人特征变量、农户家庭特征变量、外部环境特征变量三个方面。结合走访调查结果和相关理论研究,把影响农户参与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的因素汇总于表3,主要包括变量的定义、描述和影响效果等方面。

1.被调查对象个人特征

(1)被调查对象的年龄。根据调查数据可以发现,被调查对象的年龄大都分布于30-60周岁,向两端递减,大致符合正态分布。同时也可得出,不同年龄段的农户对风险的承受程度也会不同,通常情况下,随着年龄的增加,农户的投资意愿逐渐降低,对抵押土地进行贷款的途径也比较抵触。因此本文假设,年龄越大的农户对农地经营权抵押抵款的意愿越低。(2)被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一个人的文化程度直接关系着他的眼界、知识面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因此我们假定,农户的文化程度越高,其投资意愿和管理风险的能力越强,进而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有更强烈的需求。

2.农户家庭特征

(1)劳动力人数和家庭规模。通常情况下,一个家庭劳动力人数越多,人均收入也就越高,对贷款的需求相应降低;相反,随着家庭规模的增加,所需要的资金相应增加,进而会对土地抵押贷款的需求上升。(2)人均收入。一般来讲,农村地区消费水平差距不大,这种情况下,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农户需要的额外资金相应降低。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农户对参与农地经营权抵押制度的意愿与人均收入呈负相关。(3)耕地规模。一个家庭的耕地规模越大,耕地的边际效用越低,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也会随着耕地的增加而降低,进而农户对土地的依赖程度也会降低,所以会更倾向于将土地进行抵押。(4)借贷经历。这里的借贷经历主要是指从正规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经历,如果一个家庭曾有过贷款经历,那么他对新兴的融资渠道会更容易接受,对抵押贷款的意愿也会相对强烈[6]。

3.外部环境特征

本文调查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贷款的优惠力度、政府的扶持政策以及关于农地抵押贷款政策的宣传力度和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金融机构对农户的贷款优惠力度越大,农户从中取得的收益越多,进而投资意愿越强烈,最终导致农户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需求更大;通常情况下,政府的政策直接关系农户的决定,农户相信政府,一项政策从政府得到的扶持越多,农民对该项政策的信任度会越高,因而我们假设,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需求与政府的扶持力度呈正相关;一般来讲,如果一项政策的宣传力度越大,越有可能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进而被目标群体熟悉进而参与进来,所以我们同样假设政策宣传和抵押贷款意愿呈正相关;通常,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越完善,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越低,农户就越敢把这项沉睡的资产流动出去,进行土地抵押获得贷款[7]。

(三)模型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了SPSS19.0对211个样本数据进行了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估计结果如表4。从模型结果可以得出,所选模型取得了的良好的整体拟合效果,检验基本可行。影响农户土地承保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主要因素如下:

1.被调查对象个人特征对农户抵押贷款需求的影响。首先,从表4可以看出,性别的wald量的显著水平sig=0.714>0.05,说明模型无法拟合数据,因此性别变量对我们采用的模型没有显著性意义,所以应该剔除。年龄的回归系数为-0.625,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农户对抵押土地来获得贷款的需求呈现降低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主要是由于年龄大的农户通常具有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差、风险规避倾向性强、投资意愿弱等特点,进而造成贷款需求低的局面;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金融机构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往往对60岁以上的借贷者比较谨慎,所以导致农户对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意愿与年龄因素呈负相关,并且sig=0.0000.05,说明文化程度因素数据的拟合效果不好,对模型贡献没有显著性意义,出现这种结果主要是因为当地的农村教育落后,以致于被调查者绝大多数都没有接受足够的教育和知识去了解和接触到有关土地金融方面的事物,进而造成文化程度不能显著影响农户贷款需求的局面。外出务工经历因素的回归系数B=0.712,并且wald的显著水平sig=0.001

2.农户家庭特征对农地抵押贷款需求意愿的影响。从表4中可以看出,劳动力人数、家庭规模、耕地规模和借贷经历的统计量Wald的显著性水平sig=0.000

3.外部环境特征对农户农地抵押贷款需求意愿的影响。从表4中可以看出,农户对政策宣传满意度和农户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满意度的统计量Wald的显著水平sig均为0.000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东明县13个乡镇的211户农户的样本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得到了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意愿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农户的年龄、外出务工经历、耕地规模、劳动力人数、家庭规模、借贷经历、年人均收入、政策宣传、贷款优惠程度、政府扶持以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同时,通过本次实地调查和模型结果分析发现,我国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开展面临着潜在需求低、农户认知少以及农户恋土情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可作为一种重要的旨在解放农村生产力、打破资金瓶颈的金融创新途径,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已是大势所趋,故根据该次调查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速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研究发现,虽然相当数量的农户农业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日趋下降,农业收入来源也日趋多元化,但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农户对土地的精神依赖程度却没有降低,他们把土地当做保障其基本生活来源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对土地抵押贷款业务保持谨慎态度。因此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消除农户的后顾之忧,让农民脱离靠地保障生活的现状,使“沉睡”的土地资产流动起来[8]。

(二)加大政策扶持和宣传力度

首先,金融机构应该加强对农村中低收入农户提供土地抵押贷款服务,提高这部分人群参与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积极性[9];其次,政府和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实行财政补贴、降低营业税等措施来使农户享受到切身利益,进而推进土地抵押贷款业务的开展;最后,应该经常性的在农村开展专题讲座、发放手册等活动,尤其加大对没有外出务工经验、年龄较大农户的宣传力度,使其转变观念,尽可能提高政策认知度。

(三)开展农地抵押贷款试点

在我国开展农地抵押贷款试点是适应未来趋势和农村发展现状的必经之路,通过在试点地区实行政策优惠,加大扶持力度,解决农村资金供求矛盾,来推进当地农户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发展,进而以点带面,提高其他地区农户参与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积极性,最后在各地有序推进农地金融业务的开展[10]。

参考文献:

[1]者贵昌,朱霁.关于构建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探讨―

―基于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思考[J].农村经济,2011(9):24-28.

[2]刘奇.农地抵押贷款的困境[J].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2014(5):19-21.

[3]刘婷婷,刘钟欣,吴东丽,于丽红.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37个样本农户的调查[J].农村经济,2013(2):38-41.

[4]赵帅,董继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山东省的调查数据[J].农村金融研究,2014(7):18-22.

[5]惠献波.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潜在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河南省四个试点县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3(2):9-15.

[6]靳聿轩,王志彬,张雷刚,朱杰亮,任章成.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山东省沂水县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4(10):411-413.

[7]吴洁敏,乔宇.为何农民对农地金融不感兴趣――来自大连、绍兴两地的专项调查[J].中国土地,2010(4):41-44.

[8]惠献波.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建构:动因、制约及路径选择[J].农村金融研究,2013(7):71-74.

[9]王志彬、靳聿轩.土地金融创新背景下农民教育培训问题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5):158-160.

[10]史为民.农地抵押贷款模式的比较考察与我国的路径选择[J].现代经济讨论,2010(9):40-43.

上一篇:岩溶山区玉米―黄豆避涝减灾栽培技术 下一篇:货币政策对股市波动存在时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