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中的创新教育

时间:2022-09-10 01:57:39

浅谈初中化学中的创新教育

摘 要 本文就初中化学中的创新教育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了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对策,期望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可行的参考。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创新教育 对策

一、要明确创新教育的内容

培养创新人才是学校教育的目标,各科教学都要贯穿创新人才的培养,都要开展创新教育。实践化学教育创新的前提是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有可能产生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学习和创新激情得到释放。

二、教师要走出创新思想的误区

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上存在误区,主要表现在:第一,他们认为认为创新就是发明创造,认为中学生不能创新,创新是学问高的人而言的。比如说,蜡烛燃烧后只能满足书上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结论。如果说,当把冷烧杯放在烛焰上方,杯底出现黑色物质时,就说这不是初中生探究的范围。提出质疑来,也说是不对的。这样长此以往就会抑制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二,有些教师没有摆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关系,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轻视和排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事实上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创新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同样没有创新,基础知识也就成了一潭死水。比如,没有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作基础,任何化学方程式能写好不就成了一句空话吗?

三、营造教育创新的氛围

斯坦福大学的校长斯帕尔教授在谈到斯坦福和硅谷的成功时,认为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其核心是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良好关系建立的基础是民主、平等。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让学生感到你是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如化学作业做错了,“CO”写成了“Co”。可批阅为:请认真书写好化学式!“请”字当头,效果肯定有别。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随时听取学生的意见,善于吸收学生的新思想。只有这样,学生的心情才会舒畅,思维才会活跃,才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才会产生创新意识、创新情感,才能培养创新能力,从而形成教育创新的氛围。

四、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思维的最高表现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理解。先前的化学教材,在讲二氧化碳的制取时,教材上直接给出了结论:实验室利用大理石(或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而现今的教材给了可供选择的反应药品:石灰石、碳酸钙粉末、碳酸钠粉末、稀硫酸、稀盐酸,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先选择药品,再设计实验,最后确定实验室制法中的最佳方案。这样做就是重视了实验探究的过程,注重了实验的发生和发展,这样教给学生的是有较强能力的“活”知识;久而久之,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现今教材上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也是要求学生自行选择、自己组装,从而确定最佳装置。其实,知识的发展过程,正是前人创造性思维的结果,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可以让他们亲自体验化学的思维过程,这无疑是学生的创造思维过程,它既可以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小结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优化实验教学,培养创新人才

化学许多结论是通过实验得出来的。实验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手段。那么如何优化实验教学呢?

1.依据教学大纲,把握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分层次确定实验教学目标

在考虑学校教学设备和设施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差异,恰当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分层次确定实验教学目标。这样做既有利于因材施教,使所有学生对学习目标的实现充满信心,并学有所获,又能很好地培养各类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的各种能力不断形成和发展。

2.根据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确定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化学实验教学中,不同的实验内容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因而应选用合适的实验教学方法,从而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能力。一般来说,讲授学科新知识时宜采用演示实验法,以加深或促进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行复习和巩固元素或者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时,可以采用演示实验法,也可以采用学生随堂实验法;对某一章或某一部分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性实验教学时,可将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结合起来。该方法的优点是能使学生在教帅的正确指导下,都有机会进行系统的实验操作,是锻炼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判断等能力的最重要方法。为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化学实验能力和创造能力,可布置家庭小实验,还可组织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并有目的地"展各种化学课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乐中有学,学中有乐,潜移默化地促进创新精神的形成。

3.认真设计化学实验课堂结构,有效地实施实验教学方法

最佳的实验方法确定后,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但是,在确定实验方法后,还必须认真研究、精心设计化学实验教学的课堂结构和程序。

六、情动于衷,培养创新意识

情感是人行动的动力,学习是情感的行为。“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学活动如果不能以情感为纽带,那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身心与智能的和谐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可以说,没有情感参与的教育,不是完美的教育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说:师生活动是“师生心灵约会”的活动,教学过程一刻也离不开情感的交融。情感投入在现代教育中的功能再现在激发兴趣上,而兴趣能激发学生产生积极的创造力。

基于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第一要义是需要教师的温暖情感,需要教师用创新精神来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创新式教育体系,让学生如花儿样绽放在创新教育的天地。

上一篇:玉猪的前世今生 下一篇: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质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