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移动终端下人员追踪定位系统应用设计与实现

时间:2022-09-10 12:38:58

安卓移动终端下人员追踪定位系统应用设计与实现

摘 要:Android是当前智能手机终端操作系统的领导者。本文针对安卓智能手机,研究一套针对人员追踪定位的移动终端应用,实现了航迹的实时动态展示、航迹回放、监测人员地理位置查询、报警信息后台主动推送等功能。系统操作方便、便于携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关键词:Android 追踪定位 GPS

1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通讯及全球定位技术获得了广泛的接受,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其中应用最为普遍的在于智能手机的发展与普及。现代社会,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随身物品,基本上是人手一部,甚至人手几部。手机终端应用具有无可比拟方便快捷的强大优势。

Android是Google在2007年的一款全新的智能手机终端操作系统和移动应用开发平台,其在智能手机终端操作系统中的份额占据绝对优势。因此,本文针对安卓智能手机,研究一套针对人员追踪定位的移动终端应用,系统操作方便、便于携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系统整体设计

系统包括三个主要部分:人员追踪定位仪、数据服务中心和移动查询跟踪终端。系统整体构成如图1所示。

(1)人员追踪定位仪

人员追踪定位仪采用便携式集成化设计,整体尺寸5cm×3.2cm×

1.5cm,内置大容量锂电池、GPS、主控系统及GPRS/3G/北斗卫星通信天线,如图2所示。追踪定位仪自带的GPS单元采用嵌入式天线设计,水平定位精度可达10m。追踪定位仪采用无线通讯方式,可采GPRS、3G、北斗卫星三种渠道,在有手机信号覆盖的地方采用GPRS/3G通讯方式,无手机信号的地区采用北斗卫星通讯。

(2)数据服务中心

数据服务中心集中存储各个追踪定位仪发回的位置信息,提供移动查询跟踪终端的位置信息。

(3)移动查询跟踪终端

通过安卓手机应用的方式,实时监控人员的行进航迹及实时位置。应用结合地图方式,更为直观展示人员的地理位置与行进航迹。当某一个追踪定位仪信号丢失设定的时间时,软件会立即报警,管理人员可查看最近一次出现的区域和地理位置。

3 Android终端应用的实现

本文终端应用实现了用户登录/退出、监测人员航迹的实时动态展示、监测人员航迹回放、监测人员地理位置查询、报警信息后台主动推送、报警信息查询等功能。监测人员航迹显示界面如图2中手机界面所示。

3.1Android网络通信

Android平台有三种网络接口可以使用,分别是:.*(标准Java接口)、Org.apache接口和.*(Android网络接口)。

本文中服务器采用Web方式,客户端与服务器的数据通信主要采用.*包中的HttpURLCOnnection类实现,主要代码如下:

3.2Android地图服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地图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互联网地图服务提供的信息和搜索服务给广大人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用更为直观。如今,几乎所有主流互联网地图服务商都对外了接口。针对Android系统的接口,百度地图提供了AndroidSDK,搜狗地图提供了移动API,Google地图提供了GoogleMapsAndroidAPI。

百度地图AndroidSDK是一套基于Android2.1及以上版本设备的应用程序接口。开发者可以使用该套SDK开发适用于Android系统移动设备的地图应用,通过调用地图SDK接口,可以轻松访问百度地图服务和数据,构建功能丰富、交互性强的地图类应用程序。百度地图AndroidSDK提供的所有服务是免费的,接口使用无次数限制。

调用百度地图的主要代码如下:

4结论

本文研究并实现了Android移动终端下的人员追踪定位系统应用,研究开发了Android手机移动客户端,可以实时显示人员动态信息,并可主动报警。人员追踪定位仪采用现代微电子技术,不仅体积小巧,且价格低廉,还具备低功耗和较少通讯断路的特点,不受常规通讯信号的影响,能够实现无人区、通讯盲区等环境条件下的追踪定位。

系统不仅能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查、测绘等行业,也特别适用于户外运动人员。此外,在其他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引导警方或救护人员搜救因失忆、失聪的走失人员,用于跟踪保护贵重物品,也可以置于某些较大型陆地、飞禽等野生动物身上,便于生物科研机构等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科学研究、栖息地研究与保护、种群恢复和野生动物的国际交流等,潜在市场广阔,经济及社会效益明显。

参考文献

[1]姚昱曼,刘卫国.Android的架构与应用开发研究[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8(11):110-112.

[2]靳岩,姚尚朗.GoogleAndroid开发入门与实战[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2-3.

上一篇:光杆缓下原因分析及定量计算 下一篇:品“活教育”,促“活”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