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与图形教学之心得

时间:2022-09-10 07:58:53

空间与图形教学之心得

[关键词]空间;图形;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几何知识扩展为“空间与图形”,《数学课程标准》把“空间与图形”作为数学课程内容的四个领域之一,强调了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性。并明确指出。“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空间与图形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以及观察、操作、实验、探索、合情推理、几何直觉等方面“过程性”的教育价值具有不可替代作用。

首先,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为进一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下基础。

空间与图形知识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为学生以后学习物理、天文、地理以及其他学科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其次,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何形体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几何知识来源于生产劳动。在生活、生产中又有着广泛的应用,最直接的是我们要估计物体的长度、面积、体积和容积。例如规划耕作面积时,首先要丈量土地;绘制图纸时,要考虑到合理用料;甚至选择一条最近的路,也要会看地图:布置房间要估计各种家具的体积等。因此,学好该项内容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次,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生在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图形特征时。都是在积累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实现的。尤其在通过图形变换求面积、体积公式以及运用求积公式进行计算时。都必须进行一定的推理。所以。空间与图形知识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正因为空间与图形教学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意义如此之重,作为基础教育的承担者――小学人民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潜心此项教学,努力实现它在小学阶级中所应达到的各种目标,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在小学阶段频频涉及,有线、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形四边形等内容。要让同学们通过观察、操作、画图和实验等活动,对这些内容有一个感性认识。认识和辨认这些图形,感受并发现这些图形的有关特征,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

如何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索、认识、实践这部分内容是每一个教学工作者所研究、讨论的话题。以下是我在实际教学中就如何更好地进行空间与图形知识传授的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利用实物、模型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

几何图形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进行图形教学。首先要从小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实际事物引入。

二、加强动手操作。指导学生实验

空间观念的形成,只靠观察是不够的。还必须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让他们自己去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根据实验研究表明,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分析器官共同活动,空间观念便易于形成和巩固。

例如我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就设计了先让学生摸角、折角,再画角。接着比角的教学思路。这样层层深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操作实验,让全体学生对角有了深刻的认识。

当然,操作实验的方式很多,目的也不尽相同。有的安排在了解图形特征之前,目的是为了发现图形的特点;有的安排在了解图形特征之后。往往为了巩固知识,加深认识。分析起来,操作实验一般采用以下一些方式。

(1)划分:

例如在一个等腰梯形中画一条线段,使它分成:①两个三角形;②1个三角形和1个四边形;③两个四边形。

(2)剪拼、折叠:

比如可以让学生用任意一张纸折出直角来。

(3)利用钉子板:

在教学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时,可让学生在钉子板上用橡皮筋勾出各种图形;再如教学平移、旋转这些现象时,也可充分利用它。

(4)测量:

测量既是学生实际操作的一种方法,又是一种实际操作的技能。在小学阶段可要学生利用直尺测量长度。利用量角器量角,会目测、步测一些较短的距离等。

(5)画图:

画图有利于发展学生对几何形体的再造性想象。促进学生对几何形体特征的掌握。小学阶段可以引导学生用三角板画角和垂线,用直尺、三角板画平行线,再求助于圆规便可画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

三、适时抽象概括

由于小学生思维还处在直观概括的水平,所以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概括。如在认识梯形的模型、图形后,可由学生自己去概括梯形的特征。甲说: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图形叫梯形:乙说: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显然概括得不够准确。教师便针对甲生的回答画出有一组对边平行的五边形或六边形;针对乙生的回答画出两组对边都平行的四边形,分别让大家讨论。经过仔细研究,终于概括出:“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至此,用准确而简练的语言把图形的本质特征表达出来,固定下来,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已由观念向概念过渡了,并给以后的判断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总之,在“空间与图形”这部分教学时,应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抽象出图形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图形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养成爱动手、爱动脑、爱观察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上一篇:双鸭山电视台自动播出系统改造 下一篇:呼伦湖遥感动态监测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