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在职教师有偿家教的争歧与反思

时间:2022-09-10 07:34:14

禁止在职教师有偿家教的争歧与反思

摘要:在职教师有偿家教有着存在的必然性,依靠单纯的道德建设难以奏效。面对在职教师有偿家教的争歧,一方面应该从制度入手对在职教师私自进行有偿家教明令禁止;另一方面,应该通过向课堂要效益、引入家教服务中心、提供志愿家教服务等路径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辅导需要。

关键词:有偿家教;在职教师;价值;道德;制度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289(2012)10-0052-03

“家教”是家庭教育的简称。在家庭里发生的所有教育行为都可以称为家教。不过,它在更多时候被认为是在校外进行的与学校教学内容一致或拓展的教学活动。“有偿家教”自然是指为提供这些教学活动的人提供一些报酬。这样看来,“有偿”与“家教”并不矛盾:提供教育活动者有理由获取自己的劳动所得,但是,“有偿家教”似乎成了贬义词。2008年颁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要求中小学教师“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其潜台词是“有偿家教”等于“以职谋私”。多地教育行政部门也规定,凡从事有偿家教或在校外办学机构进行有偿教学活动的在职教师,在评聘职称、评优评先、考核考查中实行“一票否决”;对本校、本班学生进行有偿家教者,一经查实将给予严惩,即根据情节轻重,让其待岗、转岗甚至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有偿家教市场十分红火,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有偿家教屡禁不止,不仅是对教育行政部门职能的嘲弄,对师风师德的伤害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教与不教:价值争歧与反思

有偿家教的主体涉及到教师、学生和家长。人们的批评主要集中于在职教师以获取经济报酬为主要目的开展的家教、补课、辅导等活动或行为,认为在职教师将属于本职的教育教学任务转移到学校以外的家教活动中,借此来谋取个人私利的行为有违师德。但是,家教的存在无关师德,主要是因为它有存在的价值。

从当前的教育状况、教育评价及选拔体制来看,家教的存在有着必然性,其价值也是明显的。家教反对者的主要理由为家教是学校教学之病态延伸,使许多孩子的学习依赖性加重,独立性、自主性、自立能力萎缩,真正成了在学习上长不大的孩子,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也因此而降低或执着于偏见[1]。这样的理由明显站不住脚。首先,既然学生智力上或身体上的差异,或者是家庭环境的不利因素都是客观存在的,因材施教就是必要的补充方式。稍懂教育的人都知道,学生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有的学生记忆力强,人文学科成绩突出;有的学生逻辑思维缜密,理科成绩优秀。但是,中小学阶段强调的是“7-1=0”,任何一门课程的缺少都将影响到他的综合成绩,进而使其产生学业上的挫败感。所以,有针对性的补缺补差利于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对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特殊才能进行有意识地提高更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意。

其次,有偿家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家庭教育的缺失。一位家长在谈到自己为何送孩子参加补习班时是这样解释的:受教育程度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工作太忙,没有时间辅导孩子;应酬太多,没有精力辅导孩子。当然,家长的从众、攀比心理也是家教盛行的重要原因。许多家长看到别人的孩子在课余时间参加家教,总觉得不放心。于是,不管子女愿意与否、需要与否就强行让子女也加入到家教的潮流中。

再次,家教在为教师带来经济与声望的双重报酬时,客观上也提升了教育效果。由于班级人数多,教师很难在仅有的45分钟内照顾到全部学生,使得有的学生吃不饱,也有学生吃不好。由于家教采用一对一或者一对几的教学形式,教师有充足的时间精力根据各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经过针对性的课外学习辅导后,不仅学生的学业成绩得到提高,教师的声望也得以提升,更多的学生趋之若鹜。声望愈高,学生愈多,收入愈丰。

质言之,人们对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批评核心并非是教与不教,而更多地聚焦于偿与不偿,偿多少,谁来偿?

二、偿与不偿:道德的争歧与反思

对于非在职教师通过家教获得报偿,人们并无异议。非在职教师有偿家教既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谋生的方式。换句话说,对于每个人都有获得劳动报偿的权力,这一点不存在争歧。争歧的焦点在于在职教师是否可以进行家教?如果可以,是否可以获得家长提供的报酬?

一方面,在职教师作为职业教育者,其自身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有学者认为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活动的合理性在于它是在职教师作为普通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能够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教育服务,有助于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2]。有学者忧心忡忡地指出,否定“有偿”家教对教师的合法劳动不予认可和尊重肯定会最终窒息家教市场,最终不利于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和家长[3]。另一方面,人们虽然无法从法律的角度证明在职教师不能进行有偿家教,而且无法驳斥“合法报酬应该获得法律保护”的结论。但是,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在职教师在履行他们的公共职责时,有义务接受人们从伦理和行为的高标准予以要求和期望[4]。换言之,有偿家教的行为除了经受法律的检验外,还必须要接受道德的拷问。

从道德的角度对有偿家教进行批评主要集中于一些在职教师不顾一切地利用家教追逐个人利益,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如课堂留一手、与其他教师交换家教“顾客”等恶劣现象,对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也损害了教师的集体形象。有学者对此并不认同,他们认为有偿家教是诚信劳动,无损师德。以上现象虽然存在,并非主流,更多时候是少数教师的个人行为,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绝大部分从事有偿家教的教师是走下圣坛,还原真实;诚实劳动,多劳多得;适应市场,提升能力[5]。这种观点值得商榷。第一,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可以拿出令人信服的统计数据去证明只有少数教师家教行为恶劣,我们可以看到的却是越来越多对师德滑坡的指控。第二,在教育市场化的恶果已经初步显现的今天,如果再有人拿多劳多得为某些教育行为辩护无疑是为虎作伥。

教育活动的过程也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即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在他们的身上也确立了一定的道德品格。康德提醒我们,人们必须通过尽可能多的榜样和规定使他们认识到他们所负有的义务。与儿童有关的都是寻常的、对他们自身的和对他人的义务[6]。教师的义务是教书育人。教师只能通过自己履行义务的榜样作用去引导学生产生义务感,因而,教师的任何行为不仅要在技术上是合乎规范的,而且在道德上应该是合理的。有偿家教的教师实际上是在贩卖知识。陶行知先生早就为他们画过像:“中国求学,往往不在服务,在出风头。他们将学问往头颅里边装,学问一装,头颅就大,越装越大,再装再大,大得不可再大,就要出洋。出洋回来,头颅更大,从此就锁起来,不再开了。开必须金钥匙,否则永远不开。这种人无以名之,名之曰守知奴。今天的守知奴,是将来的亡国奴”[7]。在以“互惠多赢”为名的有偿家教幌子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满足个人的利益。教师根据学生的要求来供给相应的课程与教学;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购买相应的产品或服务。这种行为(教育)没有考虑教育的德性,也没有考虑教师社会的责任感,因为他们供给的只是具有支付能力的客户。

上一篇:小绵羊的宝贝 下一篇: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优秀新闻传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