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完善与提高

时间:2022-09-10 04:13:33

农村小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完善与提高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一门新课程,由学校开发与实施,它在倡导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同时更加体现了新课改的价值和理念。但于此同时,结合我国农村小学的教学实践,综合实践能力的贯彻与培养道理更加的曲折与崎岖。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日常的研究谈一谈对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能力的理解与看法。

一、综合实践活动概述与现阶段农村小学综合能力培养之分析

在提出如何有效的提高农村小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前我们应该对综合实践活动有一个清晰明确的理解。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科目,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备课程,它的构建是新课改的由一闪光之处。其内容非常广泛,涵盖了自然、社会与自身并且包括了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劳动与信息技术教育等诸多方面,目的在于培养小学生的实践动手与创新能力、加强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农村小学教育情况虽然在逐步改善但是仍然克服不了硬件水平差、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上就陷入了瓶颈。但根据笔者的调查与研究,在农村小学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还是存在着其特有的优势。依托于此,笔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二、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能力模式之构建重点探究

1、切合实际的实践活动主题的建立是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前提

不可否认,农村小学在学校层面上就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课缺乏必要的认识与管理。在课程安排上很多农村学校由于考虑到教学压力就挤占了综合实践课的课时,在课程规划上更加没有提出具体的方案和计划加上教师引导不到位以及不完善的评价机制。这些都成了阻碍农村小学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与提高的桎梏。为了缓解这些问题对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应该建立一个切合本校与学生实际的实践活动前提。比如说农村小学的学生通常是分村庄居住的,这样在这个学期的综合实践课程中我就让学生考察自己所在的农庄,以“我的家”为主线,谈一谈自己对家周边环境以及生活的理解与感悟。我设计该题目的时候对学生增加了一个硬性的条件,那就是要参与到父母的劳动中,体验劳动的辛苦和父母的辛勤,干力所能及的活动。在整个活动中我都始终参与和引导学生,不断和学生进行电话与面对面交流令这个活动井然有序。而在对这个活动进行总结和分析时我发现学生的表现已经出乎了我的想想,孩子们从自己的家谈到了家周边的景色和与家长一起劳作时的景象,写的实践活动的总结声情并茂、绘声绘色。我提出以上的教学实例是想说明在组织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小学生的实践活动课程时一定要选择一个能够引起学生兴趣且切合实际的主题,做到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2、教师的预设与指导是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保障

从上述的教学实例是我们可以得知教师对活动实践课程的预设与期间的指导是多么的重要。在上述活动中我就先对学生的家庭住址以及周围环境先做了一番调研工作,在去网上和图书馆查找关于对家乡生活和家庭生活的书籍和资料,以便在活动进行中能够给学生正确的引导与指示。由此我们应该体会到实践活动并非是单纯的由学生为主导的参与活动,它同样需要的是教师的细心指导和时时跟进式的参与。这样在延伸至课外的这种实践能令学生始终有归属感和关怀感,以免学生自乱阵脚,慌张掉队。

3、因地制宜、利用周边资源是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

农村小学的本土资源优势是某些城镇小学不可比拟的,它天然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素养为小学生的实践活动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其蕴含的民族特色和文化遗产成了一个自然的实践活动场所。比如说我在实践的调研中就曾经拜访过一个位于南方小镇的小学,风景秀丽的小镇中居民以养蚕为生,学生经常把蚕蛹带入教室既调皮捣蛋又影响教学进度和秩序。当时的老师对此十分头疼,但却因此想出了以“蚕”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参与到养蚕的全过程之中、亲自动手与观察、研究蚕的科学习性然后写出一篇较为详尽的文章。通过这个活动我发现该校的学生们都积极主动的参与,走出校门,欣赏大自然从中对家乡有了进一步的感知和热爱,寓教于乐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样利用这个思路,我们可以把对语文课文的学习延伸到综合实践课中。基于语文课中《只有一个地球》这个主题,我们的综合实践课程就可以以保护周边环境为切入点,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生活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和宣传活动。这不仅是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拓展也是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4、客观合理的评价标准是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石

如何说我在文章前部分关于如何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是一种观念和方式上的综合,那么对农村小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评价标准就是一个重要的保护屏障。不置可否,农村小学教学要承担的责任和压力都要高于城镇小学,客观环境的局限、父母深切的期望都使得在评价学生素质时仍然采用传统的评价体系,学习成绩仍然是评价一个学生优劣的最重要的指标。但综合实践能力的高低显然不仅仅是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它更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因此在教学评价这一环节,更应该融入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评价。这样做是对素质教育的理念的肯定也是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的一种鼓励和激励。

如何顺应一个时代的主题进行教学一直是作为教师的我十分困惑和不断探索的问题,对于农村小学的教育一直是我研究和关心的课题。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又由新的课程改革引入了课题教学之中。这不仅是对学生素质能力的考察也是对教师知识和教学能力的考验,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我也常常遇到困惑和不解。但教师的责任时时的提醒着我,因此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也提出了自己关于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希望这些经验能够对今后的教学有所帮助。

【作者单位:景泰县五佛学区甘肃】

上一篇:走好每一步,“棋”乐无穷 下一篇:师生互动式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