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新闻现场报道

时间:2022-09-10 03:32:23

浅谈电视新闻现场报道

现场报道已经成为当今电视新闻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或节目主持人置身于新闻现场出图像并用同期声向观众叙述、评论新闻事件的一种报道形式,它以其显著的电视特色和现场魅力,使报道内容更具客观性和可信度。目前,在中央电视台及各省市电视台的各档新闻节目中,现场报道非常普遍。这种报道形式,打破了电视新闻初创时期的现场画面加画外音解说的纪录片格局,开创了电视新闻独特的传播方式。笔者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对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有一些粗浅体会。

1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传播优势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规定环境是新闻发生的现场,记者作为新闻事件的目击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向观众讲述事件的经过、特定环境、气氛甚至细枝末节,使新闻事件的发展变化在观众的眼前展开,使观众产生了强烈的现场感。另外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也改变了文字传播的间接性,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将现场信息传输给观众。

(1)对面性、信任感。电视新闻现场报道采用“面对面”的传播方式把信息直接传递给观众,信息传播层次很少,观众能够通过屏幕清楚地感受到记者的采访实力,也因此缩短了与观众的距离,增强了新闻真实可信的传播效果。

今年8月6日至13日,密云电视台派记者参加了《聚焦承德》京津市县区电视媒体采访活动,采访组在前期策划、采访过程和后期制作中巧妙地发挥了现场报道的优势,如何在短短四集的报道中,让密云人民真实了解承德,采访组抓取了承德最亮点之处,记者在现场面对面与观众交流,不仅报道的内容真实可信,还拉近了承德与密云的心里距离,拉近了记者与观众的距离。生动的现场报道加上丰富的同期声采访,提升了节目的档次,彰显出记者的采访实力。

(2)调动性、参与感。观众接收电视新闻既是被动的,又是主动的。现场报道中,记者或主持人可以向当事人或目击者提出观众感兴趣的问题,使观众处于有意注意的心理状态,形成强烈的参与感。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上下沟通、彼此对话的渠道,让更多的普通观众开口说话,积极参与到电视新闻的传播过程中来。

(3)时效性、同步感。新闻价值学说认为,新闻事件发生与新闻传播出去之间的时间距离越小,新闻的价值就越大。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改变了过去那种先拍摄活动画面、后写文字解说、再由播音员配音播出的老一套电视新闻制作模式,而是由记者根据现场所见所闻,对新闻事件进行现场的口头报道,以其极强的时效性为观众提供快捷的信息,缩短了观众与事件发生的时间距离,使观众产生亲历事件进展的同步感。

今年密云县进行了强有力的“拆违打非”工作,十里堡镇杨辛庄村成为拆违典型。杨辛庄村采取了哪些有效手段?村民有没有抵触?村干部有哪些压力?带着这些问题,密云电视台派出了特别报道组,由记者出镜全程做现场报道,采访过程中记者敏锐的洞察力和睿智的语言增强了整个报道的深度、广度和力度。

2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题材选择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对题材的选择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具备以下特点的新闻事件,可作现场报道:

(1)大众关心的事件性新闻。在社会的不同时期都有观众关注的热点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完结大都是一次性的。为此受众对这样的事件,就有了强烈的先睹为快、了解真相的欲望。

2003年,北京发生非典疫情,虽然重灾区在北京,但是密云百姓最关注身边有没有非典病例发生。这个真相由谁来告诉观众?是党和政府通过媒体来告诉观众。密云电视台在非典疫情发生最严重的时期派出记者深入医院做现场报道。把真实的情况通过画面和声音展示给观众。为什么要做现场报道?一是因为非典事关百姓的生命安全:二是因为百姓要从新闻报道中了解真相,感受党和政府抗击非典的必胜信心,并被这种信心所鼓舞,通过大量真实的现场报道,百姓开始由恐慌逐渐冷静的面对。密云最终实现了“非典零报告”的目标。

(2)现场感强的新闻。“现场本身就具有新闻价值”。现场感是通过画面和音响传递给受众的,如果现场感不强的新闻,观众就不会被吸引,现场报道的优势也就无法体现。

密云电视台曾经采制的新闻《喜鹊小黑会说话了》就是现场感很有说服力的典范。喜鹊小黑是孙大妈从野外捡到的一只幼鸟,精心饲养两年长成一只漂亮的喜鹊。由于长时间与人相处,小喜鹊与孙大妈一家人有了感情,竟然学会说话了。这条新闻中喜鹊小黑模仿人发出的声音最具吸引力,是不可或缺、不能替代的关键同期声。但是这是一只不同于人的鸟,它什么时候开口说话,什么时候让你拍摄到,都是记者无法预知的。后来经过记者长期“蹲守”,终于与小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小黑开金口了,小黑喊小主人起床、学小主人笑……这些真实的场景和声音被记者收入镜头,新闻播出后成为一篇现场感极强、同期声运用绝妙的经典作品。

3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采制要求

(1)开头要精。苏联作家高尔基说过:“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在音乐上一样,全曲的音调都由它发明而来”。因此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开头要做到开门见山,先声夺人,点明主题,为整篇报道打下良好基础。

今年三月,密云电视台连续报道了“捡来老哥”的故事。新闻开场这么描述:走失十六年的老哥今天要回家了,马上要见到亲人了,可老哥眼里却充满了泪水,这是思念的泪水,还是幸福的泪水,让我们一起揭开老哥背后的感人故事。新闻开头就给观众设置了悬念,老哥这十六年是怎么度过的?如何找到的亲人?要见亲人了为什么还对别人有那么多不舍?观众会被这些疑问牵引着往下关注整个新闻的进程。

(2)主体要真实丰富。在主体部分,记者要特别注意用好现场同期声和画面语言。现场同期声包括效果同期声和现场采访同期声。现场效果同期声对画面内容起着补充介绍环境和说明背景特点的辅助作用。现场效果同期声的运用可增强电视新闻的现场感、空间感,提高真实性,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还以“捡来老哥”这条新闻为例。其实老哥是个聋哑人,十六年前他走失了,遇到了好心人崔钢林一家,于是就在这个家庭中,幸福生活了十六年。他不知道自己是谁,来自何方,但是他知道自己遇到了好人。这篇报道的主体部分要如何体现故事的真实和内容的丰富,记者颇费心思,记者不仅捕捉到了聋哑老哥发出声音表示不愿意离开这个新家的愿望,还从聋哑老哥眼里含泪的细节捕捉到生动的画面语言,此外运用了多个同期声采访,丰富主体内容,让观众感同身受,好像已然走入到故事中的主人公中间。

现场采访同期声是指新闻现场中被采访对象说话的声音,它不仅能增添新闻中的现场气氛,增强现场的真实感,而且能表述新闻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增加新闻的深度。

(3)结尾要有深度。现场报道的结尾处理要有深度,有力度。起到发人深省或催人奋进的作用。常用的结尾方式有三种:1)高潮式。把事件最激动人心的情节放到最后。这种方式把观众情绪逐渐调动起来,随着情节递进,在观众看到矛盾、冲突的关键时刻,嘎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2)低潮式.让冲突矛盾的情节在观众为之高度兴奋的时刻,可骤然降温或冷剧收场,让人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或对高潮情节的不断浮现,令人回肠;3)评论式。一般用在按时间顺序发展的报道中。主体以情节发展的顺序描述,最后总结概括,给人以客观、公证、以理服人的印象。

4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对前方记者的要求

创新是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灵魂。广大电视观众希望欣赏到越来越多的原汁原味的新闻作品。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给电视台记者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遇,同时也给记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一,从事现场报道的电视台记者,不同于一般的记者,他是现场报道节目意图的具体体现者,又是节目与受众之间感情交流的桥梁与纽带。因此,他要格外注意自己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包括言谈、神态、举止、仪表等等。

第二,从事现场报道的电视台记者,要在新闻事件发生、进展的现场,迅速准确地选择新闻事实与新闻人物,及时准确地报道有关新闻事实,或访问有关新闻人物与当事人,还要指挥摄像师拍摄富有新闻价值与传播意义的情景与特写镜头。

第三,从事现场报道的电视台记者,他不仅负责播报新闻节目的开场白、串联词、结束语,组织串联整个节目内容,而且遇到突发性事件、重大事件的转折以及遇到特别重要的新闻事实时,还要将即时报道与即时评论结合起来,做到边播边评、夹叙夹议。

总之,电视新闻现场采访报道已经成为当下电视新闻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目前,这种报道形式不仅存在于电视新闻中,还广泛应用于电视专题、综艺节目等。提高电视新闻现场采访报道的质量,需要广大电视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提升。

上一篇:新媒体时代的儿童绘本表现形式初探 下一篇:浅论音乐审美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重要性